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这样一想,就有些令人不寒而栗了。
魏玄极在追着周元亨进入林地之后,是反复确认过的,他们周围的树林里没人,周元亨自己也说了,这地方没有埋伏。
他们能骑着马一前一后跑到这里,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料到,更何况别人了。
那么,这个追上来取走周元亨尸体的人,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循着马蹄的印记找来的。
金满堂的人……
魏玄极心情从来没有此刻这么糟糕过,他一拳捶在老槐树干上,枯枝碎叶哗哗地落下来,掉了他一身。
“再找找线索。”魏玄极烦躁地拍打掉身上的枯枝碎叶,转过身,吩咐弹剑和燕四燕五,“从雪上把尸体带走,不会一点痕迹都不留,仔细找找。”
“是!”
三人各自散开,点着火折子,去搜索地上的痕迹。
如此折腾了大半夜,周围的线索找得差不多,汇总起来,就是有人从树坑里背出尸体,之后送上了一辆板车,推着板车向京城方向走了一段之后,又换上了马车。
这群人绝对是有备而来。
就好像早就知道,树林里会出事一样。
临近天明时,魏玄极带着弹剑三人返回武王府,叫人放了热水,他自己沾着热水把身上擦了一遍,头发仔细地洗过一遍,换上一件舒适的中衣,上了床。
他平躺着,闭着眼睛,看起来好像是睡着了。
然而若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那薄薄一层眼皮下面,眼珠却时不时地转动一下。
魏玄极当然睡不着,他做出这等姿态,只是为了等周元瑢来。
一闭上眼,他就开始飞快地思考,整件事中的可疑之处。
魏玄通能在冷宫里操纵外面的局势,这本来就很离奇,如果他有这等本事,又怎么会沦落到冷宫,所以,一定有厉害的人物帮他。这个人多半是那个朝堂中的后起之秀,户部侍郎朱起,最有希望成为户部尚书的人。
据魏玄极埋伏在端阳宫的眼线汇报,魏玄通自从在金满堂账本事件中失势之后,就和这位朱侍郎走得很近,似乎打算重用他,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魏玄通和朱起的往来又不是那么密切了。
最近一次他们来往,是在裘光匿名信事件之后,朱起给魏玄通出了一些主意,帮助他化解危机,就像他每次做的一样。
稍一回想这两人紧密与疏远的过程,就能总结出一个规律,魏玄通总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求助朱起,朱起将他从泥潭中拉出来,但是很快,魏玄通又将他抛到了脑后。
且不说魏玄通这人为何如此不会用人,就说这个朱起,确实有些本事,否则也不能每每救魏玄通于水火。
如果这一次也是朱起在暗中代替魏玄通行事,布局了一干棋子,甚至和周元亨勾结,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
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竟然有这么大的野心,胆敢参与到谋刺皇上的行动中,还胆大包天地调动周元亨这股反晟复绍的极端势力,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
朱起的背后,会不会有更大的背景。
魏玄极将尚书台那几个尚书令想了一遍,仍然不能得出明确的指向。
这一次不是他太过谨慎,而是魏玄通那股势力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狡猾,至今为止,每一步行动都踩在魏玄极的命门上,打得他猝不及防。
而魏玄通,甚至都没有离开禁足范围。
这样一想,就不能不让魏玄极过分警惕。
寝殿外传来脚步声,弹剑带着张太医来了。
*
周元瑢一早起来,整理过衣冠,便匆匆往武王府赶去。
昨天晚上,他一个人进了游戏世界,并没有等到魏玄极。
以前每个晚上,不说多忙,总归会碰上一面再散。
昨晚却没有。
他不由得担心起来,莫不是魏玄极的伤势有变化。
于是,到了早上,天蒙蒙亮时,周元瑢便第一时间冲出了周宅。
“元瑢今日怎么这么急?”周泰从院子里走出来,目送周元瑢匆匆离去的身影。
“是啊,三公子今天连早饭都没吃。”张妈叹道。
“罢了,可能是武王府的事吧。”周泰在桌边坐下,拿起张妈摆在桌上的筷子。
忽然间,门上传来一声响,好像是有人重重地撞了一下门板。
周泰以为是周元瑢忘带了东西,又折返回来,便扬声道:“门没关。”
外面却没了动静。
周泰疑惑地抬眼看去:“什么人啊?”
张妈也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道:“可能有醉汉不小心撞到门了吧,这一大早喝到人事不省的闲汉可多呢。”
周泰眯起眼睛,多年来在沙场上历练出的警觉本能,让他嗅到空气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静谧之中,轻微的脚步声从门前离去。
“老爷?”张妈没有周泰那样的耳力,什么都没听见,她只是看见周泰放下筷子,快步向门边走去。
周泰打开院门,从张妈的角度看出去,果然是没有人,只有空荡荡的街道。
然而,周泰却驻足在门前,一动不动。
“老爷,怎么了?”张妈心中不安,放下刚出锅的羊羹,来到周泰身边,她发现周泰正盯着地下看,便也顺着他的目光向地下看去,“啊——!!”
积雪上,丢着一只完整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