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媳妇儿真好!”
纪遇安再度牵起颜清随的手,一想到回去之后就可以对小夫郎为所欲为了,他心里美得那叫一个心花怒放,恨不得现在就把人扛回去。
颜清随微微勾起嘴角,手心传来的温度让他无比安心。
夫夫俩来到正厅,不知道卫乘风和闵东正在说什么事,两人的神情看起来都很严肃。
卫乘风一看见自己的小外甥和外甥媳妇儿出现,立马换了笑脸:“洗好啦!让舅舅看看,不错,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面如冠玉,风姿卓绝,这么一看,有你舅舅我当年的风采。”
纪遇安沐浴之后似是已经洗去了一身的疲惫,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的确是丰神俊朗。
卫乘风夸着小外甥,看着他心里不由想起妹妹,他和妹妹的长相都随了父亲,小外甥也随了他们,直至今日,妹妹的音容笑貌依旧历历在目,定是她在天之灵保佑,小外甥安然回到了自己的身边。
“你这是夸阿遇还是夸自己?”
韩杨笑着从门口走了进来,下人端着饭菜跟在后面。
“边吃边聊吧。”
韩杨让下人端菜上桌,招呼几人坐下。
卫乘风听到自家夫郎拆他的台也不恼,哈哈一笑,夸小外甥就是夸自己。
闵东也笑了起来,还向纪遇安和颜清随揭卫乘风的短,说他当年如何被京都的各世家小姐、小哥儿青睐,他又是如何的不开窍把人都给得罪了。
纪遇安和颜清随都被说笑了,没想到舅舅居然还有这种经历。
韩杨也在一旁听着,有时候还添柴加火一下,说卫乘风年轻那会儿也把自己气到不想再理他,这让边上的卫乘风委屈不已,曾经年少无知,夫郎也不体谅体谅。
纪遇安和颜清随也给卫乘风说起家里的其他人,饭桌上一片和乐,时不时传出的笑声显露出了几人的开心。
大家吃得正欢,老管家突然来禀告说秦阁老来了,说是来找闵大人的。
闵东闻言皱起了眉头,看向纪遇安问道:“你在考场上是不是遇到秦老了?”
纪遇安也没有隐瞒,点了点头。
卫乘风见此抬了下眉眼,和闵东对视了一下。
闵东摇了摇头,表示他没有跟秦学义说过纪遇安的事情。
卫乘风又看向自家夫郎,只见韩杨朝他点了点头,这事瞒不住了。
卫乘风看了看纪遇安淡然说道:“也罢,刚刚我和浩霖正商量该怎么让圣上知道你的存在比较好,正好,就有人送上门来帮忙了,当年是他出的主意,由他来结束也算是天意了。”
浩霖是闵东的字,闵东也是这两天才刚知道,原来当年是皇上找了死囚替代了阿舍婶和纪遇安,然后放出他们身亡的消息。
因为当时朝局混乱,面临着内忧外患,南北方皆有战事,加上老将军战死,整个国家都动荡不安,皇上没有多余的精力分在寻找儿子上面,再加上找寻的过程中发现还有另外的人马也在找他们。
于是秦学义便给皇帝出了个主意,来了招瞒天过海,明面上宣布皇子身亡,实则暗中继续寻找。
卫乘风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的,不过就算他当时知道他也会同意,那种处境下,这确实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就是委屈了小外甥流落在外吃了那么多年的苦。
纪遇安和颜清随相视一眼,两人耸了耸肩,现在的情况他们不了解,舅舅怎么说就怎么做好了。
秦学义进门之后见到纪遇安直接愣怔,但也不算特别吃惊,原本就是知情人,这么一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秦老。”
卫乘风恭敬行礼,作为镇国大将军,他原本是不需要对秦学义如此的,但秦学义是父亲的好友,这些年自己鲜少在京城,他没少帮衬卫家,卫乘风是十分敬重这位长辈的。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行礼。
秦学义看向卫乘风,而卫乘风微微点头,秦学义便笑了出来,他就说嘛,纪遇安的相貌一看就知道有卫家血脉。
“你小子,倒是会瞒啊!”
秦学义朝闵东揶揄了一下,他可是打听到了,纪遇安一到京城就上闵府了,而卫乘风昨日才回到京城,这就表示闵东早就知道了纪遇安的身份,也许,是在更久之前就已经知道,例如他去桐州当主考官的时候,纪遇安就是来自桐州的考生。
只能说秦老不愧是三朝元老,眼睛毒辣 。
“是下官的错,还望秦老恕罪。”
闵东也不强行辩解,谁晓得原来你们都知道皇子还活着的事,也没人透漏给他过呀,早知道这样,他当时就带着纪遇安一块回京城了,他还隐瞒个什么劲,还不知道到时候圣上会怎么跟他算账呢。
“哼……”
秦学义冷哼一声,让他恕什么罪,闵东还是想想怎么让宫里那位恕罪吧。
“这不是闵大人的错,他也是为了我的安全着想。”
纪遇安不希望闵东被误会,怎么说都是救命恩人。
闵东和阿娘当时交谈了许久,两人没有提出让纪遇安直接跟宁东回京,必然是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后有所顾虑的,而且纪遇安也更喜欢用现在这个方式来京城。
“殿下,是老臣对不起您。”
秦学义说着就要朝纪遇安跪下。
是他出的主意,让皇子殿下流落在外多年,秦学义觉得他愧对好友的嘱托,好友为国征战,最后还战死沙场,而他在后方却没能保护好他的女儿和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