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四和陈翰林的酒也抬回来了。
都是自家村里,也没什么讲究,男女混坐在一桌,调皮的小孩子另外开一桌。
秦老太被三叔公邀请在主桌坐下与槐树村和大刘村的村长坐在一起。
秦老二带着长子令羽挨个敬酒,对他们表示谢意。
“老哥啊,你们村有福啊!”大刘村的村长,抬头灌了一杯酒后,手勾着秦福林的脖子说道。
“九个童生啊,那相当于九个秀才老爷,九个大官人呐。”
槐树村村长也在一边搭话:“是啊,秦家村真的要发了。”
秦福林心中自豪不已,那不只是他们村的九个童生,还是他的侄子和侄孙,四舍五入就是他们家的。
“老姐姐也是有福的,以后就等着享福喽。”
槐树村的村长抬着酒杯敬了秦老太一杯说道。
秦老太回敬:“借老哥一句吉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他们团结一心,日子总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我老婆子也就等着享一把儿孙的福了。”
“那是自然,九个童生,九个秀才老爷,老姐姐的福气在后头咯。”
秦家村众人这推杯换盏喝得正高兴,被村外进来一个人的声音打断了。
“村长,县衙来收粮税了。”
秦福林喝得正高兴,酒精都已经有点上头了,闻言愣了一下,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再说什么时,就听见一阵驴车声。
紧接着两个衙役跳了下来,两个都是矮矮胖胖的,穿的衣裳不是很合身的差服,像极了年画上的胖娃娃。
“哎哟,差人大爷,粮税不是明天才收吗?怎么今儿就过来了?”
“你看我都没有准备。”
秦福林赶紧放下碗筷,迎了上去。
清河县这边收粮税,都是出生半个月之后才开始上交,而且要把缴纳的粮食搬到空地上,由衙役统一核算运走。
算算日子最早也要明天才过来收税的呀。
“秦村长,你们村有大喜事?”
衙役并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眼神粘在那桌子上的大肥肉上,再也扯不下来了。
“也没什么大喜事,只不过是我们家离家多年族人,如今归乡了请族人吃个饭,联络一下流失的感情而已。”
秦老二赶紧上前抬手作揖:“差爷,我们并不知道您是今日过来收粮税都没准备,您要是不介意的话,不妨坐下来吃个便饭吧,至于粮税等吃饭后再说也不迟。”
两个衙役早已馋得直咽口水,听了秦老二的话,假意推脱了两下便难为情地坐下来吃喝起来。
等他们知道秦家村出了九个童生后,心中一惊,赶紧在脑子里回想着到底有没有得罪过秦家村。
九个童生啊,是什么概念?
他们府衙师爷也不过是童生出身。
九个啊,就算他们再不济,也总有一个考上秀才吧?
总有一个当官的吧?
更何况他们听说他们最小童生才七岁!
想到这里,两个衙役的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了几分。
甚至对秦老太说话的语气中不自觉地带着敬畏。
对秦老二秦令羽这些童生更是恨不得对他们哈头弯腰,献上一颗真诚的心。
酒尽席散,两个衙役勾着秦福林的肩膀,大着舌头道:“秦村长啊,以前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请你多担待啊。”
秦福林惶恐:“差爷,你说的哪里话?”
两个衙役嘟囔了几句就离开了,也不知道在嘟囔什么。
第43章 福娃娃就是要有福
一场寒雨,正式迈进了寒冷的冬天。
秦老太和许秀英、石海棠窝在炕上,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逗着秦夭夭。
天气越发冷了起来了,秦老太和许秀英他们将前两天买好的布料和棉花都拿了出来,给家里的老小就做上几身衣裳。
三个多月的秦夭夭已经熟练了烙煎饼了。
她躺在烧得热乎乎的炕上,一会翻一个面一会又翻一个面,玩得不亦乐乎。
外头,秦老四声音响起:“娘,我去山上转一转啊。”
秦老太还没应声,秦夭夭啪的一声,翻了过来伸着手,对着秦老太开始咿咿呀呀起来。
秦老太赶紧放下缝到一半的衣裳,将孙女抱了起来。
“小乖宝,是不是饿了呀。”
许秀英赶紧放下手中的东西,将她抱过来。
三个月大的秦夭夭不像其他的小孩子一样,一天都恨不得叼着娘亲的粮袋子,她只有饿了或者拉了才会哼唧两声。
“呀呀!”秦夭夭手中指着窗外叫着,那着急的模样显然是想跟她爹出去玩。
秦老太好笑地轻拍了一下她的小屁股:“想跟你爹出去呀?”
“呀呀。”
噗呲。
许秀英看着闺女着急的样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乐妞儿,这是被关在家里闷坏了呀。”
石海棠也一边搭话:“可不是,乐妞儿可是最会避冬了,前两天刮点风,抱她出门她都不乐意呢。”
“咿呀咿呀。”秦夭夭抗议地叫了起来。
她可不懒,她不愿意出门,是因为……是因为……。
对了,是因为她要注意人身安全。
嗯对,一定是这样,她才不是三伯母说的懒呢。
“哎呦,奶奶乖宝还知道抗议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