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开平帝叹了口气,道:“这就不必了,朕早就过了在莲花灯前许愿的年纪了。”
  “人生在世,既然没有出家,那就是在家人,人都有家,皇上也不例外,莲花佛陀保佑的乃是家庭,皇上又怎么会不在许愿的年纪呢?”梵音大师微笑道,“何况武王殿下又这般年轻有为。”
  开平帝却摇了摇头,长吁短叹起来,那意思仿佛在说,他的子嗣并不能让他满意。
  “方才贫僧听到武王殿下与皇上争执,似乎是与少府寺的周少监有关?”梵音大师问道。
  他已经习惯叫周少监了,这么长时间没和周元瑢见过,还停留在周元瑢的上一个职位。
  山。与。
  三。タ。
  “梵音大师,你也听说过他?你不会也要为他说话吧?”开平帝迷惑不解。
  梵音大师微笑道:“皇上忘记了,是皇上把周少监派到贫僧这里来的,大相国寺和寺前的净琉璃街,这一年来,托周少监的福,都未曾淹水,僧人们行动起来,也十分便利。”
  开平帝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一开始排水系统是在大相国寺先修建起来的,梵音大师对周元瑢有印象也不足为奇。
  “他在这方面是有几分才能。”开平帝也不得不承认。
  “贫僧在这大相国寺之中,每到初一十五,便会看到百姓们熙熙攘攘地来,热热闹闹地举办集会,再心满意足地散去,有时候集会会一直延续到深更半夜。”梵音大师声音和缓,不紧不慢地说道,周围的人不由自主便想听他说下去,“来到这里的百姓,莫不称颂皇上,因为皇上慧眼识珠,擢拔周少监上来负责此处的工程,才有百姓们越来越好的生活,百姓们不知道周少监,不知道武王殿下,却知道净琉璃街,知道灵渠,知道因此而感谢皇上。”
  开平帝微微怔忡。
  这话倒是没说错,这些有利国计民生的工程建设起来,百姓们多半不知道是谁负责的,却能切实体会到其中的好处,把这份感激和爱戴算作当朝皇帝头上。
  “皇上可以仔细想想,这一年中,京城中的税收是不是有所增涨,来往的客商是不是变多,登记在册的户数是不是有所提升。”梵音大师笑着问道。
  正是年底之时,六部都在做一年之中的统计,这些数目以奏折的形式呈现上来,确实如梵音大师所说的那样。
  只不过,开平帝从来没想过,这会和城市改造有什么关系,只当是休养生息得差不多了,百姓也有余钱来消费,再加上各部呈报统计结果时,生拉硬拽也会归因成自己部门的功劳,开平帝也就没往没有统计发言权的少府寺想。
  现在想来……可能确实有一些关系。
  “武王殿下能为皇上举荐出这样的人才,让他造福京城这一方百姓,功德称颂,可都加在皇上身上,皇上为何不喜呢?年初皇上在敝寺进了一柱香,愿大晟千秋万代,盛世繁华,这愿望是十分宏大的,需要皇上拥有同样开阔的胸襟和识人的眼光,皇上既然能建立大晟,定不缺乏这样的胸襟和眼光。”
  一番话从容说罢,梵音大师双手合十。
  开平帝听完梵音大师的话,本来激动的心绪,也渐渐趋于平静,是啊,虽然他年事已高,渐渐力不从心,可是,他的功业摆在那里,是他建立了大晟,他是开国之君,曾经那么多的难处,他都安然度过了,凭借的不就是身边的人才吗。
  这些老臣,都还跟在他身边,如今四方平定了,青年一代成长起来了,大晟应该越来越好才是,他为什么又心焦起来,担心自己控制不住局面呢?
  一定要把子孙死死地捏在手里,对自己言听计从,又有什么好处呢?想一想大皇子,表面上什么都听父皇的,实际上却在阳奉阴违,还做出引狼入室的行为,难道他也期待魏玄极这样吗?
  只是为了控制魏玄极,就把周元瑢抓起来,魏玄极会如何呢,要么反抗,要么顺从,顺从之后心里未必服气,将来必然会做阳奉阴违的事……他就算表面上控制住了魏玄极,也只是培养出了第二个魏玄通而已。
  开平帝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冬夜的凉风里尚带着雪的气息,闻之令人提神醒脑。
  “罢了,还没有证据证明周大夫与这些人有关,先把他们抓起来,严加审问,周大夫那边,就不必派人去了。”开平帝终于松口。
  众人不由得松了口气。
  杨太师更是如释重负。
  魏玄极向梵音大师点头致意,为他说了这些公道话,让开平帝终于醒悟到什么才是对的。
  一场危机化于无形。
  *
  当天晚上,周元瑢躺在床上,并不知道自己躲过了半夜被抓走审问的一劫。
  他闭上眼睛,进入梦中世界,如愿见到了武王寝殿内的景象。
  魏玄极大马金刀地坐在坐榻边,一脚踩在边缘的木板上,胳膊肘搁在膝盖上,怏怏不乐地盯着地板发呆。
  感觉到周围的空气起了变化,魏玄极意识到周元瑢来了,方才把腿规规矩矩地放下来,抬起头,眼中透出喜色:“元瑢哥哥。”
  “嗯,怎么样,那些刺客抓住了么?”周元瑢来到坐榻旁边,在隔着一张榻上几的位置坐下。
  魏玄极稍稍倾向周元瑢这一边:“抓住了。”
  不过,他没有多说。
  周元瑢奇怪起来,结合刚才他的表情,多半是今晚遇到了不痛快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