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多谢宝爷提醒,下官尽量赶得快一些就是。”李绂心里还暖了一下,宝爷看似随意,其实对他们这些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啊。
  胤祝摇摇头:“你又不是宋太宗赵光义,小心点了,一切以安全为要,反正没点名,迟到一会会没什么的,别赶车太快摔了自己。”
  李绂:?宋太宗!
  为什么说他不是宋太宗?
  难道宝爷觉得他特别有野心?还是暗指他跟他哥其实只是假的和睦?不然李绂实在想不出别的可能。
  胤祝说道:‘“我打算组一个接送大家上下值的车队,日卡二十文,月卡五百文,包接包送,充的时间越长越划算。”
  这时前面又有车来了,他们再不走得堵车,胤祝便匆忙说道:“你回去跟去园子不方便的同僚说一下,等我回去跟你们细说。”
  说着,马车缓缓地走开了。
  李绂还在想赵光义的问题,这些天也是没少听到关于宝爷的传说,一个字刺。
  听某位翰林院同僚说,上面的大人们都说宝郡王其实就是个刺猬蛋,摸不得碰不得,惹不起。
  连京城那些在家里无法无天的八旗子弟,听到这位的称号或十五这样的数字,都能变色。
  李绂是今科才考上来的,对胤祝的第一印象就是从贡院入场开始的,觉得他虽然行事不拘一节了点,但对人是真真的不错。
  不过现在李绂有点体会到了十五爷的棘手之处,宋太宗赵光义,他最有名的不就是弑兄篡位吗?
  李绂越想越是这么回事,“嗯啊嗯啊”,前面拉车的驴子让他回神,不再想早已经作古的赵光义赵匡胤兄弟俩。
  但是他得找机会跟宝爷解释一下,他跟大哥是真的感情好,也不知这好好的,宝爷怎么就认为他跟赵光义能扯上联系了。
  李绂觉得,在这么复杂的朝堂局势面前,他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
  怎么低调呢?
  就是降低那位爷对他的兴趣。
  赵光义,赵光义不就是弑兄假仁假义吗?
  而且回想刚才,宝爷那语气中充满了揶揄,难道是听到了什么小人的编排在嘲笑他?
  李绂不是这么喜欢揣摩别人的,但这个问题实在是想不明白,却忍不住又想起来。到畅春园的一路上脑子里转的都是赵光义和他之间的相似之处。
  虽然不想让那宝爷对他有过多的兴趣,以至于迫不得已地被带进更深更急的漩涡,但李绂更不想留下一个赵光义有什么相似之处的印象。
  所以这个事儿,得解释。
  他跟他哥的关系是真的好。
  *
  早晨的阳光一圈一圈地落在崇文门内的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大门上的黑漆雕梁上。
  胤祝跳下车,看到横挂在门上的超长匾额,有点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称这里为提督衙门,也有人称之为步军统领衙门了。
  这全称太长了。虽然名字有点长,但这个地方是做什么的,只看名字就知道了。
  此时才刚过辰时,部衙内的长官都还没有来,门口也冷冷清清的,偶尔才能看见几个拿着刀枪的兵卒走进去然后又有几个走出来。
  刀枪就是顶端能够来回更换刺刀和戳刺尖头的那种。
  跟戏曲里武生耍的那种刀差不离,这些看起来更明亮坚硬罢了。
  门口站着两个兵,也是手握刀枪的。
  胤祝还没有走过去呢,门前的两个人就开始驱赶:“干什么的?没看见这是什么地方啊。”
  这凶神恶煞的态度再映着上面的巡捕二字,一下子就让胤祝想到电视剧里的旧社会巡捕房了。
  现在可是康熙年间啊,一切都还是有生机并且有可能朝着欣欣向荣方向发展的时候,竟然能给人这么种感觉,胤祝是越看这俩家伙越不顺眼。
  “什么地方?管理京城治安的步军统领衙门呗?今天我来上任你都这么凶狠,平日老百姓丢个东西想找你们帮忙还不得先被你们打一顿?”
  看门的这俩人还是那副死样子,凶狠道:“我们只管抓闹事的,丢东西找我们帮忙?全城的老百姓都丢东西,我们还干不干正经差事了。”
  嘿呦。
  故意抬杠?
  这是知道他今天来,弄的下马威啊?
  要说他今天来上任提督衙门一点风声都没有,绝对不可能的。
  胤祝冷笑道:“要是全城的老百姓都丢东西,这个提督九门的步军统领衙门直接解散好了。”
  “你走不走,再不走我们的手里的刀可不长眼?”一人冷哼,另一人一脸鄙视的小人嘴脸,“真把你自己当盘菜了,还解散提督衙门,你能耐不小啊。”
  胤祝不慌不忙地两边怼,先说左边那个:“那你朝我身上戳一个试试?抓捕盗贼维护城内治安,本来就是步军衙门的职责,你们不管事还挺理所当然的。”
  再说右边那个:“我能耐不算大,但让你挨顿板子的能耐还是有的。”
  左右两人对视一眼,握在手里的刀就已经做出了攻击的姿势。
  胤祝彻底气笑了,抬手拦住要把这两人摁趴下的谢无量和伊尔敦,慢慢地在手里掏了掏,将右翼总兵的大印拿出来怼到他们俩面前。
  “看清楚了没有?”
  也不知是胤祝表现得太好说话了,还是这两人奉的命令太硬,看完了仍旧说道:“总兵大人提督大人都没到,就算你有大印,也不能让你进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