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秋泓伏地拜道:“臣认为,首先应当理清内廷之中,到底是谁传出了那等神神鬼鬼的流言。毕竟有果就有因,将此流言传得阖宫皆知者,到底是自己另有所图,还是受人指使,都不好说。”
  祝微点了点头:“秋先生说得有理。”
  “至于姜王那边……”秋泓扫了一眼沈惇,不露声色道,“眼下姜府之中有没有私兵,两江一代有没有官员与姜王串通合谋,朝中有没有大臣受过姜王的贿赂,宗亲里面有没有人为虎作伥,都不清楚,倘若就此出兵清剿,一来师出无名,二来容易打草惊蛇,因此臣认为,眼下应当按兵不动,先派人将姜府的情况摸清,才好再下决断。”
  “如何摸清?”沈惇冷声问道。
  秋泓一笑:“若是陛下信臣,臣可派学生梅长宜前往两江一代暗中查访,届时,姜府的一举一动,梅长宜都将直接面呈陛下。若是真有异动,陛下不必知会臣等,可以直接下令清剿。”
  他省去了自己这一环,直接把钦差大臣交到了皇帝的手中,叫“沈党”就算是反驳,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沈惇立刻气得说不出话来。
  祝微自然也没什么可说的,他一口应道:“秋先生说得是,这样办便好。”
  如此一场吵吵嚷嚷的廷议,就这么在秋泓的如愿以偿中结束了。
  沈惇特意选在他即将踏入长缨处直庐的那一刻,将手中的茶杯砸在了门槛上。
  “相爷!”杨旺吓得一打抖,差点跪在地上。
  秋泓扶着门框,身子一定,低头看向自己那被茶水打湿了的衣摆。
  “滚出去!”沈惇这话也不知是在说杨旺,还是在说秋泓。
  他气得吹胡子瞪眼,站在博古架前把一封奏疏翻得哗哗作响,不等杨旺告退,又起手将桌案上的砚台拂落到了地上。
  “怎么还不滚?”沈惇骂道。
  “为何生了这么大的气?”秋泓无视了杨旺战战兢兢的求救,他跨过门槛,走向沈惇,弯腰捡起了那已经被磕掉一角的砚台,“这是先帝赏的,沈公怎能就这么丢到地上?”
  沈惇回头看到他,抬手一指就想骂,可张开嘴半天,却吐不出一句话来。
  秋泓淡淡一笑,上前为他顺气:“沈公,之前太医就说,你总是脾气暴怒,容易伤心伤肺,小心哪天把自己再气病了。”
  沈惇一把挥开了秋泓的手:“早晨廷议,是你做局陷害我!”
  秋泓神色一顿,随后又笑了:“沈公这是气急了,都开始说胡话了。我如何陷害你?陛下从不上廷议,今日突然来,又正巧撞上我等争执不下,巧合罢了,哪有什么陷害不陷害的?倘若当时拍桌子叫骂的人是我,想必陛下也要革我的职。”
  沈惇眼微眯,定定地看着秋泓。
  此人的笑容正严丝合缝地扣在脸上,甚至和自己初见他时没什么区别。那副眉目,那张面孔,那双好似含情又好似无情的眼睛,都让沈惇无可抑制地去想,他说的话,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他所做的事,到底是在害我,还是在帮我?
  沈惇的后背忽地冒出了一层寒毛。
  “是不是这屋里太热了?”秋泓走到近前,关切地问道,“沈公你额头上出了好多汗。”
  说完,秋泓便想拿出绢帕,去替沈惇擦汗。可谁知他在身上摸了半晌,却没找到那方今早还带在身上的绢帕。而沈惇啧趁此机会,一个错步,躲过了秋泓伸出的手。
  “你现在可满意了,秋凤岐?”沈惇面无表情道。
  秋泓低头笑了一下:“我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沈公,你我都是陛下的臣子,是大昇朝廷的臣子,无论怎么走,无论选哪条路,自然都要为陛下着想,为大昇着想。”
  沈惇盯着他,阴恻恻道:“方才钱奴儿来过,说昨日你在城外皇庄酒楼中与王吉私会,这也是在为大昇着想?”
  秋泓手一滞,略带惊讶地抬起头:“昨日?”
  沈惇冷笑:“王吉是陛下身边的亲信之人,他若想请陛下上廷议,大抵也就是一句话的事。而昨日你刚见过他,今日陛下就来了,秋凤岐,你还敢说,这不是在陷害我?”
  秋泓的脸有些发红,似乎是被沈惇一席话堵得找不出托词,又似乎只是在气恼,沈惇居然会为此怀疑他。
  “还有,之前你口口声声说,陛下要为我加封太傅,还说,要我千万不能将此事散播出去。可如今才过半月,朝中就有了风言风语,说我要做生前封上三公的第一人。”沈惇恨声道,“秋凤岐,是不是你故意在落我的口实?”
  秋泓奋力解释:“淮实,你怎能这样想我?我……”
  “不必狡辩!”沈惇大手一挥,“这些年来,我是如何对你的,旁人都看在眼里。当年你不过一小小庶常,我却时刻提携。这一路过来,我与你如何,你难道不清楚吗?临到最终,你竟恩将仇报,反过来害我,秋凤岐,你真是枉为人臣!”
  说罢,他不顾杨旺在场,转身拂袖而去。
  在长缨处里伺候久了,杨旺也算是练出了眼力劲,他一见沈惇离开,就急忙上前想要对秋泓说几句宽慰的话。可走到秋泓身边,这小太监才发现,次相大人那满脸的羞愤早已不知去了哪里,此时此刻,他只剩一副沉静的面容,就连方才暗含泪光的眸子都没有任何波澜了。
  杨旺张了张嘴,把原本想说的话咽进了肚子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