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难道是跟这里的土有关?
叶泽只能猜测,但究竟是不是他也不清楚。不过很快他就将此抛之脑后,然后抱着那一堆的盆盆罐罐去测试渗水性。
不上釉的陶会渗水,无法用来装置液体。可要弄的上釉无毒的工艺他又不会,他依稀记得好像也跟温度有关系,似乎是达到重金属的熔点温度将其析出,这样釉料也就变成了无毒的,或者那点毒性可以忽略不计?理论好像是这样,但以他粗略还记得的化学知识告诉他,那种温度他现在搞不定。
就这方方面面的原因,就只能先用粗陶将就了,希望渗水能弱一点吧。
叶泽特地找了一个干净无人又不会被阳光照晒到的地方,然后将一个又一个的锅碗瓢盆放置在平坦的石头上,石头很干燥,他小心翼翼的控制着没让水洒落出来,把容器都盛满后就等长时间过去再看效果了。
之后,他又拿起那个小型的陶锹,陶锹头部是方形的,顶端还特地抹出了一个斜度,能让铲或舀都更顺利;整体也不是很重,用力朝地上铲去,一下就能铲出泥来,再一瞅,方头还好好的,没有磕坏破损,头跟柄连接的地方也没断,继续奋力的多实验几次,依旧完好无损。
叶泽眼睛都亮了。
这么硬核的陶锹,那完全可以投入生产使用了啊!
***
烧窑那边的人围观过后不免就在说叶泽激动带走东西飞奔而去的事,一个个都在纷纷猜测那些东西到底是什么,都有什么用,到底在搞什么呢。
尤其是这段时间又是竹编物品又是草鞋的,还有现在正在烧的砖和水泥,甚至他们还听说栗粒阿姆能将盐石变成雪白的小细盐,栗粒阿姆说这都是叶泽教她的……
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在不知不觉间不断变多,哪怕有些只是听说,但叶泽这个名字在他们这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已经成了“新事物”的代表,如今再撞见搞事情的现场,他们哪能不想知道?
他们可谓抓耳挠腮,心痒的不行。
叶鹰听了两耳朵后就忍不住犯起了嘀咕:那些东西已经弄出来了?
他赶忙将手上的那点事做完,然后边走边打听的去找人,结果半天没找到,虽然有人隐约看到了方向,但顺着找过去,结果这么大片地方根本不知道又朝哪边拐了。
叶鹰站在茫茫大地上,仰头问苍天:这人去哪儿了?!
第31章
叶泽根本不知道他哥在找他,他此刻已经完全陷入了狂喜之中。
经过实验,这些陶器的渗水性极弱!
他原本都已经做好了渗水比较严重的准备,但万万没想到,等了这么几个小时,陶壁都没有半点湿润的迹象。要知道他可是专门挑的阳光晒不到的地方,哪怕是阴干壁面也不可能维持干燥不湿的样子。
烧陶的方式就是按照前世人研究出来的步骤,唯一有差别的就是土,难道这土竟如此的牛逼?
得到这个结论之后,叶泽看着地上那随处可见的泥,眼神都带着浓烈的和蔼。
不上釉就能到如此程度,那可真是……
太好了呀!
叶泽顾不得多想其它,一股脑的倒掉锅碗瓢盆等等容器中的水,然后抱着东西就往自家山洞跑。
不消多久,已经将晚饭准备的差不多的栗粒阿婆就见小孙子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栗粒阿婆吓了一跳,以为出了什么不好的事,赶忙迎上来问,“这是怎么了?”
叶泽眼睛发亮,“阿婆,阿爹呢?”
“你阿爹还未回来呢。”栗粒面色担忧,急急问:“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见栗粒那吓的不轻的样子,叶泽这才发现自己激动之下引起了误会,立马解释道:“阿婆,是件大好事,我要跟阿爹说说。”
“什么大好事?”栗粒不太放心。
叶泽手中抱着一堆东西,不方便单独拿出来,于是一边朝山洞里边走一边说道:“阿婆你来,我给你看好东西。”
栗粒抬步跟进去。
叶泽将那些陶器搁到竹桌上,大小不一的碗、盘、碟、盆、勺、水杯、水壶……零零散散的一大堆,但凡叶泽曾经见过的几乎全被他给捏了出来,虽然有些捏的不是特别好,但雏形已经放在那里了。
栗粒看着那堆东西是满脑子问号,疑惑出声,“这是……”
叶泽脸上还挂着奋力奔跑累出未消的潮红,一双漂亮的眼睛格外明亮,“阿婆,这是碗,是用来吃饭的;这是汤勺,可以用来盛汤喝汤;这是水杯,喝水用它你看是不是就方便多了;这是汤盆,家里炖的菌菇汤咱们都可以用它来装;如果再大一些,稍微改一改形状,就可以用来装水洗脸洗脚,那种叫脸盆脚盆……”
叶泽太激动了,嘴里讲的那叫一个喋喋不休,生怕别人不能够理解这些东西的好处。
栗粒也是越听越惊,她万万没想到这些东西竟然有这么多妙用,几乎已经涵盖到方方面面了!
可能女性生来就对“厨房”有一种特殊的关注与认同度,栗粒不自觉的动手摸上了那些东西,其中最爱不释手就是一锅一勺。
尤其是那个炒勺,栗粒看的简直是两眼放光。
之前做菜可从来没有这个东西,就一个竹子削的用来盛汤的竹勺罢了,哪里有这种能用来翻动的东西,平坦还带着些许倾斜,一看就比那竖直的竹勺好用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