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温知满恍然大悟:“怪不得。”
  季随低头捏着温知满的手,对方手指柔软地仿佛没有骨头一般,他虚虚地握着不敢用力,只意味不明地摩挲着。
  温知满又道:“那程连云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他记得当时季随说是打断了程连云的两只手。
  对于一个用笔吃饭的文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惩罚,但在本朝制度下,作为官员病了伤了,都有上面下来的抚恤,并不会像普通人那样难捱。
  季随神色冷了下来,不喜和温知满谈程连云的事情,他对程连云此人没有好脸色,只道:“不知道。”
  温知满瞥了他一眼,并未察觉端倪。
  不曾想他此时波澜不惊,等真正熄了灯之后,便开始折磨温知满,凭借他博览群书的本事,轻而易举地便能让温知满崩溃。
  -
  眨眼到了临走那日,温知满磨蹭了一天,跟着长风上了马车。
  温知满心中感慨,竟是有些舍不得盛京里的人。
  在车夫即将抖动缰绳的时候,温知满屈指敲了敲车窗,他莞尔喊人:“季随,过来。”
  此时马车停在老宅门外,周围虽然说人不多,但也是人多眼杂。
  季随不知道温知满要做什么,恪尽职守的装作听从主子命令的小厮,垂着视线上前。
  “再近一些。”
  少年托着腮从车窗看他,声音清亮。
  季随进一步,再进一步。
  耳朵上忽地有只手捏住了他的耳垂,轻轻拉了一下,季随身材修长,顺着这力道俯了下身。
  “哑巴。”
  “知道我要走,还不多于我说些话。”
  温知满轻声抱怨,对此有很大怨念,他继续小声说:“昨晚开始就不说话了,今天临走前还打算与我说句话?”
  季随嘴张了一下,面前的人勾起朱唇,眯着眼勾起他的下巴,流里流气道:“你现在可是我的人了,我此番去金陵,你不要在盛京拈花惹草。”
  这句话,怎么也该季随对他说。
  季随喉结滚动,低沉地应了一声,正欲嘱咐什么,车厢里的少年蓦地收回了手,矜持地坐回位置上。
  温知满声音中带着笑意,扬声道:“启程!”
  呸,该说话的时候不说,此时想说了,就不让你说!
  憋死你!
  长风不动如山地坐在旁边,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
  温知满出了城门,还没走出几里地,因雪融化后的路格外泥泞,车辕被卡在了沟缝里。
  于是他们就近找了家客栈,先住了下来,让人把马车从泥沟里拖出再离开。
  不料忽地听见几里外的皇城敲起了绵延不绝的丧钟,温知满怔了怔,意识到是皇上驾崩了。
  早在之前就听说皇上身子不好,宫里时常有太医在宫殿里守候着,没想到还是没有熬过这个冬天。
  他没多想,让人收拾好马车之后就躬身钻了进去,让人启程往金陵赶。
  长风跟着温知满一同坐在车厢内,忽然马车急急地停了下来。
  温知满打着瞌睡的眼睛迷迷瞪瞪睁开,长风还没撩开帘子,外面就先有一只银/枪戳了进来。
  笃得一声闷响,温知满瞬间清醒,手中握着暗格里的匕首。
  外面的人一把撩开帘子,温知满抬眼一瞅,瞬间放下了手中的匕首,老实了。
  只见外面站着的是乌泱泱的军队,哪是什么劫匪。
  人多势众,干不过啊。
  有个将领打扮的人骑马走来,周围的士兵瞬间让开了地方,那人走至马车外,声音趾高气扬道:“里面坐着的人可是留宣侯世子?”
  长风见对方来势汹汹,脸色煞白,见侯府跟随过来的人已经被对方的人扣押住了,他抖着手就要出去回话。
  温知满把他拉了回去,没有让人轻举妄动,警惕地盯着对方的动作。
  武志德一抖手腕,手中的画卷铺展开。
  他对着温知满的脸瞅了瞅,挥手让人把温知满扣下:“带走!”
  温知满被人绑住了手腕,长风胡乱挣扎着想要靠近,他低声道:“先看看情况。”
  这军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来路是从南边过来的,温知满就这么被人捉上了板车。
  板车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板子,前面有一个骡子管拉着,一般用于运输军队辎重,他前后左右都有人看着,根本逃不了。
  而进军的方向,正是温知满来时的路。
  第57章 威胁
  板车上四面通风,不如马车里来的舒服,温知满坐在上面,吹了一整夜的寒风,脸上泛着青白。
  这些人把他绑了之后便一直在火速赶路,任由温知满怎么打听,这些看守他的卫兵也一声不吭。
  有大批军队入京,事情不小。
  尤其还是在这种帝位交接的时候。
  温知满在过了最初的忐忑,看清楚那行军的旗帜上写着一个‘武’字,好不容易从脑海中搜刮出一些讯息。
  武家军是黔州的一支当地军,当年西南土司发生叛乱,康王在兵部话语权颇重,于是便派出当时还是大同参将的武志德去西南查询,之后上奏朝廷,请求在黔州组建一支军队。
  这支军队,渐渐地就发展成了武家军。
  简而言之,这支军队是康王的人。
  行军的速度比温知满慢悠悠地往金陵走快多了,他蔫蔫地躺在颠簸的板车上,一整日滴水未进,终于见这队伍停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