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但是,这边风沙虽大,又满目荒芜,可是有水源啊!有些商队为了减少路程,会铤而走险横穿沙漠。如此,沙漠中的这一汪湖泊便成了商队的必经之路。
  进入沙陵县的地界,入目所及无一片绿意。此情此景触发了贺兰定的知识储备,脑中浮现出一句诗来:“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待到夕阳西下,贺兰定又想到了那句著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倘若自己不是穿到了敕勒川,成了个放马牧羊的鲜卑胡儿。而是去了南国那边,说不得凭着自己一肚子的诗词歌赋,还能闯出一番名堂出来呢。
  不过,生逢乱世,写诗做赋可保不了命。
  胡思乱想着,一片碧波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夕阳下的沙陵湖金光闪闪,水面上犹如洒了一层碎金子一般亮眼。
  “快看!”惊叹声中,众人看到了夕阳下迎风招摇的旗帜,上绣“贺兰”二字——过草地,越长城,穿沙漠,人都晒黑了一圈,这才终于到了目的地!
  橘红色的夕阳沉入地平线,天地交接处炫彩一片,红的、橙的、紫的、蓝的,炫目华丽得如同华丽的丝绸。
  而此时正是贺兰小食肆生意正忙的时候——落日带走了燥热,徐徐晚风中,人们从屋里走出,开启了夜间的生活。
  “阿母,你看,那边来了只商队!”眼尖的少年看到了远处沙丘上蜿蜒的队伍,欣喜地跳起来,“我去迎迎,看看他们要不要住宿吃饭!”
  沙陵湖畔除了贺兰食肆,还星罗密布着许多客栈酒馆,都是做的行商们的生意。
  “小心些,别莽撞得罪了贵人。”妇人拉住着急的儿子,指着远处的车队道,“你看清楚他们的旗子再上去。”
  “哎!明白!”少年应了一声,解开系在木桩上的骆驼,向着远处的来客奔去。
  待到近处,看到商队的旗帜,少年当场愣住,不知该继续向前,还是掉头回去报信。他只能大声嚷嚷着,“是贺兰,是贺兰家来人啦!”
  少年识字不多,可是旗帜上的字和“贺兰食肆”的“贺兰”一样他却是认得的。
  少年的声音没入辽阔的天地之间,转瞬被吞没干净,前后都没能传出去。
  犹豫片刻,少年选择继续向前,驾着骆驼,踏过沙丘,迎上贺兰家的车队。
  “你们是贺兰家的吗?青云、阿英是你家的?”双方还隔着数十米的距离,少年已经忍不住扬声大喊。
  “是的!就是贺兰!”执旗的大汉高声回话,“怀朔贺兰!”
  得到肯定答案的少年加快步子,边跑边喊,“你们要住宿吗?我家有草料,还有热水!”竟是直接开始拉生意了。
  贺兰定看着活力满满的男孩儿笑了,冲随从交代,“去告诉他,我们需要草料。另外,我们有马车陷在后头过不来了,让他喊骆驼队去帮忙。”
  沙漠地带行路艰难,马车轻车简行勉强还能通行,然而,装了货的马车可就走不动了,半个车轮都陷入沙子里,凭甚都拉不出来了。
  骑骆驼的少年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不少没经验的商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事。他立马掉头回转往家跑去,边跑边喊,“来活了!来大活儿了!”
  跑着还一溜烟跑到贺兰食肆,冲着正在卖水卤干的青云和阿智大喊,“你们家来人啦!”
  “什么?”二人皆是一愣,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
  “贺兰,是贺兰的商队。”少年大喘吁吁。
  青云冲里屋小卖部的阿英大喊,“阿英,你来收钱,我去看看!”说着,丢下手里的活计。跑去后院牵了骆驼,跟在少年身后往远处沙丘跑去。
  霞光下的沙漠如丝绸般炫彩,驼铃阵阵,像是千年回响的引魂铃指引旅人的归途。
  看清迎风招展旗帜上的“贺兰”二字,可单青云心头一梗,万般愁绪涌上心头,颤抖着喊出“贺兰”二字。
  人离乡贱。离开怀朔后的种种艰难、委屈在看到故乡来客的一瞬如潮水般将可单青云淹没,好悬没落下泪来。
  第一百一十四章
  “沙陵县这边还算安稳, 虽然也有马帮、沙匪,但都是些义士,平日里不乱来的。”可单青云一边给贺兰定上茶水, 一边讲着小食肆的经营情况, 以及 沙陵县里头的情况。
  有人的地方就有团体和斗争, 沙陵县虽然没有世家和豪强, 但是还是有势力团体的。
  不过, 有贺兰的名头在,那些个匪老大们并不为难阿英和青云,反倒多有照顾。再者, 小食肆的东西还物美价廉, 他们欢迎还来不及呢。
  “辛苦了。”贺兰定看着黑瘦了一圈的可单青云, 感叹万千,问,“铺子上还支应得开来吗?”
  可单青云挠挠头,憨笑道, “不累。咱们三个人呢,阿英和阿智都能干, 不怕苦。早起阿智磨豆子, 过一个时辰后,我起床帮忙。等开摊了,阿智休息,阿英过来算账收钱.....”
  可单青云将铺子的运转模式细细道来,笑道, “刚开始的时候是手忙脚乱了一阵, 但是慢慢就好了。”渡过了磨合阶段, 三人将铺子经营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
  贺兰定道, “这次过来,给你带来两个人手,你们也能轻松些了。”人手要一点点点的加,地盘儿也一点点的扩,温水煮青蛙,免得招人眼。
  “哎!那我给他们拾掇个屋子出来。”可单青云一口应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