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围观的人们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看着眼前这不可思议,堪称神迹的一幕。
  “和煮奶酪超不多。”青云看着众人惊奇的神情,心里得意洋洋,面上也是一派骄傲,“我们郎主说来,既然奶水可以做成奶酪、奶疙瘩,豆浆也可以得嘛!”
  豆花成型后舀出倒进铺了麻布的木框中,澄清的豆腐水渗透流到木框下面的陶缸里——水资源珍贵,便是做豆腐剩下的水都会被妥善收集起来,用来浆洗衣服、灌溉田地都是极好的。
  满院豆香味中,青云将豆花包裹好,盖上木盖,搬起一块石头压上,冲参观者们说出了最后的结束语,“玉容膏就是这么做出来的,想要吃嫩的,就少压一会儿;想要吃老一些的,就多压一会儿,把水分压干。”
  “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就如他们贺兰家一般。
  看着参观者们一双双疑惑又惊奇的眼睛,青云心口那团堵着的郁气突然就散了——看啊,他们什么都不懂,而自己是不同的。就如郎主所说:夏虫不可语冰。
  声势浩大的辟谣活动终于收尾,至于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发展,便是贺兰定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不出意外的是,不少部落都准备做豆腐了,一时间怀朔镇的豆子涨价不少。只是做豆腐也不是个容易的事,他们虽然知道做豆腐的详细步骤,可是对于一些细节却把握不准,比如磨豆子时的豆子和水的配比,比如石膏水的浓度之类的,都是需要仔细把控的细节。哪一个环节稍有偏差,最后的成品都会不如人意。
  十来天过去,当初一起学习制作豆腐的参观者里竟然只有一个人成功做出了豆腐,是个家住怀朔镇上,一个名叫阿季的汉族妇女。
  “你这是什么意思?”阿秀警惕地看着眼前的女人。
  女人正是阿秀,她一手托着木盘,木盘里装着的是她终于做成的豆腐,一手紧紧拉着自家才三岁的小女儿。
  “窦家、鲜于家都来找过我,想让我去他们家做工做豆腐。”阿季的声音细细小小的,却如同一道惊雷在阿英脑子里炸开。
  阿英昨夜还和自家汉子钻被窝里沾沾自喜,笑话那些部落谋算落空,“都是些蠢蛋,手把手教都教不会。”
  结果这才没欢喜多久,便有人跳出来打脸了。
  “你怎么说?”阿英小心瞅着眼前这个干瘦枯巴的女人。
  阿季扯出一个笑来,“我自然是不肯的。”其实她是心动的,她一个寡妇,还要拉扯一个小孩儿。做豆腐不是个轻松活计,光凭她自己难以支起一个豆腐铺子,还不如去贵人家里做工。
  可是那两家人不肯她带着小闺女一起去做工,这让阿季火热的心一下就冷了。左思右想,阿季找到了贺兰部落。
  “贺兰首领和善宽容,我从贺兰家学来的本事,怎么可以去给旁的部落卖命。”阿季将自己做的豆腐递上前,面露胆怯,“我不想去那两家做工,可他们高门大户的,哪是我不想就不想的。”
  “你想来贺兰部落做工?”阿英伸出手指戳戳阿季做出来的豆腐,质感紧实,按压弹手,做得不错。
  “是的是的!”阿季连连点头,实话实说道,“我不敢得罪那两家,又不想让贺兰家部落受损,想来想去,便想出这个主意来。”
  阿英看着苍老憔悴的妇人,又看她手里牵着的小姑娘。小姑娘约莫三四岁,赤着脚,身上干瘦,脑袋却很大,就像是高树上支着个大鸟窝,看着就让人担心鸟窝太重折断枝丫摔下来怎么办。
  心里犹豫再三,阿英抿抿嘴,冲妇人道,“你这事儿我做不了主,要等回禀了我家郎主。”
  “唉唉!”阿季连连点头,“我等,我等。”说着便牵着小姑娘走到小食摊旁边的墙角蹲下。
  一旁的青云见状,心中不快,嘀咕道,“这是等不到郎主就不走了?逼咱们呢。”
  阿英叹气,“也是可怜。”
  “等中午收摊,你去大宅向郎主回禀此事吧。”小食摊子被造谣,虽然贺兰定及时找补,接连出招,可是小食摊的生意还是受了影响,晌午过后便基本没有什么生意了。
  小食摊生意惨淡,贺兰定却一时顾不上,只让正常经营,只要不亏损就行。如今他最最着急的是将手里压着的羊毛制成商品,赶紧变现。
  重金购买的染料已经到手,可是染制过后的羊毛成品依旧不尽如人意。
  “太素了。”贺兰定不满意,“要弄些花纹才好,哪怕是简单的花纹都行。”
  “可以弄花纹。”阿塔娜拿着羊毛毡比划道,“先在毡毯上画出图样,然后用刻刀镂空,填补上其他颜色的毛毡片,最后缝合,或者捶打成型。”只是这样制作耗时太长,根本赶不上工期。甚至集全部落之力,只能赶在下雪前做成一条拼花毛毡。
  贺兰定叹气,“让我再想想办法。”
  第三十五章
  青云求见的时候, 贺兰定正两眼放空,搜肠刮肚地回忆着上辈子关于纺织印染方面的知识。
  可是把脑袋掏空,他也没想出个什么东西来——每年夏天四件格子衬衫轮换着穿, 冬天两件黑羽绒服一长一短闯天下, 这样的贺兰定对服装面料什么的真的是一无所知啊。
  “还不如让唐姐穿越过来, 她至少会打毛衣。”唐姐是公司的前台, 家里六套房收租。上班只是她的副业, 做手工、打毛衣才是她的主业。她享受的是上班摸鱼不被老板发现的刺激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