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欧阳锋与她击了一掌,道:“快马一鞭!”
约定已成。
王道一知道欧阳锋这人恶虽恶,却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答应下的事情必定做到,绝不屑做那违约之事。如此,黄蓉的性命安全算是保下来了,她心里微微松了口气,又看西毒一眼,不再与他周旋,脚下踏着“凌波微步”的步法,从欧阳锋侧方擦过,向山下而去,欧阳锋欲出杖阻拦,却不得成功,眼睁睁的看着王道一踏着玄妙莫测的步法,潇洒离去。
王道一离开嵩山之后,首先到最近的开封府城内与全真教还有丐帮据点取得联系,打听黄蓉消息。
结果仍是令她失望,这四个月来,黄蓉一直没有消息,不过想想也不奇怪,王道一在找她,西毒也在找她,她就算已经逃出西毒控制,为安全起见,也不会轻易露头的。
王道一想了想,已经四个月没回全真教了,她就这么“失踪”了四个月,师兄师姐们定然会着急的,再说四个月没探望龙儿,她也着实不放心,这么盘算着,她便打算先回重阳宫一趟。
她在集市上买了一匹快马和路上干粮,也不休息,直奔终南山而去。
正在王道一朝终南山赶路的时候,少林寺内却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搜查,检查各个禅房院落还有没有藏人,又将藏经阁中的少林七十二绝技典籍里里外外检查一遍,看看有无丢失。
结果令人惊讶,那少林七十二绝技,别说是丢失了,就连翻动的痕迹也没有,上面还都落着厚厚的灰尘,就好像这里根本不曾有人住过四月之久一般。
就在大家都有些怀疑王道一所说的话的可信度的时候,负责清查藏经阁的小弟子在三层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见了一个唯一证明她存在过的印记,那是一行很小的刻字,就刻在窗柩底下,不仔细找根本就发现不了。
但那名已受过戒的小弟子在禀报时却对那行刻字的内容表现的有些难以启齿,他言辞的吞吞吐吐叫寺院住持和几大首座颇感奇怪,他们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当法明和法空等人来到藏经阁的三层顺着小弟子的指引看到那小小一行笔法端正遒劲的楷书刻字的时候,法明呆住了,法空也呆住了,所有人都呆住了。
只见那行隐蔽的刻字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刻字周围的油亮还代表着它应该是时常被人用指头反复抚摸的。
默然良久后,法明微微闭上了眼,双手合什轻轻念了句佛号:“阿弥陀佛……”
在那之后,寺中没有人再提起辩经大会那日的风波,也没有人再提起那个藏身少林四月有余的神秘女子,亦没有人再提起藏经阁某个窗柩下的那行隐蔽刻字,不过,也从没有人将它擦去。
王道一只顾快马加鞭的赶路,十几天后便抵达重阳宫。她的出现无疑使马钰、丘处机等人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她本想探望过龙儿及师兄师姐们之后便离开去继续寻黄蓉,却没想到另一件事情又找上了她。
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件事情的发生看似阻碍了王道一寻人的行程,实则却又歪打正着的促进了二人的相见。
第121章 应召北上
王道一于重阳宫正殿拜望各位师兄师姐,几人一边喝茶一边寒暄问候过后,她正打算回后山看龙儿去,却被掌教马钰又叫住了。
王道一见马钰面有犹豫之色,一旁的丘处机也是一副一言难尽的样子,她心下不解,便主动问道:“马师兄可是有事要我相帮?”
马钰过了半晌,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块卷着的布来,递给王道一。
王道一疑惑的接过来,展开一看,惊讶之余也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这是一道成吉思汗直接下给她的诏书!
只见那绢帛诏书写道:
“天厌中原骄华大极之性,朕局北野嗜欲莫生之情,反朴还淳,去奢从俭。每一衣一食,与牛竖马圉共弊同飨。视民如赤子,养士如兄弟,谋素和,恩素畜。练万众以身人之先,临百阵无念我之后,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非朕之行有德,盖金之政无恒,是以受天之佑,获承至尊。南连赵宋,北接回纥,东夏西夷,悉称臣佐。念我单于国千载百世之来,未之有也。
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犹惧有缺。且夫刳舟剡楫,将欲济江河也。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朕践祚已来,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
朕闻道一先生虽一介女子,然体真履规,博物洽闻,探颐穷理,道冲德著,怀古君子之儒风,抱真上人之雅操,久栖岩谷,藏身隐形。阐祖宗之遗化,坐致有道之士,云集仙径,莫可称数。自干戈而后,伏知先生犹隐山东旧境,朕心仰怀无已。
岂不闻渭水同车,茅芦三顾之事?奈何山川悬阔,有失躬迎之礼。朕但避位侧身,斋戒沐浴,选差近侍官刘仲禄,备轻骑素车,不远千里,谨邀王道长暂屈仙步,不以沙漠悠远为念,或以忧民当世之务,或以恤朕保身之术。朕亲侍仙座,钦惟先生将咳唾之余,但授一言,斯可矣。
今者,聊发朕之微意万一,明于诏章,诚望先生既著大道之端,要善无不应,亦岂违众生之愿哉?故兹诏示,惟宜知悉。”
嗯,写的还文绉绉的,真啰嗦,也不知成吉思汗是找哪个笔吏写的。
王道一审视着这封诏书,心里开始思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