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郎主,为何要叫豆腐啊?”这是阿史那虎头最为不解之处。“豆芽菜”之名还算形象:豆子冒出的芽做成的菜。可是“豆腐”之名从何而来呢?
  “额.....”贺兰定张张嘴,不知从何回答,瞥了眼求知欲满满的阿史那虎头,淡淡道,“继续保持此刻的向学之心,晚上跟着阿暄和阿昭一起学认字和算术。”
  “啊!”阿史那虎头抱头惨叫。
  豆腐只是贺兰部落内部的叫法,对外则称其为“玉容膏”,一来隐去“豆”字,让人推测不出制作原材料,二来“似玉如膏”名字更有逼格。
  怀朔镇十日一大集。正值盛夏,草原水草丰茂,牛羊牲畜肥壮,大家的日子也松弛起来,家家户户多少有了余粮,因此大集之日格外热闹。
  这日正是大集之日,阴山以北的镇民、草原上的游牧民,甚至阴山以南的游商、小贩、村民都会通过昆都沟越过大青山,齐聚怀朔镇。
  这一日的怀朔镇热闹极了,天光未亮之时便已经是人声鼎沸之相了。集市不收市租,有的村□□篓里装着两只鸡,就地一坐便摆摊开卖了。
  “好险!差点来晚了。”阿史那虎头心有余悸。今日是他们部落食铺第一天开张营业的日子,务必要一炮打响,要是连摊位都没占到,那可笑掉大牙了。
  贺兰定穿越至今头一回遇到大集,眼前的热闹场景让他心动极了,恨不得化身成鱼钻进人流中,好好体验一番这古代的热闹与人气。
  可是,眼下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大锅支起,牛粪点燃,腾腾的热气中,小桌三张,板凳若干,一家小食铺子就这么开张营业了。
  “香滑可口的玉容膏,两钱一碗!”贺兰定丁点不害羞,张嘴就开始高声吆喝,“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走过路过都来尝一尝!”
  “玉容膏、玉容饼,通通两钱!”
  贺兰定吆喝得很卖力,可惜不怎么见效。不仅不怎么见效,似乎还有些反效果。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贺兰定总觉得自己每吆喝一声,自家铺子前就空旷一份。
  “郎主,我来吧。我嗓门大。”阿史那虎头叉腰站在铺子前,气沉丹田,大吼一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这一嗓子下去,好吧,连枝头上的小雀都吓跑了。真.门可罗雀。
  铺子支开小半个时辰,竟然一个客人都没有。看着别家摊子前人来人往,自家摊子冷冷清清。贺兰定陷入了人生沉默之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在大锅前帮忙的阿英见状,张嘴欲言又止,踟蹰不敢向前,莽撞的亏她已经吃过了,不敢再犯。
  “阿塔娜嬷嬷,郎主贵人,哪能行商贾之事。”阿英只得曲线救国,向阿塔娜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若请郎主先去休息,咱们来招呼客人吧。”
  阿塔娜瞅着像两座铁塔一般一左一右守在摊子前的贺兰定和阿史那虎头,也明了自家摊子为什么没生意了——两个杀神在那柱着,谁敢来啊!
  “郎主,喝口水歇歇吧。”阿塔娜上前劝说。
  “行吧....”贺兰定掏出几枚钱币,“给我来一碗玉容膏加玉容饼。”算是自己给自己开张了。
  玉容膏就是豆腐花,豆浆凝结出的豆花不做压制,勺子撇出两片,加上些许红葱、陈醋一拌,味道还算清甜爽口。
  [要是再加点麻油就好了。]贺兰定一边咕噜噜吃着,一边想着吃食的美中不足。
  [要是有甜口的就更好了!]贺兰定是甜党。可是这古代盐难得,甜更难得。
  “香喷喷的干饼,包了羊羔肉的干饼,只要两钱,只要两钱!”女子脆甜甜的声音代替了男子狗熊一般的吼声,宛如一股清流汇入了热闹的集市,不久便吸引来不少好奇的看客。
  “夹了羊羔肉?只要两钱?”客人不信,觑眼瞧着锅炉内的饼子。
  “真!不唬人。”阿英接手了吆喝的任务,热情介绍着商品,“再说就两钱,便是没有馅儿的干饼也买不着。”
  “这么便宜,来一块吧。上当就一回。”女子笑语嫣然地劝说下,很多看客被勾起了好奇心。
  “您看,连贵人老爷都吃的香甜呢。”阿英下巴一抬指向吃得埋头苦吃的贺兰定和阿史那虎头二人。
  今日是个大日子,为表郑重,贺兰定着实好好倒腾了一番自己,头发收拾得干净,小辫子扎得整洁,身上的袍子是轻如薄烟的夏布裁剪做成的,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给我也来一块尝尝!”贵人老爷都吃的饼,我如何吃不得了!
  一口咬下,热气腾腾的干饼混着鲜美多汁的肉,饼香味浓,肉质细腻,咸香适口,美味极了!而且还便宜!
  “再来一个!”一口过后,三口两口囫囵吞下,迫不及待再来一块。
  门庭冷落的小摊顿时热闹起来。
  【作者有话说】
  贺兰定的自我定位:迎宾小二,门面担当。
  贺兰定的实际定位:打手保镖,引流托儿。
  第二十七章
  贺兰部落小吃摊第一天开张, 生意火爆,真正数钱数到手抽筋——铜钱装了一箩筐。
  未到晌午,提前准备的豆花和干饼全卖得精光。没吃上的食客大呼可惜, 没货卖的阿塔娜和阿英等人也是长吁短叹。
  “早知如此好卖, 连夜也要多备些的!”阿塔娜悔得直拍腿。她何曾见过这般赚钱如流水的情景, 只恨自己没多磨些豆子、多包几个馅儿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