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贺兰定抬步上前,贺兰部落的防线分开一个口子,让贺兰定与来人对话。
  “你们有什么事儿?”看着不像是来打架的,贺兰定便开门见山的直接问了。
  “归附!重归贺兰!”回话的是个老者,花白的头发如野草般张牙舞爪地支楞在头顶上,沟壑纵横的脸颊黝黑皲裂,像是荒漠中干涸了千年的河床底。
  贺兰定只觉可笑,真把自己当傻子了不成?不明不白收下这么多外来人口,是等着部落内乱吗?
  “不行。我们不收外人。”贺兰定直接了当地拒绝,又冲左右道,“给他们点馕饼吃食。”能用点粮食打发走的都不算事儿。
  谁知,话音刚落。那为首的老者沉声大喊一句什么,他身后的人突然扬起了刀子。
  贺兰定一惊,退后一步回到安全防线后,而贺兰的儿郎们已经操着刀子围了上去。
  然而,预料中的突袭却没有发生。野人扬起刀子也不是对向贺兰,而是砍向了他们自己带来的牛羊。
  这是做什么?!
  “我们不走!”领头的老者大喊,“我们要跟着贺兰过好日子!”
  贺兰定:!这是赖上了吧!
  【作者有话说】
  贺兰定:破釜沉舟是这样干的?!
  第九十六章
  在腊月二十九这日抵达贺兰部落营地的牧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野人。
  他们不属于大魏, 不属于南梁,也不属于柔然国。他们没有国家,没有户籍, 也不需要服兵役和缴税。他们赶着牛羊游荡在天地之间, 野草般挣扎生长。
  “日子不好过。”领头的老者被贺兰定领进毡房喝奶茶, 其他的部落人员则依旧被拒之营地门外。
  贺兰定心道, 你日子不好过, 来找我干什么?咱们也不熟啊。
  老者笑眯眯道,“一百年前咱们是兄弟,是一家。”
  见贺兰定明显不信的模样, 老者回忆着解释道, “当时....当时还是登国....”
  贺兰定心道, 登国?完全没有听过的国家,大约是五胡乱华时期某个昙花一现的小国家吧。
  “登国也是拓跋家的。”老者讲起古来,“贺兰家追随了拓跋家,草原部落被离到了各地。我们几家不想跟着拓跋干, 就自己放羊去了。”草原那么大,想逃还不容易么。
  贺兰定心道, 一百年多年前的事儿了, 鲜卑胡儿又没有自己的文字,自然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又没有证据。
  “如今的日子是真不好过。”老者苦着脸,“冬日雪灾、秋日蝗虫,就没有一日是安生的。”
  老者说明自己过来的原由,“听闻怀朔这边的敕勒川出了一位贤者, 一位宽和待人的领主。”
  “再一打听!”老者眼睛一亮, 如说书一般两掌一击, “是老兄弟啊!”
  贺兰定:.......
  “那你们可以归顺朝廷。朝廷会给你们一片水草丰裕的草场。”贺兰定道。
  谁知老者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好!拓跋家不好!”
  “我们是来投奔贺兰的,不是拓跋。”老者毫不避讳,“我们只相信贺兰。”
  贺兰定也把话敞开说,“你们应该信任的是一百年前的贺兰,而不是现在的我。”
  谁知,老者却道,“你不一样!”
  老者耍赖道,“牛羊都给你们,其他随便。”要是贺兰定不收他们,他们就把牛羊都杀了,反正贺兰定的名声在外,总不会看他们去死的。这是他们出发前就定好的计划。
  贺兰定再次无语,只得耐心和老者讲道理,“我不能直接收下你们,你们连魏国人都不是。”完全就是可疑人员。
  收下这些人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一旦被有心人盯上,一个通敌罪就能要自己的命。
  除此之外,万一这些人的目的根本不是自己所说的那样单纯为了温饱,而是有目的地潜入,那就是引狼入室。
  “你要是着实有难处.....”贺兰定没有一口回绝,而是给他们指了一条活路,“贺兰部落可以先拨付你们一部分粮食,明年开春暖和后,你们把羊毛给贺兰部落。”
  至于这些“野人”会不会拿了预付款就跑。贺兰定并不在乎。
  要是对方不履行约定,那贺兰部落损失一批粮食,但同时也有了绝对的理由拒绝这些人的加入。
  要是对方明年春季如约送来了羊毛。那皆大欢喜,贺兰部落收到了羊毛,野人部落有了新的进项,可以靠着自己活下去,而不是走极端加入贺兰定。
  老者显然心动了,手指沿着茶碗的边缘来去摩挲着,又深深看了一眼贺兰定,良久才点头,“好!”
  闻言,贺兰定松了一口气。能同意这个方案,可见野人部落应该是没有其他心思的,大概率就是想要让部落的日子好过些。
  贺兰定布置左右,“去点一批粮食给他们送去。”末了又叮嘱,“刚刚死掉的两只羊,算贺兰部落的,也给一并用粮食结算。”
  “要是能有盐巴就更好了。”老者在一旁插话。
  贺兰定: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左右请示贺兰定。贺兰定点头,“给他们一包盐。”
  “哎呦!”老者乐得笑开了花,冲贺兰定作揖,“您可一定要长命百岁啊!”——就指望着你过日子了。
  野人部落来的急,走的快,还没到晌午饭时间,拉着三车粮食高高兴兴地走了。临走还不忘拍着胸口保证,“明年春天,一定送羊毛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