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胤祝问年羹尧:“你的内阁学士之职任满之后,会去哪里啊?”
  他一直记得年羹尧是四哥的奴才啊,为什么到现在都依然没有这家伙和四哥有关系的半点痕迹?
  年羹尧隶属镶白旗,胤祝趁着看族谱的时候特地查过,他们这一个佐领是在延寿贝勒名下,跟四哥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不过现在哥哥们的爵位都是才刚封的,还没有行过正式的册封礼,四哥提升为亲王,应该增加下领佐领数量。
  八成年羹尧也快成四哥名下的人了吧。
  希望不会因为他的出现有什么偏差,年羹尧还是很能打的,四哥需要他。
  年羹尧被十五爷关心的眼神瞧得没底,不知道这位爷是不是想给他的升迁之路捣乱,有心不说吧,这位回去能向皇上亲自询问。
  别皇上本来没有在意他的,被十五爷这么一问又重新考量起来,于是尽量说得云淡风轻:“奴才其实刚加了礼部侍郎衔,后日就要随使团出使高丽,向他们宣谕复立太子的旨意。”
  胤祝:出国宣旨!公费旅游还加免费保镖啊。
  这时候的高丽是不是在李氏王朝的统治之下?话说他也想去看看呢。
  “皇阿玛没有特别交代你的?”
  年羹尧心里一咯噔,他就说这位爷得有事,唇角平直的扯着:“这倒没有,十五爷是不是想要一些高丽国特产?”
  胤祝摆摆手:“不用什么特产。我只是对他们国家的山川地图有些感兴趣,年大人如果有机会的话,给我找一些过来。”
  地图,你还一些?
  十五爷你想干什么?
  其实现在的大清对周边藩属国的政策,是延续了明朝太祖所定的“不征之国”政策的,只要他们不挑衅,便不会主动向他们发兵。
  当年隋炀帝为什么那么快就灭亡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想要攻打高句丽,集结了大量兵力物力,却三征三败,把整个隋朝拖得民不聊生。
  所以别看周边这些国家小,但跟小苍蝇似的,很难打下来,而且打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回报。
  再说了那么一个小地方,还没有大清疆域内的一个省份大,十五爷要是有意建立军功,也不该往那边看啊。
  年羹尧说道:“奴才尽量给您带过来。但十五爷,这件事是不是要先秉明皇上?”
  胤祝见他这么干脆,还把昨天从三哥那里要的胖大海掏出来一颗给他,“我跟皇阿玛说就成了,这是胖大海糖豆,嗓子不舒服的时候含一颗,比薄荷糖管用。”
  年羹尧看着手心里小小一块圆片糖,表面包裹着银色的皱巴巴纸张似的东西倒是新奇,知道这是好东西,“多谢十五爷赏赐。”
  胤祝:“我就是关心你,中年人都爱吸烟,这对嗓子可不好。”
  中年人年羹尧:---
  “李大人,你是不是有话跟我说啊?”胤祝脚步缓了缓,就和李绂并行了。
  李绂都不打算说了的,谁想到他又问了起来,想了想道:“臣也没什么事,都是一些家常的闲话。”
  胤祝说道:“那你就说说呗,我还是挺好奇各位大人的家常事的。”
  李绂:果然如此。
  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是说清楚的好,于是李绂接下来就说他和兄长关系很好,他还给兄长家的三个儿子都安排了周全的未来发展诸如此类的话。
  胤祝虽然有点疑惑干什么跟他说这个,想了想还是赞道:“李大人家果然是兄友弟恭的典范。”
  李绂明显松口气,要的就是这句话。
  胤祝走着走着,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那天他碰见李绂的时候,是不是跟他提过一句赵光义,赵光义不仅是高粱河车神,他还高度疑似杀兄篡位。这是不是引起李绂的误会了?
  所以他才这么绕着弯解释这么多,就是想说他跟赵光义不是一类人?
  李绂绕弯绕得都快累死了,因为赵光义兄弟涉及的是皇家争斗,在本朝这么敏感的时刻,他也不敢明说啊。
  就是多说几句“兄友弟恭”,还被年羹尧张廷玉一个一个递眼神呢。
  胤祝咳了咳,为了安他的心打算说清楚:“李大人,你找到了车夫没有?”
  李绂:“家中兄长昨日才送来几名仆人。”
  胤祝:不用总说你们家兄弟关系好跟赵光义他们不一样了。
  “是吗,你家的驴车怎么样?有没有赵光义当年在高粱河奔逃的时候,所驾的那辆驴车跑得快?不过就算你家的驴速度可以,恐怕车夫的技术赶不上赵光义,听说赵光义当年驾着驴车一夜奔袭八百里,那驴车丝滑的都能漂移起来,从此斩获史上最强车神称号,你家的车夫肯定是比不上。所以你要提醒你家车夫,还是不要把车赶太快的好。”
  胤祝说完,三个人都傻眼了。
  尤其是李绂,兜头一盆醍醐,那日宝郡王说他不是宋太宗,原来是在调侃他的驾车技术不如赵光义?
  那这样的话,跟这位一比,他还真是想的太多了。
  张廷玉的面无表情有些皲裂,什么车神,宝郡王调侃人实在正中眉心,赵光义如果能听见这些话会不会气活过来?
  胤祝笑道:“今天算是给三位大人科普一个历史词汇,高粱河车神赵光义,嘿嘿,因高粱河一夜逃脱几万大军追击的驴车漂移技术,而被封为史上第一车神,赵光义实至名归。今天就和你们聊到这里了,有空了我专门去翰林院班房找你们玩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