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胤祝抽了抽嘴角,009如果还在,看到这一幕肯定能气炸。
  “不是啊,我当年学问不够,刘知县还跟我说我做的诗像是打油诗呢。”
  刘棠远有点天旋地转的感觉,强撑着没倒,“微臣,不敢嘲笑十五爷。”
  康熙说道:“无妨,十五自小没有经受过大儒的教导,况又在诗词一道缺了些天分,打油诗还是抬举他了。”
  刘棠远无声呐喊:微臣不敢啊。
  康熙又问:“他当年做的打油诗,尔可还记得?”
  在门口的时候看见这位爷只觉得熟悉,和当年那个小学子尹祝的脸联系不上,但是那首打油诗真的是印象深刻,刚才在路上还清晰的回忆了起来呢,对于刘棠远来说,因为他那首诗自己这满肚子学问里像是多了一颗老鼠屎似的。
  现在他只要一看诗,这颗老鼠屎就在浮浮沉沉。
  那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真的能在万岁爷跟前说吗?会不会被万岁爷,和十五爷一起给他记一笔?
  胤祝说道:“皇阿玛,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刘大人连儿臣的脸都记不起来,更不要说小小一首诗了。”
  主要是他自己都忘了呢,就不信刘棠远还记得,感觉给人解围了一下的自己非常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风度。
  刘棠远吓一跳,什么忘了,刚才都忘了您的长相了,现在还把您第一次参试的诗忘了,这像样吗?如此一来连因十五爷那首诗太烂带来的担心都忘了,说道:“微臣恍惚记得,是这么四句:为何会下雨,苍云胆结石。这水有养分,农人笑哈哈。”
  康熙先是一个愣怔,随即控制不住地哈哈大笑,笑完了,又想揍娃。
  他虽是把自己儿子曾经参加过县府院三试的案卷都调了出来,最初参加考试的那两科因为相隔久远,竟然是没有找到。
  要是早看见胤祝第一年参加童子试的案卷,康熙就会对他儿子不擅长诗词有了一个更准确的认识。
  也不会还想着让这孩子跟大儒熏陶熏陶性情了。
  立在两边的奴才们,更是一个个忍着抽抽的嘴角差点把脸都抽变形。
  康熙咳了咳,说道:“你们不知道,宝郡王这首诗还含有大自然中早就蕴含不变的规律。譬如这苍云胆结石,说的就是下雨形成的条件,云层中需要有微尘颗粒,才能最后凝结为水滴。不过后面一句似有不通,天上落下来的雨滴不带有养分,只能缓解土地干旱,要想农人笑哈哈,还需粪当家。”
  后面的两个人都忍不住抬头,想要看一看如此随后的皇上、圣人,到底是如何的,竟然能这般关心农民生计。
  刘棠远:“微臣竟不知十五爷小小年纪时做的诗,竟含有这般大道理,不愧是万岁爷的儿子。”
  万岁爷真会解诗啊。
  底下人对十五的夸赞,康熙从来都是照单全收,微笑点头:“跟他那些自小有大儒们教导的哥哥们差远了。”
  刘棠远:!
  万岁爷竟然是这样的万岁爷,太护短了吧。
  胤祝也没想到自己当年做的那首诗完整形态是这样的,还好皇阿玛给他解释的这么好。胤祝只好听他们就着自己闲聊了很多才说起正事,原来刘棠远带来的这两个都是造船工匠,一个有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一个是有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
  还都是大厂员工,看手上的老茧,应该都是很有能力的人。
  康熙的问题也很重要,询问他们在苏州府开辟造船厂和海外集散市场的最佳选址。
  这俩人见到当今圣上,都是很激动的,更没想到万岁爷会问他们这么重要的问题,一开始发表意见的时候还有些紧张,说着说着就把家底全给掏了出来。
  还当场画起了图纸。
  胤祝打了个哈欠,一说正事就没意思,皇阿玛太随和,刘棠远都不像是一开始那么害怕了。起身出门,见外面还有两拨人候着,胤祝去找了找,却发现没有以前的老熟人可以让他吓,便无趣地转身去逛李家的园子。
  第197章 说小话
  天儿不知道什么时候阴了下来, 浓重的乌云在天光的反射下有点青色的感觉,在这种即将下雨的天气下,李家的园子竟别有一番特色。
  应是特地培育的几珠山茶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看得胤祝想摘一朵, 别人看花都能欣赏出花的姿态来,胤祝看见那些簇簇拥拥的花就只有一个想法,摘下来拿回家。
  一时想着初春盛开的山茶花特别珍贵不舍得摘,一时想着这山茶花说不定是李煦打着他爹的名义跟江南的花农白要的,还是觉得摘下来给爹放在屋里欣赏比较好。
  一番思想争斗, 胤祝走了过去,没过多久, 有个李家的下人经过,看见山茶树上最好的两朵不见了, 显得整个顶都秃秃的, 差点尖叫起来。
  “不好了,彭管事, 那株月光纱开的花被人摘了。”去报信的这人, 一脚进门就看见彭管事面前站了有五六个人,彭管事的脸色非常凝重。
  正不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又一个人急匆匆跑过来,“彭管事,莲花池的锦鲤, 被抓了,十五爷亲手抓的。”
  李府的下人们:---
  然后李家的二公子来了,呵斥这些大惊小怪的下人, 吩咐彭管事道:“派两个人跟着,不管十五爷稀罕什么, 都给他抓了摘了好生送去。”
  回去的路上碰见刚从八阿哥那里回来的大哥,兄弟二人并肩走在五步一景的小花园内,李鼐见四周无人,不由得说道:“这十五爷到底是圣上的儿子,怎么如此一番穷酸气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