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这种思想的束缚下,完全不利于解放生产力,不利于部落的发展。
  贺兰定还有一个私心,他想要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导,在北地儿郎的心里埋下一颗尊重女性的种子。
  倘若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怀朔终将卷入战乱,怀朔的儿郎终将卷入历史的洪流策马南下。
  那么,希望他们在举起屠刀的一瞬,能记起今日的课堂所学,稍微善待战乱中的无辜妇女儿童。
  此外,贺兰定更希望今日上课的女性们,无论是未婚少女,还是已为人母的妇女,都能从小课堂中汲取到能量。他日面对疾风劲雨之时,可以凭着这么一股力量坚强地活下——生而为女,不比任何人差!
  第八十一章
  贺兰小学堂开办之初, 尚有不少人家想把家里的孩子塞过来一起上学。
  可是随着教课内容的流出,许多人家都打消了送孩子去学习的念头——都教得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还不如不识字呢。
  对于外界的不以为意和指指点点,贺兰定无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贺兰小学堂只是一个火种, 随着怀朔羊毛产业的壮大, 火种定然会传遍北地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 整个怀朔都陷在火热的忙碌之中。直到第一场寒风卷过, 气温“duang”一下断崖式下跌,人们才意识到夏季过去了,秋天来了。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田地里的粟米可以收割了, 工坊里产出的各色羊毛制品也到了出货的日子。怀朔镇更加繁忙了。
  “谁能想到呢?这才一年的功夫。”刘乾看着人头攒动的怀朔街头, 感慨着。
  一年的时间,变化的不仅是怀朔镇,还有刘乾自己。凭着豆制品和羊毛制品买卖,刘乾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掌柜, 一跃成为刘记商行炙手可热的人物。
  “都是托了刘大哥的福。”贺兰定笑着,将出货单递给刘乾, “您让人点点货。”
  刘乾接过表格样式的出货单, 笑赞道,“贺兰首领向来巧思。”
  这样表格样式的出货单不仅别出心裁,还非常实用,商品的种类、尺码、数量、价钱全反应在一张表格上,一目了然, 方便彼此。
  “都是小道。”贺兰定谦虚, 又问, “今年的出货量增加了不少, 一倍有余,刘记这边都能吃下?”
  “能!”刘乾豪气道,“再多一倍也没问题。”他可是知道如今不少商家滞留怀朔不走,就是等着自己吃不下出货量,等着捡漏呢。
  去岁羊毛制品只是在梁国小试牛刀,结果广受好评,尤得风流士族的喜爱。
  要知道,建康、会稽等地的世家大族就是整个大陆的流行风向标,他们的吃穿用度向来是世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今年除了梁国,平城、洛阳等地亦有巨大的市场。”
  南北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国家兵力到文化底蕴,两国一直在别苗头。但是,在吃喝玩乐等风流韵事上,北方似乎总是比南方玩儿不过南方。
  因此南方一旦有什么新鲜事儿,北方绝对策马跟上,绝不落后。
  “朔州、沃野等地亦兴起了不少羊毛工坊。”刘乾向贺兰定透露,“但是我看了他们的产品,品质、花样,介不如你怀朔的。”
  自从怀朔羊毛大联盟成立,贺兰定公布羊毛洗涤秘方,还派遣技术人员去各部落的小工坊进行技术指导。整个怀朔地区的羊毛制品质量直线提升,甩出周边地区一大截。
  贺兰定道,“有竞争才有压力,才有进步。”自己可不会躺在历史的功劳铺上吃老本。
  说起进步创新一事,贺兰定对刘乾道,“正有一个好东西要给刘大哥看看。”
  “洁面皂和护肤乳。”
  混了艾草汁的肥皂被做成荷花的模样,如碧玉一般油润柔和,还带着淡淡的植物清香。看起来非常不错。
  “这个是用来洗脸的。”贺兰定介绍着。
  其实肥皂在贺兰百货已经售卖过一段时间了,但是销量非常不理想——穷人用不起,富人看不上。
  最终,贺兰定还是不得不找上了刘记商行,想由刘记商行代销肥皂。
  “听说士族子弟喜好涂粉敷面。”贺兰定也不知道那些人往脸上涂的什么个东西,但是只要是化妆品,还是美白的,长期留在脸上肯定对皮肤有害的。
  “用这个碧玉皂洗脸可干净了,你可以试一试。”贺兰定介绍完了肥皂,继续介绍润肤乳,
  “这个润肤乳是搭配用的。”
  “用碧玉皂洁面之后,涂以这个润肤乳。有保湿润肤之效,如婴儿肌肤一般细腻柔滑。”
  刘乾接过两样新产品,仔细打量研究着,很快发现其中的名堂,问道,“艾草和龟甲香?”龟甲香其实就是桂花香,只不过品质更佳,留香更久。
  贺兰定竖起大拇指,赞道,“刘大哥好品味。”
  “东西不错。”刘乾相信贺兰定的产品,只是.....
  “只是这两种香太过平凡,恐难如那些高门大户的眼。”
  贺兰定无奈,北地资源匮乏,来往商队的货物里也没什么精品,这龟甲香已经是他在世市场能找到最好的香料了。
  只是这好不容易买来的香料还是入不了南方士族的眼。
  “先试一试吧。”贺兰定道,“效果绝对的。”虽然香气落了俗套,可是肥皂的洁肤效果和乳液的保湿润肤效果绝对是杠杆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