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别,别声张了。”秋泓却把人拉住了,“先去将今日送来的那封信烧了。”
  李果儿僵着手扶他,小声劝道:“老爷,您这……”
  “然后把窗户打开,我闻着这股味道就恶心。”秋泓摆摆手,令李果儿赶紧去做,自己则蜷在榻边,重新躺了下来。
  李果儿不是铜钱儿,说不来那些撒泼打滚的话,这种事又没法让舒夫人知道,不得不逐一照办。又因如今天凉,他不敢开窗,只能找来熏香,在屋里各处都点上。
  没过多久,热水送来,秋泓又把人撵出房,执意自己收拾。等一切折腾完了,秋泓重新躺下时,天已将将要破晓了。
  接下来的几日,秋泓再也没劲强撑着起身去管爹娘弟妹以及儿子们的琐事了,他每天能做的,也只有打着精神看两眼天南海北送来的信,然后如喝水般灌下一碗又一碗苦得人头皮发麻的药汁。
  不过这可遂了秋顺九的意。
  秋泓起不来身,一家子就得在京梁继续住着,那他就能继续拿着儿子的钱四处鬼混,秋浔和秋淞也不必立即起行,北上赶考。
  但秋泓这般要强的人,头两天还能躺得住,等到第三天,之前说好从北边来的那位客人来了之后,他就再也等不了了,三催四请地要李果儿赶紧收拾好东西,一家子即刻回少衡。最后,连舒夫人也劝不住自己这执拗的儿子,秋家一行连元宵都没过,便急匆匆地离开了京梁。
  好在是等出了南府,秋泓的身子好了不少,等到了汉北鹊山渡时,他已能勉强吃下点东西了。
  这日天气晴好,李果儿在码头上雇好船后,笑呵呵地回到了秋泓身边。
  “老爷,明日就有往西去的船,听人说,水上行三天,就能看到仰江阁的楼尖了。”他好奇道,“老爷,仰江阁长什么样子?”
  “一座楼而已,还能长什么样子?”秋泓笑答。
  不知是不是家乡水土养人,自从到了两汉地界,秋泓的病仿佛是一下子痊愈了大半,脸色看着都红润了不少。此时他正倚在客栈二楼的小窗边,看楼下码头上的渔民卸货装船。
  李果儿满怀憧憬道:“我还没有去过樊州呢,也不知樊州风沙大不大,水汽多不多。”
  秋泓抬了抬嘴角:“樊州怎么会有风沙?那地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比北都好了不知多少。就是夏日闷热潮湿,像个火炉。”
  这话说完,楼下忽而传来一阵惊呼,就见原本拥在码头上搬运货物的小工你推我搡着向码头下的一艘客船跑去。
  李果儿急忙伸头去看:“出什么事了?”
  远远地,只听那边响起了闹哄哄的叫喊声:“天崇道,是天崇道在江上做法!”
  “天崇道?”李果儿一怔。
  秋泓倏地站起身,就要下楼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果儿慌忙拉住秋泓:“老爷,您现在没有官身,还是不要去管这种事了。”
  秋泓甩开了他的手:“就是没有官身,才好凑近了瞧瞧出了什么事。”
  说完,他不顾满脸担忧的李果儿,拿折扇遮脸,挡着今日过分明媚的太阳,跟着人潮一起下了码头,凑热闹去了。
  眼下碧玉江上水波粼粼,数百艘客船、渔船停靠在岸边,街市口人流涌动,都嚷嚷着要去看那天崇道到底在做什么法事。
  秋泓也跟着往前拥的人群一起,勉强找到了一处落脚地。还没等他站稳,前面忽地传来几声高亢的吟啸,紧接着,一抹水光窜天而起,看客们只见一人从江下腾跃飞出,竟如神仙一般,漂浮在了半空中。
  “真是得道高人,名不虚传!”
  “难道那天崇道真有几分真本事?”
  “你瞧他身上干爽,没有半分水渍,哪里像是从江里出来的人?”
  围拢在码头上的百姓们如此交头接耳道。
  秋泓也眯着眼睛看去,果真不见丝毫端倪,竟是个活生生的人悬在半空,仿佛即刻就能飞升成仙。
  而正在这众人惊奇之时,那从江里跃出来的“神仙”开口说话了。
  他先是两手翻飞,打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结印,随后悠悠道:“本道九年前得天命提点,双目可窥视百代之事,上通古今,下知未来,尔等天理命数,尽在吾掌中所握。”
  说完,他目光一聚,视线落在了一位站在最前面的老头儿身上:“这位前辈双眼炯炯,想必不是凡人,近日……家中有举子北上赶考吧?”
  那老头儿低呼一声,连连称是。他身旁的街坊邻里也面露惊异之色,纷纷低下头窃窃私语起来。
  于是,这位自诩天崇道仙使的高人就这么一连相看了五、六个自告奋勇的看客,竟无一差错,似乎真的会什么通灵神术。
  秋泓在底下听得忍不住发笑,这样的把戏实在是太过低劣,和那街头算命半仙又有什么区别?
  可就在他准备抬步离开时,那悬在半空中的“仙使”忽然开口叫道:“秋部堂,请留步。”
  秋泓身形一滞,于人群中狠狠定住了。
  “当真是秋部堂!”那人立刻惊喜地叫道,“真是莫大的幸事,竟让我在这里遇到了秋部堂!”
  秋泓缓缓回过身,看向了那满脸堆笑的“仙使”。
  “仙使”捋着长髯,笑道:“怪不得前日我夜观天象,见龙德星入官禄宫,原来是秋部堂莅临此地。”
  秋泓微微皱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