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要我说,最舒服的还是屋里的炕,煮食的时候灶上烧两膛火,然后那炕一晚上都是暖烘烘的, 连皮子都不用盖,哎呦, 躺上去就不想起来!”
“家里的小孩再也不用怕冷了。”
“以往冻死那么多人,这个寒冬肯定能过得舒舒服服的。”
这个寒冬的确过得比以前舒服。
往年冬天不是为吃食发愁就是因为死人而悲伤到绝望, 可今年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先是搬进了漂亮宽敞的房子里头, 看起来每间屋子都不是特别大,可它就是合适, 每一件物品都能被规置的整整齐齐。窗户的设计更是绝了, 虽然总会有一点点的风漏进来,但是它亮啊, 阳光从麻布纱窗里透进来, 只要外边天还没黑,那就能亮一整天。
要知道, 以前冬天窝在山洞里头若想有点光照,除了生柴火就是把挡在山洞口的木板子挪开,冬天冷上那么久,又哪里能有那么多木柴供烧呢?不就是把山洞里的兽皮全拿出来裹着防冻吗?
可现在好了,窗户的存在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早上一趟做吃食的柴火就能让炕暖上一整天,晚上做吃食的时候则能暖一晚上,综合下来,整日整夜的炕都是暖的,窝在上头裁剪缝补些衣裳、磨点骨针、打些打骨器石器,那感觉别提多爽了。
吃食方面更是不用担心了。
往年拿到市集里去交换的食物今年全部省下来了不说,更是从市集里又换到了许多,像什么肉啊晒干的海鲜之类的,泡发出来能有不少呢。
从地分到手里就开始侍弄的白菜雪里蕻更是长势喜人,白菜包了一大朵,砍上一颗炖点肉能够吃一顿的,雪里蕻比起来白菜来更是长得有手臂那么长,小小的一颗切了能装满一碗,不论是和着肉煮还是和着泡发的干海鲜煮都美味的很。
肉类不必说了,勇士们出去狩猎以及市集上换来的全部都用细盐腌熏上了,若想吃点新鲜的还能宰一只活兔子,不论是烤还是炖,撒上点细盐花椒粉和生姜水,那滋味就足足的。
关键是还不必担心这只兔子宰了就没了,那兔子窜崽可快得很呐。
像什么早早备下的干野菜就不必说了,待到冬笋正发的时候大家又拿上竹筐竹篮去竹林里边采,掰冬笋的时候还不必担心会坏了竹子根基,把地上的泥雪挖开,那能采上好些。
冬天晒笋不好晒,只能是拿来赶紧吃掉,以至于每家每户吃笋吃的反胃,主要是天天吃顿顿吃真的受不住。
最后还是从祭司家里传出来一个法子,把冬笋洗净焯一遍水,等自然放凉之后就密封进陶罐里腌制,仔细保存着能搁上一年不坏。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开一罐,凉拌炒菜炖汤都很酸爽,绝对是以往不曾尝过的美食。
光腌酸笋还不够,河里的那些鱼虾叶泽可是惦记了大半年,第一次捉螃蟹的时候就把他们看成是冬天的储备粮。趁着雪还没堆到半人高,跟首领祭司大人说了这捕鱼大计,然后拿上纺织好手们织的渔网以及大家再熟悉不过的鱼篓就捞鱼去了。
新鲜肥美的鱼,活蹦乱跳的虾,密密麻麻的螃蟹田螺……
部落里的人不太喜欢吃这些,主要是以往做的实在不好吃,可叶泽是谁?
他说的话就没错过。
所以当叶泽指导他们这些河鲜到底该怎么吃的时候一个个愣是被叶泽说的口水都流出来了,然后拿着河鲜就回家去尝试,结果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吃了?
于是后边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可劲的捞鱼,得亏这是一项部落集体活动,河鲜都得大家一块分的,不然那些年纪小点的根本抢不过一个个壮汉。
当然,在别人都不知道的时候,原先住在孤儿院山洞里的孩子们其实早就抓了很多鱼虾去晒干放着啦。
从以前跟着叶泽哥哥吃了一顿河鲜之后他们就知道这些东西好吃啦。
渔网鱼篓都编织的粗,完全不必担心鱼虾螃蟹的幼崽们一起遭殃,所以叶泽就放心大胆的开始做鱼啦。
酸菜鱼他可馋好久了。
部落试验田的东西属于部落集体财产他不能动,但种在破陶器里放在室内的辣椒、香葱、香菜等总能用吧?
然后配上花椒和生姜,再从坛子里抓一把用雪里蕻腌泡的酸菜,以好不容易存来的兔油热锅下料,最后满满当当做了两大盆酸菜鱼,一家人吃的愣是差点把舌头吞掉。
连叶山都没忍住说,“没想到叶泽你在屋里养的那些辣椒香葱做出来的菜这么好吃,从今之后那河里的鱼恐怕要被大家捞光。”
叶泽就嘿嘿笑,“这些佐料不止做鱼好吃,做别的东西也同样香。”
蒜、韭菜、香葱、香菜、辣椒开始出现在叶泽家的餐桌,至于部落里的其他人家就只能尝点韭菜的味道了,毕竟很多种子在地里种植这个天气是真的养不活啊。
而韭菜一茬一茬的割了还能长,也不影响之后的留种。
从最开始的一家人侍弄土地挖水渠,等到大雪覆盖天气彻底冷下来后挖水渠烧砖烧陶烧水泥的活动就暂时停歇了;
然后就是去采冬笋捕捞河鲜,忙忙碌碌又给耗费了大半个月才彻底停下这外边的活动。
等战场转移到室内,勇士们用早砍来的木头削弓上弦做弓箭,老人女人们就编织一些筐啊篓啊,若是会纺织的就纺些麻布,若是不会就去找会的人学,总之就是都想把这个技术给学下来,这样以后就能自己砍苎麻回来给家里人做衣裳穿,不必拿物品去跟别人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