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李卫一听, 掰着手指头数了数, 一脸惊叹加羡慕:“这得娶多少媳妇啊?你爹这是真有钱,随便分一点给你应该就够了你这一辈子吃喝了。”
  谢无量默默点头, 觉得大哥说得很对, 他总算能放心一些二哥了。
  胤祝看着这两人脸上的表情,总不能告诉他们他爹的媳妇差不多有一百个了, 没多说:“你们怎么不在楼上等着我?”
  谢无量:“我们俩都是粗人,吃饭没有礼仪,大哥说不能给你丢脸。”
  胤祝抽了抽嘴角, 摸摸他的脑袋,谢无量一笑,特别乖巧。
  李卫想到刚才两狗打架, 笑道:“我就是不想浪费肉骨头,也没想到那两只狗能打起来, 不知道给你哥他们看去多少。”
  这才后知后觉刚才的行为可能又给这个二弟丢人了,不过也没关系,他很快就带着无量回南了。
  胤祝:“没事儿。我哥他们本就知道我在乡下长大的,对我和我的朋友都没有多高的要求。走,咱们上去。”
  三人上楼。
  雅间的门就是开着的,十三立刻迎出来:“十五,你再给我们郑重地介绍一下。”
  尤其是这位会狮子吼的,十三爷表示对他这个狮子吼很感兴趣。
  胤祝就说了,大家才知道原来李卫家是有几亩地的小地主,他有个还特别会种地的母亲,不过母亲能干了父亲就比较爱玩,李卫就从小跟他爹耳濡目染学了很多技能。
  招猫逗狗当搅屎棍都是小意思,以前镇里的混混都是他小弟。要不是李卫他爹死得早,李卫他娘都要把那个老头子摁尿盆了。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胤祝说的还是很委婉的,但也足够大家了解到李卫母亲对他们父子俩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后来李卫就和去城里赶考的胤祝凑巧在一个路途中的小镇子上认识了,再然后他也学习过一段时间,考了一次,县试没过就直接放弃。
  李卫没有系统,人家不想考就放弃了,不像胤祝,不想考还有个系统非要催着他当考霸。
  想起这点,胤祝还挺庆幸009受不了跟他解绑了的,要不然他现在就算回了皇宫,还是得三更起早读书准备考试。
  009那个龟毛,一定是不会允许他靠着身份作弊的,所以真不知道能考到几十岁。
  至于谢无量,祖籍山东,逃灾之前他爹就是个会口技的手艺人,谢无量从小跟他爹学不少口技,但也就狮子吼出师了。
  他爹是在逃灾前生病没的,当年山东水灾,谢无量和他娘在老家根本没有办法生存,于是和他娘逃在逃到苏州地区。
  主要是谢无量听说苏州富裕,但没想到的是乞丐花子在富裕的地方更难生存,他们一路吃树皮草根到了地方却连城门口都不能进。然后就在苏州城外的乡镇讨饭,某一日流落到吴县要饭要到胤祝家门口,吃了胤祝端出来的一盆米汤,二人自此成为好友。
  谢无量母亲在逃灾时没少吃苦,安顿下来之后也没活几年,前年去的,谢无量现在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
  而且可能因为逃灾的经历,谢无量有些轻视律法,胤祝时常怀疑没有他和李卫,他们家小谢一定会去啸聚山林。
  别说什么康乾盛世,那绿林起义冲进官府□□的事情可一点都不新鲜。胤祝在吴县的时候没少听说,有一年冬春之交一群人冲到了吴县,杀了两家无辜的平民百姓。
  只不过是因为在王朝鼎盛时期,有什么起义眨眼就被官兵剿灭罢了。
  因此胤祝以前就根本没想过让小谢去投军,虽然他们家小谢的武功很硬,但这时候上面没人想要从小兵熬出来九死一生都不一定能成。
  现在的商人还是过得挺滋润的,赚钱做个富家翁是最好的选择呢。所以他们三个商量做生意,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不过胤祝如今就能当自家两个兄弟的铁杆后台,倒是想在做生意之外,活动活动让小谢参加武举。
  至于李卫,虽然他天天自称两人的大哥,胤祝也是把他当弟弟看待,给他的安排就是先在京城衙门熟悉熟悉。
  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让他给四哥办事去。
  因此在对两个兄弟的介绍中,胤祝尤其突出了他们的优点。
  比如李卫,脑子灵活办事稳当。
  然后引起了一两道笑声。
  胤祝看过去,就抓到了微笑还在唇角的八阿哥和捂嘴的三贝勒。
  胤祝:“我家大哥是什么人,你们相处的时间长一些就知道了。”
  听见十五脱口而出大哥,几人都看了李卫一眼。
  李卫挺直后背,说道:“你们还别笑,秋天我就能赚来万两白银。”
  可别小看咱家祝儿。
  胤祝把他扒拉到一边,又说小谢。
  “武功高强心地单纯。”
  这一下,李卫也沉默了。
  量儿吧,他的确是很单纯。
  一根筋的单纯。
  不过他听明白了,祝儿跟他这几哥面前这么夸奖他们,可能是想让他这些哥给他们找活儿。
  毕竟祝儿的三哥四哥五哥八哥,看起来都很有官气的样子,说不定都是衙门里坐堂的人物呢。
  但是李卫不想麻烦人家,他在桌子底下招了招手,胤祝看见了,找个借口和李卫一起来到门外。
  李卫就说:“祝儿,看你在京城有家人照顾着我们也放心了,我还打算回去贩茶呢,你不知道广东向海外贩茶多赚钱,我还想挣这一注呢,你不用替我们向你兄长们说好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