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但很快,浓浓夜色中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叮咣”作响声。
  “已经够深了。”有人说道。
  “再往下挖,也挖不到什么了。这座大殿建在山上,总不能把山挖空吧。沈先生,您还要继续吗?”紧接着又有另一人开口了。
  秋泓耳力倒是很好,他才听了片刻,就听明白了,原来自己已经东奔西撞地找到了这座元君庙的正殿,而那站在殿上指挥众人的,正是莫名把他带到此地的沈淮实。
  “沈先生,”一位方士好声好气道,“正殿找不到您想要的东西,或许偏殿,后殿……”
  “不,”沈惇摇了摇头,“东西就藏在正殿,我确信。”
  “这……”
  “‘鱼龙望水出天际,笼窗如盛青山嶂’。”沈惇吟了句诗,说道,“岭城鱼龙符,是当年潘望在碧玉江边治水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在江岸一侧的山上,用崖璧雕凿出的石刻。泊青岭则是岭城第一高山,山顶有座立了千年的石碑,石碑上书‘青山嶂’。而整个岭城,唯有站在这座大殿,顺着这座大殿的笼窗看去,才能正好望见鱼龙符和泊青岭。我要找的东西就埋在此处,错不了。”
  “可是……”那方士哑然。
  可是沈惇已经把这里翻了个底朝天,但仍旧一无所获。
  而正在这时,秋泓开口了,他问道:“你要找什么?”
  从后院的袇房一路走到这里,秋泓已有些不支,他不清楚沈惇给自己灌了什么迷药,以致人已经醒了,身上却还发虚。
  他用手背擦去了滑下下颌的冷汗,抬眼看向沈惇:“‘鱼龙望水出天际,笼窗如盛青山嶂’,这是正儿的诗,你为何会牢记于心?”
  沈惇看到这人,先是一愕然,而后才发现那个蹭到自己身边还未来得及开口的修道小孩。
  “凤,凤岐。”他气短道。
  秋泓将视线落在了大殿正中央的那个巨坑上。
  工人还在挥汗如雨地干着,几个面露难色的老道站在一旁,不知是碍于沈惇的面子不好开口阻拦,还是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感到罪孽。
  倒是那个小孩开口了,他有些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你叫凤岐?”
  秋泓一皱眉。
  小孩接着道:“你和咱们庙里供奉的那位女神仙的祖宗重名啦!”
  “谁?”秋泓愣住了。
  沈惇急忙开口:“这座元君庙供奉的神仙秋元君就是云正的女儿,当年战死狄砀山的定国将军秋慕兰。她殉国后,南边悼昇成风,光裕皇帝以及他身边的诸位忠臣良将都被民间捧为了飞升的神仙。”
  听到这话,秋泓眼神一暗:“那你为何要在此大兴土木,对秋元君不敬?”
  沈惇神色一僵,撇下殿中一众人,快步走到了秋泓身边:“凤岐,你先回袇房,等回了袇房,我再细细跟你说。”
  可秋泓站着不动:“你在找什么?”
  “我……”沈惇说不出。
  不过他说不出,自然有人能说得出,就见那小孩叫道:“沈先生说,他在找一把剑,一把剑柄上有裂纹的剑!”
  剑柄上有裂纹的剑,除了染春,还能是哪把?
  秋泓沉下了脸,低声道:“你怎会一路找到这里?”
  沈惇正欲开口,却见秋泓面色惨白,一手死死地按着腹部的伤,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先回袇房,凤岐,等你好些了,你问什么,我答什么。”
  秋泓不听,他撑着廊柱,瞪着沈惇:“蒋冲呢?那个教书先生现在如何了?”
  “蒋冲已经死了。”沈惇没有隐瞒,“你不必再操心他的事了。”
  说完,这人伸出手,似乎是想扶住秋泓摇摇欲坠的身子。
  可是秋泓一偏,毫不留情地躲开了沈惇状似友好的善意。他挥开了这人想要帮忙的手,自己后退了一步,重新站稳。
  “回答我,你为何知道染春在此?”秋泓提声质问道。
  沈惇抿了抿嘴,回答:“在岭城发掘那片昇代墓葬群的考古队中有我的人,他是从墓中出土的碑铭典籍里找到的线索。”
  “墓中出土的碑铭典籍?”秋泓忍不住追问,“是谁的墓?”
  沈惇摇头:“还不能确定,不过,我推测,应当是你家的哪位后代。”
  秋泓喉头一紧。
  沈惇接着道:“前月布日格从展会现场失踪,起初就是为了寻找这座墓葬,可惜他的手下在此处摸了一个遍,也没摸出门道,因而认定,他想要找的稷侯剑并不在这里,是他之前的情报出了岔子。布日格最后只带走了一些墓中陪葬,送到黑市上倒卖。”
  比如,那枚翡翠珠花。
  “但是,凤岐你也知道,曾经国内最大的文物倒卖团伙就是金玉文化交流协会,所以,布日格的东西一出手,就引起了李树勤的怀疑。有了他的前车之鉴,我们不再关注那些陪葬,而把注意力放在了碑铭典籍上。‘鱼龙望水出天际,笼窗如盛青山嶂’,就刻在那位昇末孺人的棺椁外。从前我们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点,却从未想过岭城,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会藏有稷侯剑。”沈惇觑了一眼秋泓愈发苍白的脸色,想要看看,他是否听出了“所有可能的地点”的弦外之音。
  果真,秋泓当即便明白了:“你们不光涉足过我的墓,你们还找过我秋家子孙的墓。”
  沈惇欲言又止。
  “怪不得,怪不得那人也追来了,怪不得……”秋泓嘴唇一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