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又黑又低面相又凶的张柯,被看得低下头,只恐还没进场考试,先因为这长相被巡考官所不喜。
胤祝看着这人交上来的保单,只见顶头吴县张柯几个字,突然想起一个人来。
在他们吴县县学中,流传着一位学兄的传说,据说此人十二三就以小三元的优秀成绩摘下了当年的秀才桂冠。
但被学政大人见过之后就搁在了一边,当年拜了学政为座师的是第二名,紧跟着第二名便被荐入府学读书,小三元张柯却回头入了县学。
成了小三元的秀才后,张柯也没有机会得到县里的富商青睐,为了继续读书娶了县里东街张屠户的闺女,此后本来就凶的面相更显得凶了,白瞎了那份好成绩,各处拜师都拜不到。
考上秀才之后他又考了十来年,都没考上举人。
有人说他是因为外貌被耽误了,也有人说幼时惊才艳艳长大后平平无奇的人多的是,张柯这是江郎才尽了。
反正胤祝第二次参加府学考试的时候,听说这位学兄还在考。
然而虽然住在同一个县城,以前也没见过面,但胤祝对这人印象还不错,因为在吴县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凶秀才跟其他秀才那样,仗着功名包揽诉讼欺压乡民的事例。
婚后的凶秀才媳妇也在东街摆了个肉摊,猪肉新鲜价格还公道,李卫去吴县看他的时候,从东街过,经常顺手在他家肉摊买二斤肉。
这么一算,他和张柯算是神交已久吧。
因此他也被胤祝划入要特别关注的人里,教谕都说没指望考上的人,考到现在真给人家杀到了会试,绝对有真材实料啊。
有真材实料的人,就不能被外貌耽误。
胤祝把张柯的保单交还给身边的兵卒,一低头看到书桌上多了两个小抄,最上面这个,竟然跟刚才那张保单上,填写张柯本人身份信息的字迹很像。
“这是刚才那人交上来的?”胤祝拿着这张粘在衣服里衬上的小抄,转身问一边看守的兵卒。
兵卒点点头:“是他交的。”
胤祝皱眉,过一会儿到那个顾铭华的时候,问他:“刚才指责我不应该让考生主动上交考试要点那人,跟张柯关系怎么样?”
顾铭华一看这位宝贝勒向他开口就差点吓死,听到内容不是要故意为难他,特别积极:“他们的关系不太好,张柯说话难听,蒋进脾气也冲,两人在试馆同住半年就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呛呛。”
胤祝回想了下那蒋进保单上的字迹,笑了笑,把这份作弊小抄收起来。
顾铭华不知道蒋进和张柯发生了什么,但是宝贝勒没因为刚才的事记着他诶,太好了太好了,顺从地脱衣服让人查看,还主动把考篮里的大饼掰开,小米扬几下。
负责检查这人的两个兵卒莫名其妙,其他读书人严重的都好像他们物物必查是在侮辱良家妇人一般,怎么这人反而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好了吧?”顾铭华脸上的表情是热情友好的,看得两个兵卒更含糊,把他的那些炭啊什么的再次检查了一遍。
顾铭华:---
确定什么夹带都没有,兵卒摆摆手:“进去吧。”
胤祝把他的保单给他:“好好考。”
保单这方面胤祝不用看太认真,后面他们进了龙门分号房的时候,还会有一道检查。
“下一个。”
喊声落下,走上前一个年逾五十,胡子里已经掺杂了白丝的儒雅文人。
胤祝一看保单,揉了揉眼睛。
明晃晃的戴名世三个字让他抬头,看向从容等待兵卒查验的这位。
察觉到胤祝的视线,他看了过来,微微点头。
这就是文坛大佬的风度啊。
说实话,几万应考者里面都不一定出一个这样的人。
正月间胤祝就被皇阿玛要求查过戴名世等几位在花灯节上斗灯的人,只能说都是文采风流之人,做官不一定合适,文人圈却不能没有他们镇山。
难道戴名世在考试的时候得罪了什么人,才被人找出他《南山集》中不合适的地方通到了皇阿玛那里?
不管怎么样捅出来他的《南山集》那些可有可无的问题,胤祝决定会试完了去书店找找有没有这本书,然后带回去先给皇阿玛看看。
戴名世觉得这位巡考官跟认识一样,看他的眼神特别复杂,听说这位是在江南长大的,以前也参加过科举考试。
难道在他不知道的什么时候见过面?
戴名世提上自己的考篮,拿着保单走进去。
“大人,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求求大人了。”
带着几分歇斯底里的声音从贡院门内传来,吸引了外间人的注意,胤祝起身,走过去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一名隶属九门提督的兵卒小跑到跟前回道:“此人容貌和保单上的容貌不符,被正在检查的房考官斥退了。”
胤祝走过去,阻止那些正把人往外拉的兵卒,“怎么不符啦?我刚才看了,他没问题啊。”
被斥退的这个人正是胤祝认识的那老乡张柯。
张柯像是突然看到了救命的希望,一下子扑倒胤祝面前跪下来,“大人明鉴,学生正是吴县张柯,学生左面颊上的这个黑点,是之前起了个痘没有在意,不想后来它就成了黑点,绝不是黑痣啊。”
胤祝看看保单,再看看这位本就面皮黝黑的兄弟,无语:“谁看这么细致啊?身高量了没,体态啊脚长啊臂长都符合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