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再是村村通线路,官道线路的水泥浇筑铺设,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只有路况好了,这各处的联系才能更紧密,老百姓们走着干净敞亮的水泥马路,也舒服。
古代林子多,还讲究不到什么要保护森林的硬性规定,再加上顾斐想搞一大片规模化的官田。
真要打仗闹灾,后勤或救灾的粮食,官家自己就能承担。
不一定,非要将手祸祸进老百姓米袋子里。
就让大庆兵的训练,加上一课,闲时务农。
粮仓得多造几座,水泥砖砌成,架高离地一米的平层,既可以防老鼠,也可通风除湿气。
官田初步开tຊ垦万亩,当然,不是一蹴而就,慢慢来。
每天的军事训练科目,加一个开垦。
这帮一身血气没地方使劲的兵头,还自己搞了赛事,比拼谁快,搞得热火朝天,挺好啊。
规划出的三环,划出一片的住宅区,配套不能少了商业区,公园以及大食堂等公益性的服务办公点。
还有一个养殖场,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多老百姓的供给需求。
所以,在其他几区,新增设几个新的养殖场很有必要。
也能给那些老小孤寡有份活干,有个挣钱的来路。
顾婓的指尖在地图上划过黎河边上的研究院,工业区,再往上流,是一片住宅区。
曾经的衙房,如今挂牌的大庆县衙,商业区,一片田野,坎儿井,最后在二三环交界,特意留出来的一片空地上,点啊点。
老百姓啊生活富余了,那思想上的进步需要及时跟上。
其实大庆归根究底还是缺可用的人,这些人除了被大世家把控着,他唯一的法子就是开启民智。
让学识不再被士族垄断,而是天下人都能识文断字。
顾斐知道若是真实行起来,那大庆会成为所有士族的敌人,他们不会允许自己的优势被破坏。
好像大庆现在有幼稚园,听说是一群妇孺在启蒙,要不要见一见。
顾斐将心中所思,安排到接下来的行程里。
“这是要造路啊!”
“听说,是顾县令搞的路面硬化工程,烂泥路统一都要浇上水泥,联通官道。”
“问啥样子?你们去一趟二环就知道,踩上头走啊,就跟云里飘一样,可快了,还干净,比你们脸都干净,哈哈哈。”
大庆县,除了老早在顾斐手里基础建设完善的一二环,就数三环的情况复杂。
四散零落的村子,有的被囊括进去,高高兴兴挣钱搞建设。
日子好起来,环境日新月异,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还没被规划到的眼馋啊,以前大伙一起穷,现在走亲都羞死人了!
怎么就你们富起来,我家还穷的哒哒滴呢。
“大人啊,我们也要过好日子,啥时候到咱们村啊?
啥叫还没有规划,啥叫这山地太多,不适合发展,让咱们搬到三环。”
三环更大,显得人口不饱和,就需要劝人从山窝窝里搬出来。
搬不搬?那当然要搬啊,穷山疙瘩的有啥好留恋的,那砖房水泥路不香吗。
大庆的三环之外,还有缓冲地带,大约就是西北云鄂边界百里相距,西南接壤的平江县,东南云荆边界的灰石山一带。
每个缓冲地带都建立关卡碉楼,陈兵守卫,一块大庆的石碑树立在边界口。
为了方便管理外商,外来流民,先进一步筛选,附加衍生了驿站,茶水摊等一些小铺子,还有大片的草棚安置区。
毕竟大庆已经今非昔比,再加上当今正统被杀,如今那殷秀逆王人人在声讨。
天下不时出来好几个自称王,建国的势力,局势越发混乱了,一笔糊涂摊子,大庆可不就有机会登场。
搬了家的老百姓背着包袱,先去了三环社区服务中心登记,都是跟顾斐签身契。
成了契民后,有一月的政审考察,这期间你要是随地乱丢垃圾,撒尿吐痰,那么请走吧,大庆不要你了。
凭着契民的身份就可以在大庆人才市场找工作了,包吃包住还有工钱拿。
住的是宿舍,吃的是厂子的食堂,有肉有菜有汤,这种好日子过下来,就说谁还想走。
他们非常的乖巧,主动打扫卫生,帮助人。
等过了政审,契民们又要再去一趟社区中心,换一本盖着大庆官印,跟顾斐私章的户口本。
有了户口本才是真正成为了大庆人,各种福利待遇安排上来,乐的老百姓们睡着了都笑出声。
在大庆过着好日子,美好的建设中,北边打上仗了。
说起来,塞北关外有着不少的草原各部落,往常也会有小股,分散的各部人袭扰安定边城,但都能被司马氏给打回去。
直到今年的大旱,草原上的各部族活不下去了。
生死存亡面前,有着共同的目的下,结成了一支万万人的匈奴大军,叩响了边关大门。
安定城里,急匆匆收拾行囊,选择奔逃的老百姓,商人很多很多。
城墙上,有一铠甲白须老将正看着这一幕,百姓能逃,但他司马隗,司马氏却不能退怯。
一旦安定破了,那匈奴南下,必定屠杀抢掠,汉人天下就要完了。
八百里加急的上呈,已经发往翼洲王城多日,请求增兵,增援后勤粮草的批文迟迟不到,司马隗紧锁双眉按下心里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