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打开手机屏幕,上面轻快地跳出来一个对话框,提示对方发送了一个表情包。
  邢琳:“抱歉这么晚还打扰你~”
  过了没一会儿,她又发了一条:“我看完你的新书啦!感觉进步很大啊,尤其是剧情,比之前几本都流畅很多,很精彩。”
  毕竟,之前邬雪林写的那些言情小说,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逻辑吧,也只能说是毫无剧情。
  换个人来写,被读者骂三年后也早就该老实了。
  邬雪林欣慰回复:“谢谢你的评价,看来我总算找对赛道了?”
  邢琳:“哈哈哈,先恭喜你!不过关于结尾,我还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她在手机屏幕上敲敲打打,将心中的疑问吐露了出来:“…结尾最后出现的那四个年轻人是什么情况,他们会在窑潘村经历什么吗?这是你有意设计的剧情吗?”
  看到消息,邬雪林忍不住回想起那四个大学生来,不过先前看新闻直播时,发现他们的精神头还不错,这让他稍稍放心了些。
  嗯…他们会出现在《窑潘村》世界中,当然不是邬雪林有意设计的。
  “其实这跟我做的一个梦有关。在新书刚发布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关于窑潘村的梦,梦中有四名年轻人来到村子,破解了一系列的迷题,最后成功使村中的冤魂安息,我认为这过程很有意思,所以便想将这部分梦境中的情节写出来。”
  邬雪林认真地回复她道。
  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啊!
  邢琳挠了挠头,毕竟很多作家都会采集梦中的素材,再将它们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以小说作品的形式表现在世人面前。
  这合理吗?很合理!
  但为什么心中还是萦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古怪感?
  也不怪邢琳多想,若是她没有看过这本《窑潘村》也就罢了,但作为失踪案专案调查小组的成员之一,除了比常人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她还知道很多外界都不太清楚的内情。
  就比如说,周子涵曾明确告诉过邢琳他们在进入那个诡异世界时的路线…怎么看都跟小说结尾里的一模一样。
  翻开笔记本的一页,邢琳盯着上面的文字沉思。
  周子涵话语中无法说清楚的那个地名,完全可以带入“窑潘村”。甚至那句“沿着村道走,眼前能看到一座宅邸”,也能跟小说里的“谢府”对得上号。
  再往下看,笔记里那句:“…我们进去的当天,最先看到了隔壁院中被锁起来的怪物,然而**却称呼她为**。”
  邢琳摸出一根铅笔,把那两个无法识别的词语勾了出来,在纸质的本子上划了一条弧线,拉到格线外,圈出来两个小圈,在一个圈中写:“丫鬟”,另一个则标注为:“夫人”。
  这样一来,那句无法被说清楚的话就变成了:“…我们进去的当天,最先看到了隔壁院中被锁起来的怪物,然而【丫鬟】却称呼她为【夫人】。”
  第23章 医院门口的爆炸案
  盯着眼前被做成完形填空的笔记本纸,邢琳不禁感到一阵荒谬。
  毕竟这怎么看,都完全没有违和感!
  她尝试拆分整本《窑潘村》,将其中的细节与名称一一对上。
  如果是单纯猜测那些***的含义,是非常难的,但若是直接套答案进去,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邢琳越是进行对比,眉头就越是紧皱。
  …甚至连背景信息都对的上:与现实世界文化程度很接近的民国时代。
  她翻了翻《窑潘村》小说的发布时间,确实日期是在失踪案之前。甚至他们口述的所有经历都能在小说中找到对应的剧情。
  也就是说,若问题不是在这本小说身上,那就一定是周子涵等人将小说剧情拿出来搪塞她。
  毕竟他们再次回到大众视野时,《窑潘村》这本书的正文就已经完结了,他们完全可以照搬其中内容情节,谎称自己去了一个诡异的非现实世界,意图掩盖自己失踪时的真正行踪。
  若不是邢琳碰巧与小说作者认识,她又刚好是负责失踪案的小组成员,还真不一定能这么快发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外人或许不知道,但邢琳清楚得很,在失踪的那些天里,根本没有发现附近山林里有任何人的踪迹,他们就像是凭空消失,然后又凭空出现一样。
  任何不符合常理的地方,就一定有猫腻!
  邢琳思考再三,最终决定隔天再去医院找周子涵等人对质。
  而在此时的医院之中。
  “查房啦!”
  半夜十二点,护士推开房间的门,打开病房中的白炽灯,看了眼房中几人的情况。
  于是正在熬夜上网查符箓的周子涵被抓了个正着。
  “1床!该休息了哈!”
  周子涵这才匆匆忙忙将东西收起来,拉上了病房隔帘。
  等护士离开病房,灯光再次暗下来时,周子涵继续将手机掏了出来,点亮屏幕,上面是他跟一个备注名叫“神秘科学研究人”的聊天信息。
  “你是想辨别真伪?”对方问道,随后不等周子涵回应,对方就自言自语道:
  “我单从图案上看,它与我所熟知的上清派和灵宝派的符箓都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但上面的图案给我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似乎是某种指引……你是从哪里买的,花了多少钱?”
  “我捡的。”周子涵迅速回他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