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那时的他全然不知,这座五百年前的古墓,本就是为五百年后的故人而建。
  历史转瞬逝去,秋泓在走出墓穴的那一刻,恍然意识到自己从未离开过这片曾生他养他的土地。
  “所以,真正的稷侯剑呢?难道被谁藏起来了?”秋绪追在秋泓身后,无措地问道。
  “我怎么知道?当年我在发现染春很有可能就是江山舆图上所指的前朝古物后,就把剑留给了正儿和净儿,着令他们处置。”秋泓越过那一间间耳室,弯腰钻出了墓道,“兴许正儿和净儿在证实了我和他们大哥死前的猜想是正确的后,认为此剑不详,一面伪造了一把假的放入我的棺材,一面将真的随手丢进了碧玉江里。”
  说这话时,秋泓忽然站定,抬头向上看去,只可惜正上方是厚实的墓道墙壁,挡住了他试图远眺的视线。
  “随手丢进了碧玉江里?”秋绪有些迷惑地摸了摸后脑勺,又转头看向仍执着追在秋泓身后的祝时元。
  祝时元面色苍白,浑身虚汗,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秋泓抬手把长明灯重新挂在了机关上,原本合拢的门随着承轴的运转传来“咔哒”几声轻响,借着井中微光,他回头看到了贴着甬道,站得规规矩矩的祝时元。
  “你还跟着我们做什么?”秋泓皱眉道。
  祝时元的嘴唇抖了抖,小声回答:“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出去。”
  秋绪正想大度地将此人稍带着离开,秋泓却先一步开口了:“门合上后,把井下壁画和浮雕拓印下来。”
  说完,他拉过一条绳索,自己先一身轻地上去了。
  祝时元赶紧叫道:“我会拓印壁画和浮雕,我可以帮你。”
  秋绪扫了一眼这过分殷勤的人,低头掏出手机,丢到了他的怀里:“那就用这个‘拓印’吧。”
  --------------------
  轻轻地卡文了
  ps:这一章里奇奇怪怪的地方在后面都会有解释(应该?
  第72章 杀人灭口
  待等秋泓和秋绪出城找到那口暗井时,从这里离开的李岫如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带走了钥匙,扣上了锁链,又重新铺好了流沙。若不是祝时元的记忆已渐渐恢复,单凭秋泓和秋绪,恐怕得再燃一场大火,才能知道这暗井到底在哪里。
  “你就是从这里进入密道的?”秋绪放下铁锹,呼出一口白哈气,搓了搓被冻得发红的双手。
  祝时元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那盘踞在暗井上的锁链,最后一点头:“就是这里。”
  秋绪望向秋泓。
  “把沙土盖上吧,”秋泓说道,“若是强行撬开,我怕会毁了这机关。”
  秋绪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总算是不必再干体力活了。
  这时,祝时元却“诶”了一声。
  “怎么了?”秋泓远远地问道。
  祝时元呆呆地指了指一片从林中延伸而来的脚印:“我来时,地上还没有这些印子。”
  因少衡冬雨绵绵,城外山中泥土湿润,地上苔藓丰茂,倘若一脚踩上,定要留下一个几天都消不去的印子。
  如今,这印子深深浅浅,自林中而来,在暗井边消失,很显然,来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进入能通往秋泓墓穴的密道。
  “你确定这不是你们留下的?”秋绪不大相信这个看上去精神恍惚的年轻人。
  祝时元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确定!”
  眼下也不过十点,山间还没有多少游客,凤岐峡栈道中的人也不多,而此时,除了他们几个一大早就围着墓穴打转的人,还有谁会在这里游荡呢?
  三人面面相觑,秋绪硬着头皮道:“肯定是你被人控制着,失去了方向感,忘记自己也曾去那林子里走了一圈。”
  “不可能,”祝时元很笃定,“我记得,在这里等候我的那人把钥匙交给我后,我直接打开了暗井,和他一起进入了密道,过程中没有任何停留。”
  秋绪还想反驳,秋泓却一抬手打断了他:“这个暗井机关巧妙,无法被人强行撬开,来的人就算是想进去一探究竟,也没有办法。所以,他现在一定认为,他想要的东西大概就在我们手上,只要我们静静等着,那个不慎留下了脚印的人一定会出现。”
  说完,秋泓走下土包:“回城吧。”
  除了昨夜的大火,少衡一切如常,名胜古迹照常开放,游客行人来来往往。秋绪站在酥泉小院的二楼往下看,门前照旧,如果没有——
  没有始终在门外徘徊打转的祝时元的话。
  秋绪已经给沈惇拨去了数十个电话,却无一接通,他有些烦躁地再次伸头看了看楼下:“那人怎么还不走?”
  秋泓正靠在躺椅上翻书,在听到秋绪的话后,他扶了扶眼镜,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这本诗集,然后换了一部新的……言情小说。
  秋绪惊诧:“相爷,您还爱读这东西呢?”
  秋泓抬眼看向他。
  秋绪立即收起了笑脸,严肃地说道:“我联系不到沈叔叔,他的电话已经关机了。”
  “关机?”秋泓重复了一遍。
  “就是……”秋绪就欲解释。
  “我知道什么是关机,”秋泓放下书,直起了身,“那李树勤呢?你有没有李树勤的号码?”
  秋绪摇了摇头:“我只见过李馆长一面,没有他的联系方式。”
  “那你认识许海吗?”秋泓又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