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李长安眼睛眨了一下,只觉得这对师兄弟间感情复杂得难以想象,先被杀,再自杀,从此江问鹤一直活在愧疚当中,也活在日复一日的怀疑中。
  于是他有一点蛛丝马迹就要追上去,看看到底是不是姬莲。
  李长安低下头,不再说什么,沉默地翻动着书页。又在心里想,如果姬莲真的没死,那又应该到哪里去寻他?
  复生教又是不是真的与姬莲有关?若是有关,或许可从复生教下手。
  江问鹤也没再说话,摇摇头,把这些陈年旧事都抛之脑后,沉下心来去看医书。
  转眼黄昏便至。
  李长安手指翻动一页,微微一顿,只见姬莲笔记上赫然写着一行字,“精气虚弱者,是以血不足,以补血为妙。若加之重病,可以人血为引,其中同气根源者为最佳。”
  李长安思索着,“精气虚弱”“加之重病”,谢夭的情况正合乎此情,而自己与谢夭修习内功一致,恰好是“同气根源”。他心脏猛跳起来,又忽然想起江问鹤说谢夭如今经不起折腾,又沉下心,往下看去。
  “此方并无反效,男女老少皆宜,康健者亦可以人血为食,可见并无害矣。”
  江问鹤发觉李长安表情不对,以为是他发现了什么,忙道:“怎么了?”
  李长安手指一蜷,又迅速翻过一页,不动声色道:“没什么,看错了。”
  第94章 枉复生(三)
  李长安从密室出来之时太阳已然落山, 明月高悬,月明星稀。李长安仰头望着月亮,默默盘算了一下日子, 已到了八月上, 算来还有半月就到中秋。
  走回房去, 半路正见到褚裕手里端着药筐,显然是刚从药房出来, 正要去给谢夭熬药。
  李长安三两步赶上,道:“我去煎吧。”
  褚裕道:“你去陪谷主去吧。他今天去江问鹤房间转了三圈, 又不愿意进去找你, 就在外面晃悠。”
  谢夭很要面子, 他想什么人决计不会说想, 要是李长安碰巧从房间里出来撞到, 谢夭也只会笑着说一句:“好巧。”
  李长安想到谢夭在外面假装散步的样子,心尖忽然酸了一下,白天的时候他很少见谢夭,他回来时谢夭在睡觉,等谢夭醒时,他又已经埋进书堆里了。
  李长安道:“他今天睡了多久?”
  褚裕想了一下, 叹口气道:“大概八个时辰。”停顿一下又道, “他之前就很爱睡觉,我真希望他现在也只是因为爱睡觉。”
  李长安下意识地点头, 想到今日在姬莲行医笔记上看到的那个方法, 心道,希望自己的血有点用, 不由分说抓过他手中的药筐,道:“我去吧, 你去练练剑什么的。”
  褚裕在他身后喊道:“他现在醒了,你不去看看他么?”
  李长安闭上眼睛道:“我煎完药就去!”
  褚裕心里奇怪,之前腻歪得很,现在怎么非要自己一个人去煎药?他本来还想三两步赶上去看李长安到底怎么了,又看见李长安抬手,似乎是抹了下脸,月色里,李长安的背影孤孤单单的。
  褚裕停下步子,心里觉得还是让李长安自己待一会儿吧。
  厨房里没有人,火炉静静烧着,李长安把药倒进药罐中,放到火上,便在炉前坐下来,静静看着火光,等到第一次沸腾之后,掀开盖子,清苦药味瞬间钻出。
  他思索着姬莲笔记上所写的步骤,目光转了一圈,看到厨房案板上放着的刀,拿起来,用拇指划过刀刃。那刀锋利非常,李长安手指上瞬间一道血线。
  他又低头往自己身上看了看,似乎在思考割开哪个位置合适,手腕一转,正要用刀戳进自己胸口之时,忽然听见外面的说话声,他眼睛瞬间睁大。
  两个神医堂弟子走将进来,边走边道:“我听闻复生教医死了人,民间风言风语的,现在都不敢再去啦。”
  另一人道:“复生教那样的教义,医死人才正常!若是那种药能救人,那才奇怪呢!这下复生教在幽州这里失了民心,只怕要整个教走人啦。”
  两人这时走进厨房,正看见背对着他们的李长安,他们没有跟李长安说过几句话,也并不熟识,但这样挺拔的身材堂里再不会有第二人了,讶异道:“长安少侠?”
  李长安把手里的刀反手一握,背到身后,瞬间转过身,便如往常那样笑道:“两位好。”
  那矮胖大夫道:“长安少侠来给谢公子熬药啊?”因为谢夭不让别人称他为剑仙,因此神医堂众人虽都不习惯,但还是改了称呼。
  李长安点点头道:“是。”
  那一胖一瘦两个大夫同时低头向那火炉上沸腾着的中药看去,只见汤药鼎沸,白汽阵阵。熬药都有讲究,不同药物煎煮时间不同,但毫无疑问的是,头煎都需大火煮沸,而后转小火慢熬。
  汤药看上去也沸了很久,但李长安却不转小火,这就有点奇怪了。按理说李长安给谢夭煎药很多次,不该出现此等纰漏。
  那矮胖的大夫还在琢磨怎么回事,突然,瘦高个指着李长安的手叫道:“长安少侠,你流血了。”
  “什么?”李长安一愣,心道拇指上的伤口只有小小一条线,不该让人看到,下意识低头看去,却见不断有血珠滴滴答答地滴到地上,他抬手一看,只见手心处横亘一道可怖的伤口。
  原来是他反手握刀时刀刃猛撞上手心,当时就皮开肉绽,但李长安太过紧张,竟一时没有感觉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