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令平令安听说奶奶要包饺子,早就蹦起来了。
  石海棠和许秀英赶紧帮忙剁馅、和面,红羽过来厚着脸皮子要了几片叶子去喂牛去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红羽原本警惕的心已经渐渐放开来了。
  不再是沉闷寡言,只知道守着乐妞儿的小子了。
  他甚至比令文还活泼了。
  秦令羽他们明天就要返回学院了,这会正在收拾行李。
  秦老三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准备等过几天家里的活彻底忙完了,与媳妇将之前的小生意拿起来。
  这会儿正在后院找木头敲敲打打呢。
  秦老二和秦成安也在一旁打下手。
  这秦家人这会正忙着热闹,村长就在此刻上门。
  “来得正巧了,马上就能吃饺子了。”秦老太照顾着村长坐下。
  村长坐下喝了一口茶说道:“春兰姐,我此刻前来是有一件事与你家老二商量,老二不在家吗?”
  “在在在,后院呢?”秦老太一边应道,一边吩咐小七去把老二叫出来。
  “村长叔,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村长沉默了一会,便开口道:“是这样的,我这几天与三叔公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读书才有出路,所以想在村里弄个学堂,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识得一两个字,这样以后出去就不会吃了文盲的亏,可村里还缺一个先生,所以想同你商量,能不能由你担任先生教孩子们识字。”
  “至于束脩由村里统一出,一个月一两银子,外加一袋大米,你看如何?”
  秦老二自然是满心应下来,他原本就想出去找一份活计的,现在家门口就有活计,还能就近照顾家里人,他自然不会拒绝。
  秦老太也是心里高兴,眼看现在家里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很快,饺子就煮好了,村长抵不过秦老太一家的热情,被强制地留下来吃了一顿热腾腾的饺子。
  第二天一大早,一个他们就出发上学去了。
  这时秦老三夫妇也跟着一块进城了,他们要去县城里看一下一下,现在哪种点心卖得最火热。
  而秦家村的学堂也正式开始建立起来了。
  学堂就设在村东头,一户姓庞的人家中。
  这户庞姓人家原本也是村里大户人家,不过几年前外出的时候遭遇山匪一家人全部死在山匪的刀下,因此,这座房子就空了下来,由村里统一管理。
  村里的人一听说要办学堂,还是秦老二亲自教授,瞬间就炸开了锅,纷纷赶来帮忙。
  那秦老二是谁?可是个童生啊,还是村里知根知底的人,由他还给孩子们授教知识,他们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这边打水擦洗窗户,那边拿个竹竿清扫上面的蜘蛛网。
  村里的老少爷们纷纷拿着柴刀上山砍木头,将房屋里横梁门框,全部加固了个遍。
  三叔公更是直接提了幅对联挂在门上。
  大任从劳苦得来,愿诸君皆以天下为己任;
  酬志在居恒造就,效曩哲勿忘性内之良知。
  很快,学堂就已经就全部打扫干净了,紧接着就是,确定入学的名单了。
  因为是刚开始办学堂,所以经过村里人统一商量后决定就先招20个孩子入学。
  因为这一向和睦的秦家村,差点就打了起来。
  虽然现在家家都困难,可很难得有这个机会他们就算是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孩子们上学。
  因为他们吃了太多没有文化的苦了,所以也不想让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
  只要能识几个字,他们就不再是文盲,以后出去活计都能占着一个会识字的便宜。
  最后还是村长出面调和,只让八岁以上的孩童入学,之前那些不够年龄的就等年龄够了再去上学。
  这一阵鞭炮响,秦家村的学堂正式开学了。
  第111章 干旱来临
  这边的秦家人的生活已经全部步入了正轨。
  秦老四和陈翰林南下收皮子去了。
  秦老三和石海棠拿起了在边境的小生意,依旧走街串巷,卖着各种小零食。
  石海棠手很巧,她将一些普通的糕点捏成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一出摊总是能吸引我群孩童过来购买。
  所以每次推着满满一摊东西出去,回来的时候总是车总是空空的,每天都能有几百文收入
  有时候点心卖得快,他们还赶第二趟,一天还能有一两银子入账呢。
  许秀英将之前来掌柜给的一块绸缎在上面绣了几朵花给乐妞儿擦口水,在赶集的时候被来掌柜看到了,当即给了许秀英几块布,让她应该按照他的意思绣了几个图案。
  后来许秀英交货的时候,因为她绣鸳鸯的栩栩如生,竟被县里大户人家一抢而空
  因为他们的哄抢,使得一条绣着鸳鸯的帕子高达三两银子。
  莱掌柜当即与许秀英商量,让她专门帮人家绣嫁衣。
  许秀英看到在家现在也没什么事做了,当时就应了下来。
  于是莱掌柜出布料,许秀英出绣工,后面的红颜绣庄在这一刻出现雏形。
  于是乎,全家闲下来的人就只剩下了秦老太,带着家里的几个皮猴子没事就在村里溜达。
  秦夭夭看自家老娘这么辛苦,很自觉地断了母乳,改成努力干饭。
  她现在是,四肢着地爬得飞快了,这屋里屋外都是她的天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