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穿到年代文里当建筑师> 穿到年代文里当建筑师 第92节

穿到年代文里当建筑师 第92节

  “这样吧,林同志,与你合作的这个事情,我们厂里领导班子要再讨论讨论,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能拍板决定的。
  而且和你合作的这种方式,就算我们厂答应了,我们也还要和领导沟通,看领导能不能批准。”
  林宜兰点点头,这些她很清楚。
  “那广厂长,具体什么时候可以给我答复呢?”
  即便清楚,也不能不设置deadline啊。
  没有deadline,怎会有紧迫感呢?
  广红军按着脑壳,“这...我也不能确定啊。”
  她知道了,这些人开始准备实施拖延大法了。
  幸好,她也提早猜到了。
  “广厂长,还有几天我就开学了。不如这样,从现在起到这个月月底28号,我都可以等你们,但是过了28号还没有消息,我恐怕就要再去联系其他的家具厂了。”
  “毕竟您也要考虑,丹麦项目那边时间也不多了,他们也会催我的。”
  林宜兰抱歉地看着广厂长,嘴上也说着客气的话,但意思很强硬的。
  广红军愣了一下,着急地说:“你的意思是,你不和我们家具厂合作,丹麦的那个项目也不会找我们家具厂吗?”
  林宜兰故作茫然地点头,“当然了,丹麦的项目和我的品牌这两个事情是联系在一起的。”
  广红军挠了挠腮帮子,“行吧,我们家具厂会尽快的。”
  从家具厂出来后,林宜兰没有第一时间离开。
  她围着家具厂外面转了一个大圈,甚至还去到旁边的几栋家属楼中间里逛了一会。
  看着旁边热闹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再看着远处坐在一起聊天的老头老太。
  林宜兰靠在树干上,用力地吐出了口气。
  她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闭着眼睛,晒了会太阳。
  和这位广厂长聊天,为了表现出自己游刃有余的样子,她说一句话,脑子至少要转八个弯,真累啊。
  正好一阵风吹了过来,可能春天到了,风也没有之前那么冷了。
  她甚至觉得被风抚过的肌肤,有种毛孔张开的舒适。
  春天要来了。
  在等家具厂答复的时候,林宜兰也迎来了开学。
  一眨眼,她就到了大二下学期。
  时间说快也快,眨眼她来京市就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她也做了好几个不同的项目。
  甚至,还远超国内当下百分之九十的人,有了一次出国的体验。
  通过这么多项目让她有了丰富的收获。
  最直接地体现,就是她汇丰银行卡里的余额。
  看着躺在银行卡的钱,林宜兰想到未来的情况,决定随大流,和其他重生、穿越的主角一样拿去买房。
  这个休息天,她通过二姐约到了一位在京市拉纤儿有好几年的大哥。
  一大早起来后,发现室友大都还在休息,便轻手轻脚地完成了洗漱,离开了寝室。
  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里,路过了好几个赶车来卖菜的摊子,还有挑着扁担的货郎,她一路上不停地拨动着车铃到了约定见面的路边。
  她刚下自行车就闻到了一股香味,用力地抽动着鼻子,使劲嗅着空气中的甜糯味时,正好听到了身后传来的吆喝声。
  “新鲜出炉,热乎乎的烤红薯嘞~”
  小时候她经常吃红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有吃腻。
  想到这,她推着自行车上前选了一个小红薯买了下来。
  低头看了时间,和拉纤儿大哥约定的时候还差十分钟,她把自行车靠边停好,就靠在车上啃起了红薯。
  “林同志?林宜兰同志!”
  她手里捧着红薯认真啃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浑厚的嗓音喊着她的名字。
  抬头就看到了大哥裹着大棉袄,双手塞到袖筒里正在四处张望,似乎在找人的模样。
  她三两下把剩下的红薯塞到了嘴里,然后挥了挥手,“牛大哥,我在这。”
  牛大哥这才看到了林宜兰,只见她脸上还擦了几道黑印,手上拿着红薯皮。
  “哟,林同志,你这是没吃早饭吗?要不咱们先去吃个早餐?”
  林宜兰从包里扯出几张纸巾,把手指头擦了干净,“大哥,我吃过了,您吃了吗?您要没吃,您先去吃个早饭。”
  牛大哥摇头,“我在家吃了你嫂子做的包子。那我们现在就去看房子?”
  话音一落,一股冷风刮来,他赶紧扯了扯头上的帽子。
  林宜兰也这么想的,两人一拍即合,立刻朝着今天打算看的第一个院子走去。
  跟着牛大哥在街上绕到了另一条街上后,她就四处打量了起来。
  这条街和刚才买红薯的大街不一样,明显就安静很多,而且四合院看起来都不小。
  时不时还能看到院子里的树枝从院墙里探出来,显得整条街的气氛都变得宁静舒适。
  牛大哥在她打量环境时,也在悄悄地观察她。
  这位林同志可是一个大客户,他能拿下这单,家里几个月不愁开火了。
  想到她之前的要求,再想到能拿回家给媳妇的钱,牛大哥弯着的背都挺直了不少。
  穿过两个胡同,走到一扇门前,牛大哥停了下来,“林同志,这家是咱们今天看的第一家。
  我先和您说说他们家的情况,他们家这个院子也是前两年zf还回来的,听说这家祖宗以前是清朝的什么大官,所以留下了这个宅子。他们家宅子在京市三进院里算比较大,而且保存得比较好的了。”
  林宜兰把自行车的脚蹬踩了下来,然后走到了这家大门的正前方。
  朱红色的两扇门板是整个大门最鲜亮的部分,尤其在旁边两个斑驳,甚至颜色脱离的檐柱的对比下,门板色彩更加亮了。
  她盯着门看了一会,觉得这家人重新上的色应该是有点不正。
  再低头看着门边左右各一个的门墩,更加破旧了,甚至左边的门墩都出现了一个缺口。
  紧接着,她走上台阶,伸长手臂比划了一下檐柱到大门的进深,差不多一米左右。
  把大门仔细地打量了一会,她从包里拿出了本和笔,记下了她的所见。
  身后的牛大哥见状,默默地走到一旁找了地方蹲着抽了根烟。
  讲究好,越讲究说明人家越想买。
  林宜兰闻到烟味后,悄悄地后退了一步。
  等到空气中的烟味渐渐散去,她才从门口下来。
  “牛大哥,我们现在能进去吗?”
  牛大哥点点头,走上前敲起了门,顺便喊着。
  “咚咚咚——”
  “我老牛,带人来看你家院子。”
  他扭头看着站在身后的林宜兰,“林同志,你进去的时候,把你的自行车一起推进去。不然放在外面,等你出来就没了。”
  林宜兰愣了一下,点头道谢,然后就去推自行车。
  现在京市的小偷这么多了啊,她暗暗地在心里提醒着自己。
  牛大哥帮她把自行车抬到门口,大门就打开了。
  一个短发羊毛卷,抹着大红口红,裹着披肩的微胖女人一扭一扭地热情走了出来。
  “老牛,你终于来了,都说你是咱们这四九城里拉纤活计数一数二的人物,我可是终于把您给盼到了。”
  “这位年轻的小妹妹,就是今天来看房的吧,来来来,赶紧进来。”
  她边说边上前帮着林宜兰把自行车抬了起来。
  “小妹,不是我说,你可真是找对人了,老牛做这活这么多年,就没那个人说他不好的。说起来他爹当年也是干这个的,现在把这手艺传到儿子了,老牛也没辜负他爹的苦心。”
  林宜兰默默抬头看了这位大姐一眼,感觉年纪也不大啊,怎么这话说的像是牛大哥的长辈。
  牛大哥在一旁哭笑不得地说:“赵姐姐,你再怎么吹嘘我也没用,人家选房子又不是看我,人家看得是你这房子,你这房子好,人家就算不找我,也会买下你的房子。”
  赵大姐得意地笑了笑,“那是!”她扭头拍着林宜兰的胳膊,“小妹,你跟我来,我给你好好介绍一下我们家这房子。”
  林宜兰把车停好,赶紧跟上了赵大姐的步子。
  不得不说,这家人的院子比她想象好了很多。
  三进的大院子,她粗粗估计一下也不会低于1000平米,这个面积一算出来,她心里砰砰跳了两下。
  一想到自己在京市能有这么大的四合院,林宜兰感觉自己要上头了。
  赵大姐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她家的房子,“这房子,要不是我家爱人那边的亲戚一定要接我们去美国,我们真的舍不得卖哦。”
  她摸着旁边的柱子,“这院子可是从我们家爷爷的爷爷那个时候传下来的,说得上是祖产了,就要从我们手里卖掉,真是舍不得。”
  牛大哥在旁边笑嘻嘻打岔,“赵姐姐,要不你就别卖了,要我说去什么国外啊,你去国外能有这么大的院子住啊!”
  赵大姐横了牛大哥一眼,“你这个臭小子,真是讨嫌。”
  林宜兰听到赵大姐的口音,耳朵一动,“赵大姐,你说话听起来不像是京市长大的,有点南方人的口音哦。”
  这话不知道怎么一下戳中了赵大姐,她对林宜兰的热情又提升了一个级别。
  等到她和牛大哥从赵大姐家里出来的时候,赵大姐还塞给了她一根香蕉。
  在往第二家走去的路上,林宜兰一边吃着香蕉,一边和牛大哥聊天。
  “牛大哥,今天看的其他家有赵大姐家里大吗?”
  牛大哥双手揣在袖筒里思索着,“有一家,不过那家比赵大姐家破一点,地理位置可能也差一点。”
  “当然了,要我说,三进院子的位置都差不了,这么大的院子,不是当大官的,哪能住得起。”
  林宜兰想了想,觉得也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