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沈惇长叹一声:“现在如是说,等再过几年,你便讲不出这样的话了。”
第107章 天极三年(二)
长夜寂寞,月色如水。
秋泓独自一人靠坐在长缨处直庐后廊檐下的藤条躺椅上看池塘里的荷花,正在他昏昏欲睡时,杨旺从屋里探出了半个脑袋。
“次相?”他笑嘻嘻地叫道,“您家里来了人,给您送宵夜呢。”
秋泓急忙站起身,跟着杨旺往前厅走,还不等走到前厅,就有一个黑糊糊的小团子扑到了他的腿上。
“爹爹!”这小团子奶声奶气地叫道。
秋泓一愣,赶紧弯腰把这小孩子抱起,举到眼前一看,不由吃惊道:“你怎么跑出来了?”
今年刚刚六岁的秋家大小姐秋念心笑出了一个鼻涕泡:“因为我跟二哥哥、三哥哥投壶赢了,所以大哥和李管事只能带我来!”
秋泓皱着眉看了一眼垂头立在后面的李果儿,以及一个细高挑儿的少年:“净是胡闹,外面人多眼杂的,怎能把姐儿就这么带出来?”
“我换了衣裳!”秋念心扑腾着扒在了秋泓的脖子上,“李管事说,我换完衣裳看上去和外面的小书童没什么区别。”
秋泓失笑,他揉了一把这小丫头的脑袋,单手抱着她走到桌边,摸出几镮钱来,抛到了杨旺的怀里:“公公出去买酒喝吧。”
杨旺美滋滋地接过钱,作了个揖:“次相您和哥儿姐儿好生歇着,我去外头守门。”
说完,他颇有眼力劲地离开了。
等人走了,李果儿来到了近前:“老爷,今天下午,燕宁来信了。”
“燕宁?”秋泓放下秋念心,对那个始终默立不言的少年道,“带你妹妹去后院玩,离池塘远些。”
已有几分像个大人的秋云秉上前,俯身抱过那仍抓着秋泓的小丫头,低声道:“儿子告退。”
看着这两个“麻烦精”走远,李果儿从提着的饭盒中抽出了一封长信:“是唐总督寄来的,上面标了红。”
秋泓眼前一亮,立刻接来就看,等看完,他长舒一口气,说道:“陆帅坐镇中军,陆鸣安率三万精兵,将南下骚扰燕宁边境的建中跖部赶回了岭东,还俘虏了跖部首领的两个儿子。”
听到这话,李果儿也笑了:“陆帅神武,这下,圣上可得召回将军,好好封赏一番了。”
秋泓放下信,脸上掩不住喜悦:“跖部首领的两个儿子,那文齐和那文禄必要送入京中面见陛下,过不了几日,总督的正式战报就会呈上朝廷,到时候,问潮和他侄儿便可入京述职。算来……”
算来,他与陆渐春又有一年未见了。
“老爷,先用点宵夜吧。”见秋泓高兴,李果儿赶忙道,“之前老夫人嘱咐了,老爷在宫中值夜的时候,晚间得送点热饭菜来,光禄寺的人都不上心,餐食总是冷的。”
秋泓本不饿,但看过信后难得心情愉快,于是顺从地坐了下来,拿起了筷子:“叫秉儿和念心也进来,半大小子饿得最快。”
这话说完,不等李果儿出门叫人,秋念心便像一团小旋风似的,从后门冲入,扑到了秋泓怀里:“爹爹,我想吃桃花酥!”
秋泓笑着把她抱到腿上,又将筷子塞到了她的手里:“自己夹。”
秋念心撅着嘴,蹭来蹭去:“爹爹喂我嘛,在家里,都是月姨喂我。”
李果儿在旁恰到好处地补充了一句:“老爷,今晚这宵夜也都是知月姑娘做的。”
秋泓的目光仍停在秋念心身上:“上月不是请了新的厨子吗?为何还是她下厨?”
李果儿清了清嗓子,凑近了说道:“知月姑娘担心老爷胃口不好,新来的厨子又不熟悉您……”
“爹,孩儿不想您纳月姨做妾,更不想您娶她为妻。”不等李果儿说完,秋云秉忽然开了口,他上前几步,紧绷着脸,急声道,“不光是我,二弟弟、三弟弟也不愿意!”
秋念心刚刚咽下一块桃花酥,她睁着双大眼睛,先是看了看没说话的爹爹,又看了看激愤的大哥,这才小声问道:“什么是做妾?”
秋泓没有回答。
李果儿却因此闹了个红脸,他缩着脖子站在一边,细声解释道:“小的就是那么一说,秉哥儿别生气。况且,娶妻纳妾是迟早的事,老爷又是长缨处大臣,若是……”
“我爹如何,轮不到你来说话!”秋云秉叫道。
“行了。”秋泓喝住这声,他抬眼看向自己的长子,神色间却并无责备之意,“我没说过要续弦,也没说过要纳妾。”
秋云秉一下子红了眼眶。
秋泓见此,无声地叹了口气。
他这个读书总是比同龄人慢一步的儿子,心思却又比同龄人成熟敏感许多。
邬砚青去世时,秋云正还小,秋云净和秋念心刚出生,因此他们三人对母亲没有丝毫概念。可秋云秉就不同了,他长在邬砚青膝下,是邬砚青一手带大的孩子。
随着年纪渐长,当年邬家之事也或多或少地传入了秋云秉耳中,他不再像弟弟妹妹那样,认为母亲是难产而亡,他开始明白,邬砚青的死,与秋泓脱不了干系。那么,这个半大孩子会因此而如何看待自己的父亲?
秋泓不知道。
他只是在某一天突然发现,原本总是喜欢在他身边蹭来蹭去的秉儿开始躲着他走了,这个孩子甚至有时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