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众人沉默不语。
  康熙接着道:“最后是崇祯帝,胤祝说得对,他的自挂煤山虽然没起到什么作用,但他直到最后记着的还是他的百姓,在朕看来,这不仅是为君者必要的,也是尔等为人臣为百姓父母者需要挂在心上的。”
  众人:“臣(儿臣)谨记万岁爷教诲。”
  康熙说道:“倘若咱们大清也有走向覆灭的那一天,朕希望彼时的君主至少能有明崇祯帝这份记着天下百姓的心。”
  呼啦啦又跪了一地,纷纷说着“臣惶恐臣万死”。
  在这些声音中胤祝的声音显得非常清晰:“皇阿玛,儿臣要把这个录音笔好好保存,一二百年以后保证它还能用,说不定真可以派上大用场。”
  不管以后会不会有慈禧,录音笔都要当做他家的传家宝一辈辈往下传,每个皇帝即位的时候都得听听他皇阿玛的这段话。
  都得遵祖训,把百姓和国土放在皇室之前。
  听到十五爷的这话,众人更加惊恐,却见万岁爷根本没有特别生气,只是无奈地点了点头。
  难道十五爷知道大清国运吗?
  一二百年?
  难道一二百年,就---
  也没什么不可能的,以前哪个朝代有超过三百年的?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当事情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会忍不住觉得一二百年怎么就那么短那么短呢。
  即使是李光地等汉大臣,心里也是向着朝廷的,都觉得十五爷说的一二百年特别刺耳。
  那么,十五爷既然有词条预知未来,能不能帮大清避免一二百年之后的灭国之祸。
  康熙的声音打断了这些人不安的猜想,“都退下吧,为官办事常思天下百姓,大清或许还能多延个一二百年的寿命。”
  众人不敢啧声。
  当天,康熙给明朝崇祯帝加尊号的旨意就以皇榜的形式发布天下,然后便是给十五收拾烂摊子,单独叫了老八说话:“老八啊,你十五弟对你们一向是无保留的,今日啊,这个大比兜,咱们都知道他是为了拿到词条奖励。”
  八阿哥恭敬道:“皇阿玛,儿臣知道,儿臣不会因此而与十五结怨。”
  康熙点点头:“如此便好。”说着让人给他拿了一瓶活血化瘀药。
  八阿哥谢恩离开,康熙叹息一声,老八啊老八,希望你说的是真心话。
  但是第二天早朝时康熙发现,老八根本就没有用他赏赐的药酒,一晚上过去,八阿哥下巴上有一点铜币大小的淤青。
  康熙狠狠地皱了下眉,老八这是不相信他的药呢,还是不想十五太好过?
  不过康熙并没有再就此事追问,说完正事,又提起给崇祯帝上尊号的事,朝臣议论之后,觉得摸不着皇上此举的真正目的。
  皇上圣旨都下了,群臣也不能反对,接下来康熙点了四个臣子的名,文武满汉臣子各二人,让他们准备一下去给崇祯帝举行祭礼。
  结果在皇上的关心之下,这个祭礼场面就搞得非常浩大。
  普通老百姓看见这么一场祭礼,都觉得当今皇帝为人很好,还想着给一个明朝的末代皇帝正名,还在祭文中说会将天下百姓视为一体。
  于是老百姓们都觉得他们是真的遇到了难得的圣主。
  满人中,老牌的勋贵就不那么满意了。
  皇上是不是忘了当初靠着谁他们才能进入紫禁城的?
  在朝廷提拔汉臣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把一个明朝末帝捧那么高,天下百姓一体,是不是要让汉人骑到他们头上去啊?
  不过这么嚷嚷的也只是那些放不下祖辈荣光,觉得他们应该优越于其他人的勋贵,在茶馆里嚷嚷了一两天还总是被九门提督右总兵胤祝给逮到之后,这些人就什么也不敢说了。
  毕竟老牌的勋贵中,到现在还能有出息子孙并且依然保留着原有爵位的只有那么几家。
  再一个,十五爷不好惹,如今是满京城都知道。
  前两天,八爷被他打了一个大比兜,一声都没吭。
  什么是大比兜?
  想知道找十五爷去,他会让你知道的。
  还有十四爷,据说八爷被打大比兜的事是因为十四爷而起,十五爷说他亲哥不信任他,在皇上跟前都给了八爷一个大比兜出气了,第二天他还在中午的时候跑到皇宫,跟德妃娘娘告了十四爷一状。
  咱不知道德妃有没有亲自动手,反正十四爷是走着进去躺着出来的。
  有前面的例子在,说皇上闲话的时候总能有个十五爷突然冒出来,谁还敢接着说?
  不过他们也很好奇,十五爷这人是不是属顺风耳的?
  “哎呦,轻点。”十四躺在床上,左边额头上盯着一个红彤彤的大包,但因为动作太大,又牵连到两天前在额娘那里被砸到的脚,疼得他一阵龇牙咧嘴,“额娘的心现在是偏到没边儿,十五轻轻一哭诉,叫我过去就打。”
  十四福晋坐在旁边,“额娘不是没打爷吗?”
  脚伤额头伤,都是他撸袖子要去教训告状的十五爷,自己给摔的。
  十四指着自己的耳朵:“爷这耳朵垂到现在都没辣辣的疼,这就是额娘动的手。”
  太医沉默的轻手轻脚的包扎好伤口,又给这位爷脚上的伤换了药,起身站到一边。
  十四福晋问道:“赵太医,我们家爷这伤什么时候能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