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这是个躺在贸易网上来摄取暴利的国家。
贸易带来的巨额收入甚至占据了郑国王廷近七成的财政收入,为了方便贸易,郑国颁布了全天下最宽松的课税政策,以及保持最中立的外交策略。
于是九国的富人与贵族都偏爱将自己的资产储存在曲沃的币庄里进行流通。
它的都城曲沃也自然成了一个十足的烟花富贵地,一座富人的天堂。
这里的货币多如流沙,因此享乐营生也便空前繁荣了,曲沃素来被誉为天下富人的销金窟与安乐乡。
在曲沃,郦壬臣看不见一个穷人。
她心中惊讶极了,这竟然是一个国都的状态吗?
她们一路走一路看过来,一直走到接近城中心的地段,随后便很容易的找到了她们想找的那户规模宏大的人家范卓公邸。
不出郦壬臣所料,商人在郑国的地位比在其他国家都要高得多。而这个国家最富有的商人范卓公,果然是有资格将府邸建在郑王宫跟前的。
眼前这座范卓公邸,规制看起来甚至比郑国丞相的宅院都要气派。
郦壬臣打量片刻,确定这就是姜于在信中所写的人物,然后才走上台阶,从袖中摸出那封锦书,礼貌的递给门童,口中道:鄙人齐国稷下之士郦壬臣,特执拜帖,拜见范卓公。
却不料那门童根本不接那封锦书,斜睨她一眼,一副不爱搭理的样子。
郦壬臣顿时有点尴尬,这一出倒叫她见识了郑国的又一个特点。
在别的国家,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一定地位,首先要看他/她腰间有没有配大夫印,以及有没有佩士大夫剑,这都是地位的代表。
但是在郑国,以上这些大概都是不太重要的东西,郑国人首先只会看这人的穿着打扮,穿不穿绫罗绸缎,有没有宝玉璎珞悬在腰间,头饰是否精致,车架是否华美,若要主动上门拜访他人,那还要看来人有没有带什么珍奇的礼物。
显然,郦壬臣什么都没有。
她只能厚着脸皮又去说一遍:鄙人齐国稷下之士郦壬臣,奉齐国翁主于之命,特执拜帖,拜见范卓公。
那门童听见齐国翁主几个字,终于转头来瞧她了,将她和田姬分别打量一通,眼中露出鄙薄之色,似乎是很怀疑的样子,道:
既是齐国翁主的贵客,首次登门,却不曾备一份薄礼吗?
这个来时匆忙,竟疏忽了。郦壬臣强忍着尴尬,说道:而且我二人在郑国的边邑又糟了一场抢劫,实在始料未及,今日唐突拜访,还望海涵一二。
那门童见她谈吐不俗,颇有风度,想了想,道:那拜帖给我瞧瞧。
郦壬臣递过去,门童展开看了,只见这锦书是用上好的织锦缎做的,确是齐国王室的用料,边缘还绣了几只青鸟图案,绣工极为齐整,也确是齐国王室的图腾,门童这才信了几分。
你们先等着,待我进去通报一声。门童说完,把厚实的大门拉开一道缝,钻进门去,大门又重重的关上了,好像生怕她们溜进去。
只等了一小会儿,门又开了,那门童跑出来,喜上眉梢,口中道:贵客,快请进,奴家主人有请!说着还将两扇大门全部敞开来。
门童突然换了副脸,猛地这般热情,倒让郦壬臣不大适应,她与田姬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愕然。
郦壬臣喝田姬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去,穿过宽阔的大门和雅致的二进院门,眼前的风景不禁令郦壬臣咋舌,范卓公不愧为郑国首富,府邸建的酷似一座小王宫,亭台楼阁,花池假山,九曲回廊,一应俱全。
无论是在汉国还是在齐国,从来没有商人敢修建如此奢华铺张的庭院。
当她们走进正厅的时候,望见一个女人等在那里,这女人服饰雍容,脸盘圆润,看起来像三十多岁的样子,自成风韵,但其实已经四十多岁了。
她眼中好像时刻透着机敏,肩膀上披着一件黑色的毛披风,那厚实的皮毛质地叫郦壬臣看起来很眼熟。
第37章 范卓公
范卓公
郦壬臣认得出那是来自汉国的名贵狐裘, 她想起来姜于在那封亲笔锦书中提到过,姜于曾在范卓公这里买过不少新奇玩意儿,和范卓公也是多年好友, 那件准备送给她的银狐裘斗篷也是在范卓公这里买下的,本来想当作个惊喜送给郦壬臣,只不过郦壬臣没有收下。
而现在, 郦壬臣就站在这位范卓公府邸的前院里,面对着一个身披汉国狐裘的女人阴差阳错,一切竟有这样的巧合。
她猜想眼前这女人应该就是享誉天下的范卓公了。
郦壬臣在庭院外放慢了脚步, 因为现在的情形叫她一时不知道待会儿该如何与范卓公见礼。郑国自有国情在此,看看这座豪气的宅院就知道了,恐怕这位富商的礼仪规格要比士大夫还高呢, 万一失礼了可就不好了。
然而不等她踏上台阶,那女人便率先一步迎出来, 扬起一抹令人如沐春风的笑容,哎呀,是齐国来的稷下高士吗,快请进!说着还像好朋友似的去扶郦壬臣的肩。
两人并肩而行, 范卓公亲亲热热的把人带到厅中, 厅中早就摆好了一大桌案的山珍海味、瓜果饴糖、茶点澧酒,一副为她们接风洗尘的情状,像是早就在等着她们似的,其实距离范卓公知道郦壬臣要来也不过是片刻之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