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蜡烛对于有钱的人家来说可是刚需,卖蜡烛绝对赚钱。
  康熙感动,这么多儿子只有小十五最懂事。
  一开始还担心小十五太亲近他四哥,现在看来就算对他四哥有那么几分天然的好感,也是一母同胞的天然好感。
  胤禵从来不跟胤禛好,但康熙却很清楚若是他们兄弟二人有一个遇到大麻烦,另一个必然会帮其兜底。
  顾及着德妃,他们兄弟都不会到不死不休那一步。
  可对着其他兄弟就不一定了。
  这是康熙从来都不管胤禵跟胤禩几人同进同出的原因。
  德妃生的这几个儿子啊,除了胤禛太独,其他的都很好。
  康熙说道:“那朕就让人把这本书册给你九哥了。”
  胤祝点头:“给吧。”
  偷鸡不成蚀把米、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九阿哥垂头丧气的回府了,昨日看见他玩水枪的儿子正在哭闹,“我要小羊,嗝,我要小羊呲水。”
  董鄂氏看他心情不好,忙哄着孩子离开了,管他好不好的,懒得哄孩子一样哄这人。
  她都听说了,十五阿哥从江南带来一种很甜的叫做大白兔的奶糖,他们家九爷得了三个,自己全吃完。
  这可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她这个做人福晋的也不想他的糖吃,但是咱能不能不要这么丢人?
  本来因为爷们不长进,她在妯娌们中间就是最没脸的那个,现在这爷还是个吃独食的,要是什么山珍海味也就罢了。还只是十五爷带来的大白兔糖。
  这说出去也太好听了。
  九阿哥惋惜一阵,才发现家里安静得过分,正要叫人进来的,腾腾腾一阵脚步声,跟他长大的太监维恩跑了进来。
  “爷,爷,上谕到”
  小太监魏珠来传的皇上口谕,九阿哥好一阵没反应过来,维恩机灵地拉着魏珠叙旧,还塞给他一张银票。
  魏珠跟维恩是同一批的,维恩跟着九爷发达的时候,他还在御花园俢花枝呢,谁能想到人家还能有这一天呢。
  魏珠笑着拒绝了维恩给的钱,提醒九阿哥;“九爷,这差事还是十五爷指名给您的,因是用的十五爷给的书,万岁爷让您以后对十五爷好一点。”
  九阿哥:---
  “爷什么时候对自己弟弟不好了。”但是这一刻心里的感觉真的很复杂。
  前两天还听说十五把一个什么水泥的书拿出来交给皇阿玛,还建议让他四哥管着,他就说了很多亲兄弟自是亲的这种话。
  没想到人家十五这么敞亮,今天才得到的工艺奖励马上就拿了出来,又让他来管,这能说人家跟他不好?
  看看七哥,有了个暖水瓶的差事之后,皇阿玛都快给他拉出来一整套班子了。
  九阿哥想了想,对魏珠说道:“我有个琉璃自鸣钟,你给十五捎过去。”
  *
  “挺漂亮的。”胤祝看着桌子上的精美工艺品,忍不住赞叹说,“九哥真有钱啊。”
  康熙坐在旁边,手里端着茶,也感叹说:“是啊,这么好的东西,朕以前都没有从你这些哥哥手里见过。”
  胤祝:那咋样我也不能把这个给您啊,虽然这个东西放到现代就是几百块钱的玩意,可在此时却能值个几百两。
  “你那是什么眼神,朕还能抢你的东西?”康熙摇摇头,“传教士进贡的自鸣钟有很多。”
  胤祝有个问题:“皇阿玛,我们为什么不拆开这些自鸣钟研究一下做法。自己做自鸣钟,也就不这么珍贵了。”
  康熙:“你是个贝勒爷,不要过于关注机巧,它们是会容易消磨掉你的斗志的。再说咱们大清也不至于觊觎小小国家的一门手艺。”
  “皇阿玛,我跟您的看法正好相反。”先这么说观察一下老头的态度。
  康熙放下茶杯,很乐意听他说说的模样:“那你是个什么看法。”
  “机巧并不只是玩乐,传说中诸葛武侯做的木牛流马不是机巧?但这要是能流传下来,得方便我们多少事啊。再说现在的自鸣钟,报时多方便,这也是方便人的生活的好东西,还有您用的摇扇,都是我们人的智慧结晶啊。您说咱们学自鸣钟的制作就是觊觎别人手艺了?咱也没有逼他们给咱们造自鸣钟,就是学习一下而已,任何知识都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发展进步啊。儿臣听说咱们大清的红衣大炮您都让一个传教士监造,这不说明您在这方面也挺开明的吗?为什么在自鸣钟这点想不开?”
  康熙听完了哈哈大笑,十五说得蛮有道理的,这理所当然的学习态度像是一个皇子说出来的话,“你说的有道理。但是自鸣钟朕目前还是不能让你拆了学,你先把水枪这个差事完了吧。”
  胤祝:“好。只要资金充足,儿臣一点问题都没有。”
  西暖阁又飘出来一阵笑声。
  梁九功:要巴结好十五爷。
  李玉:以后我不会要专职跟十五爷做东西了吧。
  魏珠有些不安,感觉自己好像参与到皇子中间过早了。
  翌日早朝后,刚刚刷完牙的胤祝看到了一起过来找他的四哥和十三哥,然后四哥给他一叠银票让他放着用,十三哥给他两幅明人真迹字画和一个在太阳下会变色的墨玉扳指。
  胤祝:“干嘛给我这么多好东西啊?”
  十三笑道:“见面礼,给你东西还要什么理由?快收起来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