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却不想初春开始,不下一滴雨,大旱了好似老天爷就不打算放过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
狗腚媳妇思绪纷飞,手里动作倒是没停下,从框里拿了村集体分发的煤球放进煤炉里生火。
这煤炉是从大庆那边经销过来的,样式轻便灵活,拎着它,走哪里都能做饭。
上回狗腚回家就给带来一个,说是到时候天冷了,生火的煤炉往屋里一放,既暖和又方便做食,之前她还觉着自家男人浪费钱现在吗真香了。
红通通的火苗子在煤球间飞舞,小屋子里暖和了不少。
再在炉上架起瓦罐,煮上呼噜噜冒泡的红薯糊糊。
狗腚媳妇摸摸狗妞的小手小脚,没那么冰冷了。
她掀开冻上的咸菜杠子,取出一溜咸菜撕扒撕扒成一碗放置在瓦罐口,刚好蒸上来的热气暖一暖。
虽说要落实每户盘炕,但大庆现在又不是以前只有那几户。
现下占了两县地盘的大庆县,再加上人牙子们幸苦的拉人头突破了百万人,正式拿上户口的二十五万三千五百三十七户,均户四口,剩下的就是契民。
要让打炕队一步到位明显不切合实际,像狗腚的村落,明显还顾及不到,那么能用来保暖的煤球,就显得很重要了。
“天杀的,前头光景还旱的热死人,今儿西北风就刮刮来,冻的脸皮子都要掉了。”
“老天爷不让咱们活啊——”
“怕个锤子,咱们有神仙主子庇佑,那黑乎乎的疙瘩真是好东西啊,就那么圆圆一块能烧上大半天,暖手暖脚,吃上暖食。”
邦邦邦——
村里敲起了梆子骨,村正高兴的喊着。
“家里有五十以上十岁以下的,都赶紧来村屯子领保暖服。”
狗腚媳妇听到了,她家狗妞不就符合条件吗。
大人耐抗,就怕老人小孩子有个万一,这下子她也不愁了,乐滋滋的赶紧上村屯。
“临老一脚要进棺材的人,还能享上这福气。”
白老头子真的很老了,需要被人搀扶着才能挪动着,他木乃伊似的手碰上软滑的羽绒服,毛绒绒的毛衣毛裤,一双老眼里泪水就流了出来。
说实在的,这天底下最没用的就是老人了。
他们永远是被放弃最快的,像他这种已经老的下不了田的,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死了,反而对于家人来说是一件好事,白老头子哭的心酸,他想活的,能活着谁要被人嫌弃求死呢。
大庆的理念,老幼有所教养,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一点点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一些人。
尤其是顾斐对待老小孤寡的态度,更决定着底下人的应对。
“狗妞,快来穿新衣服。”
狗妞耸动,在被窝里露出头来,看到阿娘手里的新衣服眼睛一亮,被毛绒覆盖的身子热乎了起来。
“阿娘~热热~”
这股寒潮来的太突然,一下子啊就入冬了。
大庆人,尤其是早早就在顾斐治下,基建完善的内城二三环,他们根本就不再惧怕往昔能夺人命的严寒。
不光是吃的好,肉食多了,体质变好,还有取暖,保暖措施的跟上。
所以大伙除了穿上了毛衣羽绒,手捧一杯热乎的奶茶,焦香的红薯外,没有任何变化的继续打工挣钱,继续推进大庆发展。
但天下更多的老百姓,还在经历饥荒干渴,生死明天的时候,再次而来的一场小冰河寒潮席卷。
就说这一冷一热,没有任何适应时间的突袭,搞的很多人感染了风寒,那是要命的啊。
死亡又达到了新一波高峰,因风寒而死的占了多数。
如果说之前的大旱给了天下百姓一个痛击,那这场突如而来的寒潮就是一条绝路。
真正到了尸横遍野,满目疮痍。
更严重的是这次受波及最大的反而是人口最多的荆州,浙洲,翼洲。
风寒会传染,在密集的人口城市里,那真是到了一步一个病患的严峻,满城尽是咳嗽声。
第31章 青霉素的第一人……
“咳咳咳。”
房中传来糜夫人的咳嗽声,她已经高热惊悸了好几天。
为此,糜家父子们担惊受怕,实在是最近病死,被抬出去,埋了的尸体太多了。
清河县城内,街道上已经空了不少,商铺关起门来,就算有人,也是捂着口鼻。
一听到四处传来的咳嗽声,就害怕的跑了。
城外更不用说,那简直成了万人尸坑,死掉的尸体随意躺着,直到烂了,那股尸臭味能熏死人。
城里的药铺大夫都被家里生了病的大世家们给抓了去。
即使你地位再高,该被传染上的风寒也不会独独放过士阶级。
大庆人依然安居乐业的背后,是顾斐在做出努力。
其实风寒在高科技时代,真的不算什么致命的绝症,主要还是炎症引发的高热不退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导致死亡。
顾斐不是没有在侧重找寻这个年代的大夫。
但这个年代的大夫很金贵,基本都被大士族供养着自己用。
最多收集一些,后世那些千金方子里的中草药移植过来,或者鞣制后,储存起来备用。
其实最有效的方式是青霉素,顾斐搜了搜系统商城,奇怪得是只要是药物类的,根本没有,星际人都不生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