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天策军?”祝微冷哼一声,“倒是会谋算。”
  五军营在天子脚下,可天策军并不在,天策军的驻地是庐涯桥,那地方再往前就是入京的咽喉要塞,一向是重兵把守。陆鸣焉荫了个小官,在天策军当武职,不比在塞外舒服得多?
  “陆鸣焉才几岁,不过是个娃娃,跟在天策大帅的身边当个亲兵而已,皇爷您不必为这个生气。”王诚说道。
  祝微不阴不阳地抬了抬嘴角,似乎真的一点也不生气。
  “无妨,”他淡淡道,“将来,这个小子会立大功的。”
  话音刚落,通传的小太监已领着秋泓走进了大殿。
  午时天飘雨,他出门匆忙,没带伞,从中安门走到天宝殿的这一路上,暮夏细雨打湿了他一身红袍官服。
  祝微贴心极了,先是借势赏赐了秋泓一身坐蟒胸背,而后又要亲自帮他更衣。
  这种过于殷勤的事,秋泓已屡见不鲜,他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询问祝微召自己入宫,到底有什么急事。
  “是太后的事。”祝微笑着说,“太后在宫里住得有些发闷,想出去转转,那日和朕提起了京梁的始固山行宫,朕想着,太后既然喜欢,那不如就让太后在那里过冬吧。”
  秋泓一怔。
  祝微却接着道:“先前朕在某些事上忤逆太后,惹得她老人家不高兴,这些年来,总是在朕面前垂泪哭泣,朕看着心里也不痛快。所以,她既然想走,那就让她走吧。”
  “陛下……”秋泓张了张嘴,却找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或者说,他也并非诚心想要反驳。
  “正好,昨日王诚告诉朕,去南边巡防的陆鸣安将军,近日即将回燕宁,而陆大帅尚在京城,那么……”祝微一笑,“那么正好,就让陆大帅护送太后南下,等太后安顿好了,再顺便带着陆鸣安将军一起北上。”
  “陛下,”这回,秋泓有话反驳了,他向上道,“天崇道残部在北边作乱,阿耶合罕部已经遭了难,如今陆帅虽在京城,但不日就将回燕宁,以免出更大的祸端。若是他走了,臣怕……”
  “先生放心,陆帅只是一个人南下,又不是带着燕宁官兵一起南下,副总兵秦惟不是还在呢吗?况且,唐彻也没走,先生有点太谨小慎微了。”祝微不等秋泓再开口,便当即拍了板,“就这样,太后不日启程,请陆帅准备着吧。”
  秋泓还能说什么?皇命难违,祝微今日找他,并不是找他商量,而是在直接告知,就算是他有心反驳,也无能为力。
  “陛下……身子都好了吗?”秋泓告退前,忽然问道。
  祝微愣了一下,随后露出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笑容,他似乎对这一句没什么感情的关心很受用,张嘴就答:“多谢先生挂念,朕已经好了。”
  秋泓没再说话,他低下头,默默一拱手,转身走出了天宝大殿。
  阴沉沉的云压在太宁城上空,雨不停地下,天有些冷了,秋天大概就快来了。
  秋泓越走越疾,他似乎不是想要躲雨,而是想要快些离开身后这座宛如一头巨兽的皇城,仿佛只要离开了,那双总是在他身上停留的眼睛,就会立刻消失。
  “秋先生!”这时,有人在他身后喊道。
  秋泓脚步没停。
  “秋先生,太后让奴婢来送送您!”身后那人继续喊道。
  秋泓一滞,转身看去,就见一个年迈的老太监夹着把雨伞,步履蹒跚地追了过来,这老太监讨好地笑了笑,把伞檐往秋泓的头顶移了移。
  “秋相,太后娘娘……有几句话,想对您说。”
  “太后娘娘?”秋泓微怔。
  外臣非诏不入内廷,太后自然也出不了内廷,如今有话要说,上哪儿说?
  秋泓站在天麟桥边,远远地就瞧见一架马车摇摇晃晃地驶来,牵马的是个脸生的侍卫,他见了秋泓,上前一拱手:“烦请相爷上车。”
  秋泓皱眉:“上车做什么?”
  “这……”侍卫欲言又止。
  “我请相爷上,相爷也不肯吗?”这时,车中传出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秋泓呼吸一滞,低声应道:“太后娘娘。”
  宁采荷轻轻掀开了一角窗纱,用余光扫了他一眼:“上来吧,秋相,没人会知道你在此见过我的。”
  秋泓推辞不得了,他回身看了看四周,最终还是提起衣摆,走上了车。
  “微儿把话都告诉你了?”宁太后问道。
  秋泓没有否认:“方才陛下召臣入宫,说的正是这事。”
  宁太后笑了一声,抬手掩住了面庞:“秋相,你可相信,那是我的意愿吗?”
  秋泓顺从地回答:“皇命难违,陛下一言已出,臣自然相信,那也是太后娘娘的意愿。”
  宁太后抬目看他:“你不帮帮我?”
  秋泓一诧:“什么?”
  宁太后轻叹一声:“秋相,皇帝对你什么心思,你难道不清楚吗?我以为,当年在天慈宫,我已经说得够明白了。”
  “太后……”
  “你是他的先生,他的老师,当初束脩之礼的一应器物,还是我准备的。毕竟,先帝是个什么样的人,秋相你应该比我清楚,他成不了大器,救不了这个国家,而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微儿的身上,或者说,寄托在秋相你的身上。”宁太后徐徐说道。
  秋泓一震,起身就要跪,宁太后却一把托住了他的臂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