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十三也是体会到了皇阿玛对他的冷淡了,从围场回来之后就是。他表面上不在意也装作不知道,深夜辗转难眠时想到曾经皇阿玛指点他习字习弓马,心里都煎得疼。
  四爷就说十三:“太子那边的事你以后少管一些,有问题直接来跟我说。”
  十三闷闷地嗯了声,“我只是觉得小时候,太子也算没少照顾我们。”
  虽然太子看起来高高在上的,但他们遇到的很多小问题都是太子帮着解决的。后来长大了,皇阿玛不喜欢看到所有儿子都翼附在太子之下,他和四哥跟着太子做事,却也不如小时候亲近了。
  这两年更是直接听皇阿玛吩咐。
  外人看来他们跟太子关系更近一些,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不像大哥、八哥一样与太子作对而已。
  戴铎笑了笑,“十三爷重情重义,这是好的。”
  三人吃完了饺子,又吃酒说了会儿话,外面的天就现了曙色,一夜不断的爆竹声也在这时稀疏起来,渐至消失。
  苏培盛轻盈地出现在门口:“爷,奴才们都等着给主子新年纳福呢。”
  戴铎起身:“我去睡觉了,四爷十三爷赶紧移驾吧。”
  苏培盛笑嘻嘻地先给戴铎拜了个新年,这才伺候着四爷走了。
  各府忙碌一通,又赶着在辰时之前进了宫,然后就看见新年元日的奉先殿拜祭废太子也在,而且他的脸色看起来比昨天晚上好了很多。
  一大早就来奉先殿布置的礼部大臣们都看不出来昨天的宫宴还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连昨天参与宫宴的宗室人员,都以为昨天皇上训斥十三阿哥只是一个小插曲。
  礼仪开始,胤祝作为刚回家的子孙,是磕头程序最多的那个。
  之后,康熙又让废太子单独给祖宗磕头。
  重视之意十分明显。
  胤祝起身后就站在不远,发现二哥跪下去再起来的时候脚步都是虚浮的,就伸手扶了一把。
  胤礽对他笑了笑,马上把手臂从他手里抬了起来。
  拜祭过后,康熙让儿子们一起用早膳。
  早膳就摆在乾清宫的配殿里,一家子在座,倒也显得其乐融融,正吃着饺子的时候,突然康熙说道:“不知道胤禔在府里怎么过的这个年。”
  众人都放下筷子,沉默了。
  康熙看向胤祝:“十五,一会儿你去御膳房拣一些饺子,去看看老大。”
  胤祝点点头:“好的。”
  接着毫不受影响的继续吃饺子。
  十四撇开眼,这没心没肺的。你都不想想这个差事好不好办,皇阿玛又是什么意思?
  胤祝现在就是懒得想,康熙说什么他信什么,反正有吃有喝就行了。
  胤祉说道:“皇阿玛,儿臣府里排了一出好看的戏,您什么时有空去儿子府上散淡一日?”
  康熙给了个时间:“明天下午吧,朕过去。”
  接着其他人纷纷向皇阿玛发出邀请。
  四爷说的就是他用水泥做的那个烫样已经干好了,皇阿玛是出去看还是他给拿进来。
  康熙就说初三去老四家。
  其他儿子的邀请,都没了下文。
  胤祝想了半天,自己也没什么好孝敬的,干脆不凑这个热闹。
  在哥哥们看来就是小十五不怎么孝顺的样子,你没出府呢,好歹给皇阿玛送个什么东西啊。
  对了,人家十五拿到的词条奖励几乎都给了皇阿玛。
  好像也不能说他不孝顺。
  【词条三十七,啃老族。
  啃老族,集合名词,指的是明明已经有独立养活自己的能力,却还依赖父母生活的年轻人群体。导致啃老族的出现有多重原因,首先是父母过于溺爱,中国式父母是全世界最喜欢干涉孩子选择的父母,因此孩子也容易养成过度依赖父母的习惯。其次是年轻人本身没有斗志和责任感。最后是社会压力大,年轻人大部分更愿意选择摆烂的咸鱼生活。这是值得反思的一个现象。】(1)
  康熙:这说的不就是他希望的儿子吗?可惜自己的儿子一个个都是不想老实盘着的龙。
  【做题要求,造句。完成奖励,雨衣三件。】
  胤祝看见答题纸出现,从昨天一直闷到现在的心情轻松了。
  他还有词条这个乐子呢。
  嘿嘿。啃老族。
  【在看到康熙总是训斥比较有能力的哥哥们之后,我决定当一个彻彻底底的啃老族,加入啃老族从先要二百两零花钱开始。】
  康熙眼前一黑。
  朕只是希望你们不要因为一个太子之位大打出手,并不是想养一群窝囊废儿子。
  不过他怎么又成康熙了?这个不孝子。
  但是等儿子一抹嘴走到跟前伸出手说:“皇阿玛,儿臣看大哥的时候想给他捎一些家用,给二百两银子。”
  康熙:---
  梁九功:十五爷,您还是蔫着吧。
  康熙对梁九功说道:“给他给他。”然后跟胤祝说:“只有一百两,买人参肉桂也用不了二百两银子。”
  一百两就一百两。
  胤祝揣着梁九功取出来的一百两银子跑了。
  十四看了看弟弟的背影,一推碗走过去学着他的样子伸出手,道:“皇阿玛,儿臣过个年也没多少钱了,给儿臣五百两吧。”
  康熙给了一个字:“滚!”
  十四:“您不能这么偏心啊,没有五百两给二百两也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