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手握草原人的两大必需品,主导权马上转移到了大庆这里。
  “黄糖五百斤,雪盐二百斤换两千匹好马,一千匹羊,老病的不要!”
  大庆开了价,齐格达鲁皱起眉头,两千匹!受灾的情况下,货源没有这么多供应。
  “一千匹好马,八百只羊!”
  商人吗,来往砍价挺正常,齐格达鲁考虑到自己的底线,往最低的报。
  “呵呵,看来齐格商人没有诚意啊!
  不说这焦糖,就这白花花的雪盐,放眼整个天下哪里可共有。
  物以稀为贵,只需沾一指头,就可以提供一天的身体所需,这般好东西,齐格商人不识货,那就做不成这生意了!”
  林福根扳起脸来,作势要大庆兵将人请进出去。
  “且慢,林大人,和气生财。
  还望大人理解齐格的难处,草原受灾草料不及,死病的牲口损失过多,手里也就剩下这么点货源了!”
  “天祸难测,既是有因,我大庆也并非不可理喻tຊ之人。
  如此,你我可签下分期契约,第一期一千匹马,四百头羊,先付第一期金,黄糖二百斤,雪盐五十斤!”
  齐格达鲁在凳子上屁股不动,心里倒是倾向分期,时间上有缓和余地,而且交易长久的苗头,有些意动。
  “林大人,前期,我需要本钱来支付供货商的货款。
  垫资不足,恐怕货源收不及时,再加一点,黄糖三百斤,雪盐一百斤可换。”
  “齐格商人,在商言商,大伙都需要本钱垫资,糖盐这等好东西,外头可有不少散户等着吃下!
  若黄糖二百斤,雪盐一百斤,还交成不成一千匹马,五百头羊,再另送五百头牛当凑资,那便不用谈了!”
  林福根摆袍起身走向门口,齐格达鲁急得连忙追上去,最后咬咬牙说道。
  “成!此后两期交货,定在立秋立春。
  按每期发货五百匹,羊牛也各按五百头来,余款黄糖三百斤一期一付一百五,雪盐一期一付五十斤,当即画押分契!”
  齐格卖了点好,牛羊数加上一些,实在是草原情况确实不妙。
  更多的是看好这个大庆商队,何不见那些中原官商都自身难保,走不了远商,大庆这根独苗苗,可不就金贵了。
  之后便是接待散户,像马匹这种重要资源,散户是没本事做上生意的。
  反而是牛羊类的牲畜是大头,商队这次主要以红薯粉,土豆粉这等粮食做交易,再散卖糖盐。
  任务数量其实远远超过了预期,像齐格这般大供应量的货不可能一下子到位。
  他得从手里的各处资源上收拢起来,这需要不短的时间,更需要强大的运输队伍。
  这方面就不是林福根该解决的,先头的一千匹分两次五百匹,定在距离楼兰五里外的翻龙岙。
  不走官道,避开边城守军,大商散户主使,与大庆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林福根需要的就是将交易信息快马加急送到大庆,等马匹牛羊到了关内,就需要人过来押送。
  “我这些天坐在那摇晃的翻马鞍上训练的直吐苦水,看来我真不适合当个骑兵!”
  这些天,为了早早适应随后会大批量过来的战马,顾斐传令内务起草公文,特招一千三百名骑兵。
  如果说一般大头兵的待遇,已经好得人人羡慕,那骑兵的待遇更是上了一层。
  除了吃住不愁,兵晌更多外,还包分配家人工作,医疗全免,教育加分,那报名现场争抢得都快打起来了。
  要说啊最叫人羡慕的还是那林家,先是林福根做了官,再是四子都进了骑兵营,一家子全打上了大庆的印记。
  确实被顾斐天天记挂的林家四子有着真本事,一进兵营就打服了所有新兵蛋子,当了骑兵营的营长。
  不过林老太太教导孙子们,为了不叫外人说骑兵营被林家包圆了。
  剩下的队长副队长,班长副班长就让其他出彩的兵子来当,这叫取舍有度。
  “主公——”
  林家长子林承忠一身明晃晃的锁子甲,配上他魁梧的个头,鼓囊囊的肌肉,当真雄壮。
  他卸去了佩剑,单膝跪地抱拳,听候顾婓下令。
  “如今的骑兵营与我大庆便是一把钝刀,刀锋不磨砺,何以锐利,护我大庆百姓!
  着,骑兵营百里行军到翻龙岙接收林福根手上的马匹。
  随行实训骑术,期待回来之时,我等能见到一支名副其实的机动部队!”
  骑兵营的特训离开,并没有打扰到大庆老百姓越来越好的日子。
  “环姐儿,有件事你给阿娘参谋参谋。
  阿娘生育过又习得些学识,打算跟几个原是好娘子的,合伙办个幼稚园,将附近的小娃娃们招在一起,照顾启蒙!”
  “这事能成吗!”
  贾环经历过劫难,性子没了那份天真,虽然那土匪老大死了,没真得逞,可阴影到底存在了。
  她现在就怕与男人接触,幸好贾尚投了军,作为军属,其母阿妹都能受到该有的待遇。
  贾崔氏本来没这念头的,毕竟古代思维出嫁从父,父死从子,女人出来露面总归伤风败俗。
  以往贾家还在的时候,崔氏也只跟其他商户夫人在后院走动,维系热络一下来往关系。
  直到两月前随着采矿运输的板车过来,来到大庆村,见识到大庆村的繁荣和平,深深的震撼与羡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