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锦娘看她平静地发着疯,很有些毛骨悚然地回她一句:行主,错不在您,也不在柳相公,错的是、是这世道……
胭脂垂头看着怀中熟睡的孩儿,自言自语道:你阿爹给你取名叫素素,柳素素,多好听啊!可你那小名儿可就不那么中听了,狗儿,你阿爹也不知在想些啥,竟给你取了个这样村气的小名儿,日后你大了,不知会否向他抱怨……
哪里还有日后呢?
你们都熬不下去了。
孩儿生下来,便已了无牵挂。她可安心去求解脱了。
千年之前,在梦中,她也为你生了一个孩儿,你也为那孩儿取名叫狗儿与素素。她当然知道你为人父的一片拳拳之心,亦知道你盼着孩儿平安长大,得遇良人,携手终老。你们不曾过上的日子,冀求孩儿能过上,你们不曾得见的风景,冀盼孩儿能见上。这是天下父母最平常的一份心思。她不能让那人将这份心思当成软肋,再去逼迫你。
阿姊,你去跟那看守的人说,休书我收到了,我会让人将柳桥存在我家的物事收拾好,一并送过来。从此往后,我与他再无瓜葛。
锦娘不敢应,她听你说这一篇话听得心惊肉跳。她知道这不是她平常认得的那个“行主”能说得出的话。说这话的人,必定是不想活了的。
久不得锦娘应声,胭脂笑着推她一把,要她赶紧去传话。她犹豫了半晌,在床沿边上坐下,动了几动嘴唇,方才艰难开口:行主……今时不同往日,狗儿还小……您、您可不能想岔了……若是有个好歹……
胭脂打断她话头:若是有个好歹,你就是她亲娘。你要好好将她养大,也不必将她送嫁出门了,就这么一根独苗,还是放在眼前安心。便为她招赘一名夫婿,那男子须得顶门立户,即便不能将家业做大,也要能守成的。这么些东西,也足够他们受用一世了。他们要是争气,说不定还能为你挣得一个“老封君”,偿你半世辛劳……
锦娘浑身一震,直直看向她:行主……您说的是什么话!没有哪个孩儿愿受这样安排!
锦娘!你知我心头苦,亦知他心头苦,你若尚有怜惜之心,就不必再多言!
胭脂说完,便不再看她。她知道她在哭,也知道她一生要强,最不爱别人见她哭,哪怕是亲如手足之人也一样。
锦娘头一次这样失礼——招呼也不打一个,就这么匆匆走出去。她的泪再也抑不住了,她怕胭脂看见更添烦愁,得出去哭完才行。
她这一去,直到入夜时分才回来,进门便默然无语,过了半晌才轻声对胭脂说:话,奴已转报那看守,他知道了。说是哪天拾掇好了再说与他知,他自会派人上门交接。
胭脂听后只说了一句:今日白露,不知柳桥那头凉不凉……还是先得把厚一些的衣衫收拾出来,好给他送去……
这是个有月亮的夜晚,一轮残月挂在天边,那惨淡的光怯怯地抛撒向人间,不知又惹出有情人多少愁思。
年年岁岁,这月总是相似的,只不过看它的人心境不同罢了。那月由缺至圆,转眼之间,狗儿便已将满四个月。
这三个来月之内,你的伤情几翻几覆,内症加外伤,病况复杂凶险,亏得老东西能下狠手,每一次伤情翻覆,他都抱着“医死了也好”的心思去治,也没甚指望,就这么一天天熬,熬过一天是一天。有时候,他会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报恩寺的晨钟暮鼓,袅袅梵音到底让你缓过一口气。到了冬至,你头上的伤与失语之症一起好了。
就在这天,老东西头次听你叫他“恩人”,这是仨月以来,你说的第一句话,这话把他都说“愧”了,其实他心里多次想把你医死,后来想起他听到的那些流言,便就下不去手。你还未见上你妻一面,话都未剖白,那封休书送去,多伤人呢。到底还是要把话说开的吧,不然这么些遗憾带入地底,怕不又是一笔笔牵连债。
他对你说,我不是你“恩人”,说不定谁能将你医死了,谁便是你“恩人”。
你难得被他一番话逗笑,他看你笑,便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说:我还未见上我妻一面,总是不甘心的,想是这份不甘让恩人下不去手了。
他亦诙谐:若真下得去手,老朽便好去做个牛马大夫趁钱喽!
稍停一歇,他又说:你们这一面,怕是不好见啊。
但生虽则不曾进过报恩寺,但这里里外外,都是他的人,说不定这寺中僧侣,也有不少他埋下的暗桩,如何能突破这看不见的茫茫人海,去见这最后一面?
你今日开口说话,与老东西谈了数言的事,立时便有眼线报给但生。那痴心又残忍的魔头说不好几时便要推门进来,将你带走。他不是说了么,等他带你离开金陵城,才放你妻女自由。
老东西说的话,触动了你的心事,你转头看向窗外——从这扇窗望出去,能看见那座寺塔,那塔直入云霄,好高好高。你闭上眼怀想,若是从那塔上坠下,是不是这世间种种债业便一笔勾销了?自己若是一片落叶该多好啊,被风吹落,从塔顶飘下,过了数月便散做尘泥,好干净的。
你不知道他在塔上看着你,那么远,又有窗格阻挡视线,看是看不清的,他还是要看。他知你亦在看这塔,这么空看,大约是在等与你视线相触的一刻吧。
又过了几日,老东西说天候尚好,你该出门走一走,少走几步,走到寺院围墙处便归返,只当是散散心,或者练练腿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