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原来如此,这就和茶叶一样啊,前中后味都不同。”方安世触类旁通。
  “没错。”周元瑢点点头。
  “没想到赵师傅还懂得这个,赵师傅,你以前一定是宫里的御匠吧?”方安世啧啧称叹。
  “那倒没有,我这个人不喜欢束缚。”周元瑢不想多说自己的经历,省得剧本没编好,将来出什么纰漏。
  方安世感觉到周元瑢不想多谈,便也没问,只是对着那层席帽的时候,感到又多了几分神秘的意味。
  下午,方安世的试香大会,果不其然,大获成功。
  受到邀请的文化人朋友们,本来刚刚被方安世晃过一次,有些不满,这次听说有新鲜玩意,才来的。
  因此,一进门看见前两日见到的那名戴着席帽的赵师傅坐在中间时,他们心里是挺不满的,不知道方安世怎么回事,竟不弄他的茶水了,开始沉迷木工活儿。
  待到一小瓶一小瓶的青瓷瓶呈上来时,大家还不明所以。
  “这是什么?新采摘的茶叶吗?可这不是采茶的季节啊?”
  “难道是花茶?”
  “还是方老板又弄了什么奇怪的水,叫我们品尝?”
  众人猜测着,一个个盯着青瓷瓶看。
  方安世得意道:“这是我委托赵师傅用新方法炼出的花果精粹,你们打开来看一看吧,只是不可以喝。”
  大家面面相觑,不可以喝?不是品茶么?
  其中一名摇着折扇的年轻文士率先将青瓷小瓶拿在手中:“那我先来试试。”
  他用指甲启开上面的蜡封,向里看去。
  忽然间,一股扑鼻的浓香传来,顿时令这年轻文士眼前一亮。
  “这是什么?柑橘?不对,比柑橘又甜一些!怎会如此浓郁?”
  年轻文士打开青瓷小瓶后,香味不可抑制地飘散开来,近处的人先闻到,随后是离的远的,很快,茶室内,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绝妙香气。
  “不对,不是柑橘,我闻着这里头有菊花的清香。”
  “那这就是混合了菊花的柑橘水?”
  “还有还有,你们仔细闻啊,有一种木芙蓉特有的淡雅香味。”
  一名戴着黑羊皮小帽的老儒闭着眼睛,沉浸在青瓷小瓶中溢出的香气中,似乎已经醉在了花香里。
  “吴老先生,吴老先生?”有人轻推那老儒,“您怎么了?累了吗?”
  “不,你闻啊,这花香,让我想到我贬官蜀中那会,府衙院子里,就种着几株高大的木芙蓉,红得热烈,却没什么香气,只有走近的时候,才能闻到一点淡淡的甜。”
  众人被这吴老先生的形容吸引住了,一个个脸上露出神往之色。
  见众人陶醉,对花果露的香气反应良好,方安世不由得向周元瑢递出一个跃跃欲试的眼神。
  虽然,回应方安世的只有一片席帽边缘。
  第一次试香结果这么好,给了方安世足够的信心,去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名士品香会,他一定要发动自己的人脉影响力,把都城中的名士都召集起来,让这花露香以最大的声势推向市场。
  方安世在盘算着自己的生意经,周元瑢却在关心着众人的好感度。
  只是陶醉于花果香还不行,他们还必须对他产生更多兴趣。
  周元瑢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对这一味‘采菊东篱下’感觉如何?”
  众人一惊,原来这香还有名字,叫采菊东篱下?好清丽绝俗的名字!
  周元瑢接着解释道,这花露是配了几种香味,调香的理论是什么,先声夺人的柑橘香是如何与另外两味淡雅香融合在一起的。
  最重要的是,这香露是由他亲手设计制作的花露蒸馏器蒸馏而成,这这花露蒸馏器,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众人在听着周元瑢说话的过程中,纷纷抬头看他,头一次对席帽后的人产生了探究之心。
  赵师傅,只是一个做木工活的木匠吗?
  不,当然不是,他还是一个懂得诗词,懂得生活情调的风雅人。
  当粗陋的木工活与风雅的生活情调结合在一起,顿时形成一种罕有的气质,环绕在这位赵师傅周围。
  “赵师傅,你这花露蒸馏器怎么卖?”
  “我也想在家中置办一件,自己取香,自己制作花露,该是多么风雅之事。”
  “不错!能自己动手,自然要比买现成的有趣。”
  众人立刻围上了周元瑢,想和他进行一些金钱交易。
  不过,周元瑢却并不希望他们的关系仅仅停留在金钱层面。
  “我只是喜欢制作一些新巧玩意儿,至于怎么销售,还得看方老板怎么安排,我对此并不关心。”周元瑢高冷地说道。
  众人顿时感觉到一股无形的气场在这位赵师傅身边形成。
  不愧是能够发明出花露蒸馏器的人才!根本没有世俗的欲望!
  “赵师傅说得是,是我们唐突了。”那名吴姓老儒清了清嗓子,将自己的名帖递上,“赵师傅,我是吴江雪,如今在明德书院挂职任教,听说赵师傅家中有个小孩,尚未入学,若是有任何帮得上忙的地方,请赵师傅直接来明德书院报我的名字。”
  吴江雪这名字在京城文化圈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明德书院里,许多官宦子弟都在听吴江雪的课,因而,吴江雪虽然是前朝旧臣,不在新朝担任职务,说话却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