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出城?”秋泓心中警铃大作,“他出城做什么?”
秋浔和李业延虽然年纪差得多,但性子却很合得来,他觑了觑秋泓严肃的面孔,小声回答:“他好像……在外头养了个小的。”
“什么?”秋泓没听清。
秋浔咽了口唾沫:“我是说,小国公他在城外养了个小的,所以……三天两头往外跑。”
“女人?”秋泓问道。
“男,男人。”秋浔怯生生地回答。
秋泓脸一沉:“这事你为何不早些告诉我?”
“我……”
“什么样的男人?山楂胡同的,还是戏台上的?关内还是关外的?你见过没有?”秋泓连声质问道。
秋浔张了张嘴,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在秋泓身后整理博古架的大侄子秋云秉,可秋云秉左顾右盼,就是不盼他。
“你看秉儿做什么?”秋泓呵斥道,“当初我许你进轻羽卫,就是因为来日李家的小子也要进轻羽卫,所以才让你跟在身边多盯着些,现在可好,你一个姓秋的,倒成了他的狗!”
秋浔赶紧认错:“大哥,都是我不好。我没见过那男的,只知道长得漂亮,好像,好像是个读书人,还,还是翰林院的庶常呢。”
“什么?”这回,轮到秋泓震惊了。
从今年的一甲到三甲同进士,以及前些年新考入馆的庶常都在秋泓脑海里过了一个遍,他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把如今在翰林院当闲差养老的赵思同拎进长缨处,一通质问,可惜,等问完,秋泓也没琢磨出,李业延找的那位庶常到底是谁。
还好,这边虽然没消息,但汉宜有了消息。
梅长宜回信:此事属实。
“宁城伯当年也是战功赫赫的一员猛将,武庙赏识他,因而年纪轻轻就得了伯爵之位。”秋泓一手举着奏疏,转身看向廷议中的众臣,“这样一个人物,在家乡欺男霸女,竟无人可以制裁,天底下,这样的事还有多少?”
徐锦南听到这话,张口就想和稀泥,可谁知秋泓下一眼便望向了他:“宁城伯倒是很有脑子,他心知本相出身少衡,万一哪天知道了这事,他的项上人头要不保。于是,就七拐八绕地,把本相身边的人,全都打点好了。”
徐锦南的脸色骤然一变。
“徐大宗伯,你收了他们父子多少钱?”秋泓当廷喝问道。
徐锦南登时冷汗如雨下,他忍不住偏头去看不远处的珠帘,今日,祝微应当是在那里听政的。
可是,珠帘之后空无一人,玩心难减的天极皇帝早已不知去了哪里。
此时是天极十三年,秋泓坐上相国之位的第十年,也是朝中最风平浪静的一年。
在这年的初春,秋云秉和秋淞登科,秋云净入国子监念书。
暮夏,秋泓罢免了陪伴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师弟徐锦南,调走了他最亲信的学生章从梧,又看着祝微在多年挚友唐彻的告老还乡疏上盖了章。
这年深冬,一直留在天策军中历练的陆鸣焉离京北上,跟随已年近八十的王竹潇老将军一起,戍卫燕宁。
李岫如已两年未归,“信天翁”中隐有传言,说他早已真正叛去了天崇道。
传言终究是传言,秋泓也仍然是相国,可相国的身边却空无一人了。
第132章 天极十四年
章从梧是在上任一年后,于燕宁去世的。丧信传回京城,谁也不敢相信。
他是秋泓的学生,虽不比自己老师年轻多少,可身子一向康健,怎么刚去北塞一年,就莫名其妙地死掉了呢?当初唐彻就职时,都快年逾六旬了,也健健康康地致仕了,为何换成他,竟只干了一年,就轰然而去?
坐在长缨处直庐里,秋泓看着手上的那纸红标信有些出神。
“老师,调我回京吧。”梅长宜站在一侧说道。
他在汉宜任巡抚已考满五年,按照新订的《昇法》来算,应当轮转去别处了,可吏部看秋泓的眼色行事,而秋泓,则迟迟不发话。
“今年我女儿出嫁。”本该谈公事的秋相忽然说道。
梅长宜一愣,不知自己老师这是要做什么。
“许给了汉宜布政使刘真姚家的小子,下个月月中,我父母便要陪她一起,回少衡筹备婚事了。”秋泓按了按额头,“我想,到时候,你跟着一起走,路上也能照应一下。”
梅长宜清楚,秋泓所说的不止是路上,还有回乡之后、秋小姐嫁人之后,恐怕也需要他在汉宜四处照应。
可是——
“那轮转怎么办?朝中必有人会借机弹劾我与老师。”梅长宜说道。
秋泓看向他:“今年年底,等吏部把去年的新科进士全部铨选完毕后,再谈轮转之事,年初事多,期考和轮转……可以往后拖拖。”
梅长宜清楚秋泓口中的“事多”指的都是哪些事,眼下,除了章从梧突然过世,燕宁总督之位空缺之外,还有内廷的一件大事,那就是祝微的妃子江氏怀孕生子了。
天极皇帝不孕不育的传言终于在天极十四年的盛夏不攻自破。
起先,朝中各处都喜气洋洋,毕竟,大昇已有二十多年没有诞生过新的继承人了。因此,在消息从内廷传出后,祝微立刻封赏百官,他先是要给秋泓加“太师”,被秋泓回绝之后,又给长缨处的各位大臣集体抬了从一品。
可是没过多久,京城中忽然传出了一些不入流的小道消息,譬如,那江妃在入宫前,曾嫁做人妇,再譬如,她如今怀的孩子,压根不是祝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