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此时恰是正午,骄阳似火,烈日悬空。
  秋泓骑在马上,只觉目眩眼晕,胸腹之间一片翻腾。等忍着下了关山口,往献陵去时,他已难以支撑,几欲摔下马背了。
  “大概是中暑了。”陆渐春用手掌试了试秋泓额头的温度,说道,“你与安儿留在这里,我带着曹贲进山。”
  秋泓倚在道旁的一棵树下,抬眼看了看头顶那炽热的光线:“陛下有危险,我怎能留在这里?”
  陆渐春欲言又止。
  秋泓按着胸口,摆了摆手:“无妨,我在后面慢慢走着,你且先去,务必保证陛下的安全。”
  “放心。”陆渐春沉声应道。
  从关山口再往里走,便可看到滚滚浓烟升起,等再靠近些,又能看到浓烟之中,立着一个身着衮服、头戴金丝善翼冠的男子。
  铮——
  一道琵琶飞音骤然响起,惊得聚拢在献陵神道外的众臣心口直跳。
  沈惇从人群之中挤出,壮着胆子喊道:“何方妖孽,竟敢在此作乱?”
  那头戴金丝善翼冠的男子不发一言,只默默往前行了一步。
  当啷!以仇善为首的轻羽卫抽出了雁翎刀。
  然而,下一刻,人们看到,那个从浓烟中缓步走出的男子,正是他们的天极皇帝,祝微本人!
  “陛下?”沈惇怔然叫道。
  祝微仿佛中了邪,附了魔,他双眼呆直,身体僵硬,立在献陵神道口缓慢地抬起了头。
  “诸卿……”一个浑厚的声音从他身后那幽深的陵寝中传出。
  众臣一震,其中有几个膝盖骨软的,已“咚”的一下跪倒在地。
  沈惇浑身战栗不止,他瞬间回想起了某夜在长缨处直庐中见到的景象,那番可怖的人影与面前好似附着在祝微身上的鬼魂重合,并缓缓形成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太祖皇帝祝璟的面孔,那张沈惇曾在画像上见过无数次的面孔!
  “太祖皇帝还活着!果真,姜府没说错,太祖皇帝还活着!”钱奴儿最先叫出了声。
  很快,群臣下跪,山呼万岁。
  但就在此时,神道那头忽而响起“咻”的一声,紧接着,一支飞箭从远处破风而来。
  “大胆逆贼,竟敢在此劫持圣上,假扮太祖,装神弄鬼!”陆渐春振声说道。
  沈惇猛地抬起头,就见那支飞箭竟直冲祝微而去,他大惊失色,扑上前喊道:“不要!”
  可谁料,这支飞箭当空一滞,居然在沈惇的注视下,断裂成了两截。
  随着箭矢落下,一道如银铃般的笑声传来,沈惇瞪大了眼睛,看到一个身形如男人的女子,从祝微身后款步走出。
  “谁才是大胆逆贼?陆大帅可得想清楚了再说。”这女子咯咯笑道。
  陆渐春紧握着弓,又搭一箭,对准了这人:“琵奴,我知道你,你是姜王府上的琴伎。”
  “陆大帅镇守边关,竟知道我的名号,小女子真是受宠若惊。”琵奴一笑。
  “我不仅知道你的大名,我还知道你奉姜王之命,在京中散布太祖皇帝还活着的谣言,装神弄鬼,布置神迹,并贿赂朝官,刺探内廷情报,琵奴,你死罪难逃。”陆渐春说道。
  琵奴扬眉:“那又如何?姜王是天命所归,你们……”
  “报——”有亲兵在后高喊,“沛州传来消息,姜王现已伏诛!”
  这话登时惊醒了跪伏在地的一众人,沈惇的脸上也满是空白,他诧异地回头看去,却不见秋泓的身影。
  “尔等逆贼从一开始就不可能赢,”陆渐春松开了弓弦,平静地看着琵奴,“因为,秋次相早就认清了你的真实面目。”
  琵奴的脸上并无悲色,她反而饶有兴趣道:“是吗?那我是何人?”
  陆渐春答:“你乃是吴门乔氏,嫁人后口出谋逆之言,被知县沉塘,而后你父母将你救起,你为不牵连家人,投靠了天崇道掌教华忘尘。华忘尘死后,碧罗把你送到了王栀的府上做妾。你脱掉衣服,身上定可见莲花金印纹!”
  琵奴目光微动,却没有说话。
  “王栀为拉拢姜王,将你赠予姜王,随后你便奉姜王之命,与他身边一位南州琴伎交换了身份,来到京城,打探消息。今日在这里的王公、大臣、内廷宦官中有多少是你的人,你可还记得?”陆渐春质问道。
  “我当然记得。”琵奴笑了。
  这话说得心怀鬼胎之人毛骨悚然,不多时,便有懦弱者叩首流泪,高呼有罪。
  如此三番五次,曾收过琵奴金银的钱奴儿也忍不住了,一头栽倒在地,佯装昏死过去。
  “用水把他泼醒。”陆渐春喝令道。
  亲兵王六立即上前,将钱奴儿按进了一旁的水缸里。
  “不怪我,不怪我!”钱奴儿吓得大叫,“是这女人告诉我,她告诉我,朝中就连沈相都站在了姜王这边,我,我迫不得已……”
  “放屁!”原本默不作声的沈惇悚然一惊,他一跃而起,指着钱奴儿骂道,“我何时与逆贼沆瀣一气了?你竟敢栽赃陷害我!”
  钱奴儿奄奄一息道:“这是琵奴……亲口告诉我的。”
  沈惇听此,抬头就要去质问那女子,谁料“咔嚓”一声响起,随着钱奴儿的话音落下,似乎是认定了大势已去的琵奴竟在众人面前割断了自己的喉骨,她的鲜血溅了一地,并因此唤醒了“鬼上身”的祝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