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墨玉笙箫> 第174章

第174章

  他心中大惊,迅速抬眼看去,绿蓑衣,灰布袍,这不正是本应等在渡口的船家吗?
  出了竹林,船家拎着两人飞速掠向岸边。
  土地湿软还带着新雨的潮气,慕容羽向后看去,地上竟是连一个足印都没有留下。
  片刻后,渔舟出现在眼前,船家一个纵身,带着两人跃上了船。
  船家将两人放下,捉起墨玉笙的手掌,给他度了几道真气。
  真气激荡,瞬间便让墨玉笙凉透了的身子回暖。
  墨玉笙轻咳了两声,用那不太管用的眼睛扫过二人,迟疑道:“我这是……在哪?”
  “渔船上。”
  慕容羽握着他的肩头,笑道:“船家来接我们了。”
  墨玉笙点点头,旋即瞳孔极速放大,“我们………”
  “还活着。”
  慕容羽接口道。
  他扭头看了一眼立在船尾起桨的船夫,抱拳行了个礼,问道:“多谢前辈救命之恩。晚辈有眼不识泰山,敢问前辈高姓大名。”
  船夫撑着桨,道:“不足挂齿,不过是烟波钓徒罢了。”
  慕容羽点头道:“好个烟波钓徒。”
  船身轻颤,离了岸,驶向深海,犹如苍茫岁月中的一粒微尘。
  湿咸的海风将船夫的声音捎去很远:
  “烟波江上逸舟横,云影悠悠伴鹤鸣。
  岸芷汀兰香四溢,风轻日暖意偏晴。
  垂纶独乐江湖远,把酒闲歌岁月平。
  莫问尘嚣何处去,一心只向碧流清。”
  …………
  别了船家,墨玉笙没有立即回春山镇。
  他与慕容羽在临近的城镇找了间客栈,一住就是半余月。
  这期间为了养伤,他乖乖地躺尸,几乎是足不沾地。
  他是当了甩手掌柜,衣来张手饭来张口,被养的白白胖胖,却是苦了慕容羽。
  这位皇城贵公子放着被人伺候的逍遥日子不过,摇身一变又是当爹又是当妈。
  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
  第一日,惺惺相惜。
  第二日,强颜欢笑。
  第三日,得过且过。
  等到第四日,墨玉笙便将先前许过的来世之约抛诸脑后,变着法子找慕容羽的乐子。光是细雨兄这三个字,每日就得说上千八百回,弄得慕容羽恼羞成怒,两人争锋相对,每日里闹得是鸡飞狗跳。
  客栈小二私底下八卦:天字一号房住着位贵公子,丰神俊朗,气度不凡,就是脾气暴躁,一点就炸。
  半月后,在一堆虎狼之药的护法下,墨玉笙的外伤好了个七七八八,有他精湛演技的加持,蒙混过关是不成问题。
  两人紧赶慢赶,终于赶在中秋当日回到春山墨宅。
  可墨宅却空空如也,等着他的只有一封未拆的家书。
  元晦大约是忙极了,家书也就聊聊数字。
  “镖局琐事缠身,归期难定。中秋之约,恐难践诺。你定要好自珍重,等我归来。”
  墨玉笙又等了半余月,没有等来元晦,却等来了一个惊天噩耗。
  中原楼楼主萧翎天遇刺身亡。
  第92章 终章(一)
  汴州。
  九月初一,正值秋虫猖狂之际。
  子夜时分,十一名刺客匿影藏行,潜入中原楼霁月阁刺杀萧翎天。
  彼时秋虫鸣声声声震耳,中原楼阁风雨腥红。
  六名刺客当场伏诛,其余五人借着夜色的掩护,逃至中原楼以东三十里的箕围山。
  丑时,本该漆黑一片的深山老林,却灯火通明。
  中原楼八百弟子几乎倾巢而出,将箕围山围得水泄不通,掘地三尺,连个老鼠洞都不放过,誓要揪出幕后指使,将刺客碎尸万段。
  临近寅时,四名刺客相继落网,无一例外皆为死侍,被捕后咬舌自尽。
  而余下的一人遁入空山后,形如鬼魅般销声匿迹,竟再无踪影。
  箕围山深处藏有一峰,名曰玉珠。
  玉珠峰侧,峭壁如削,下临深渊。
  绝壁之下,约莫五丈之处,有处石洞。
  洞口掩于怪石之间,极为隐蔽,很难叫人发现,即便发现了,若无腾云驾雾之术,也很难到达。
  此刻,元晦就坐靠在这处山洞之中。
  他背倚石壁,闭着眼,脸色有些苍白,嘴角挂了行细细的血迹。一身单薄的夜行衣被冷汗打湿了,紧贴着后心,身上被划了好几处口子,流了些血,伤口已经结痂。
  他右掌攥着个半指大的瓷瓶,里头装了两粒看似歪歪扭扭并不周正的赤色药丸。
  这是他青鸟传书七姑,按七姑的方子匆匆炮制的。
  七姑管这药丸叫归息丸。
  药丸约摸也就花生粒大小,品相极差,却是当之无愧的武林奇药,服下后即刻进入假死状态,心脏骤停,脉象全无,即便神医亲临,也难瞧出端倪。
  为了以防万一,他炮制了两瓶。
  一瓶与他藏身在这处崎岖嶙峋的山缝之下,另一瓶则落在三十里开外中原楼楼主萧翎天手中。
  半炷香后,元晦睁开疲惫的双眼。
  他抬手擦去嘴角的血痕,挑开肩头衣料,褪下半边衣衫。山风寒凉,打在他裸露的臂膀上,他周身一颤,打了个寒颤。
  他的右胸处印着个掌印。掌印穿透皮肉,像是被烧红的铁器烙过一般,血肉模糊,掌印边缘微微透着股焦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