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你这儿收积分券不?”大胡子又问。
“收!”
此时的大胡子还不知道,今日自己约莫等于平白得来的这张方子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又会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带来了什么。
许多年后,已然成了西北豆油王的大胡子,回忆起年轻时在怀朔的神奇际遇,依旧会惊叹不已,道一句,“谁能想到今天呢!”
城外的羊毛节热闹非凡,怀朔镇内却几乎成了一座空城——所有人都跑去看热闹了。在这样一个欢喜的初冬,城北的贺兰大宅的上空却莫名笼罩着一股肃杀之气。
贺兰定与阿史那虎头的堂兄阿史那熊塔商议选兵之事。
贺兰部落如今虽然人口两千有余,可是武装力量依旧有限。就算贺兰定打算从流民中选拔人手通过训练用以充实武装力量,也没那么容易。
原因无他,流民大多是汉人。与一生与马儿为伴的草原牧民不同,这些各地涌入怀朔的流民大部分活了一辈子都没见过马,更不要说策马奔腾、骑马弯弓。
让这些质朴的农民放下锄头,拿起大刀和弓箭,并不容易。
“郎主为何如此着急?”阿史那熊塔满心不解,“训练这些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流民,代价不小。”
明明今年风调雨顺,牛羊肥壮。蠕蠕那边的冬天应该也不难过,大规模南下的可能并不大。
贺兰定的无法说出自己的猜测推断,只道小心无大过,“我总觉得.....要不太平了.....”
闻言,熊塔神色一凛,也不东想西想了,只郎主说什么便是什么,同时提议,“要不要两手准备,流民营这边的选兵照旧,同时在城里招募一些游侠,充作武装力量?”
“可。”
与阿史那熊塔商议定下细化的招兵方案,贺兰定越发神思不属,想到远去雍州的可单鹰,还有正在东荆州负责羊毛节的阿史那虎头,只希望这两路人马能够一路顺利,早去早回。
被贺兰定惦记着的可单鹰一众人马,千里奔袭,生生把行程缩短了三分之一,赶在十月底将过年的节礼送到了雍州刺史府。
可单鹰运气不错,抵达刺史府当日,刺史大人正巧得了个天大的好消息,心情美得不行,大手一挥赏了许多东西不说,还同意了贺兰部落的雍州开食肆和百货店的申请。
第一百二十四章
怀朔镇的热闹一直持续了将近一个月, 直到北风呼啸,天冷得能冻掉人的耳朵,怀朔各家的货都被买空了, 客人们才意犹未尽地散了。
“天喽, 这辈子没见过这么热闹的事情。”羊毛节虽然落幕, 可是众人的议论却没有停。每每回忆起羊毛节的盛况, 总是回味无穷。
“卖货还能这样卖呢!”大开眼界的感觉。
“贺兰首领肯定是财神转世。”说着, 这人五指一抓收紧,嘀咕着,“钱来~~钱来~~~”
“那个什么积分券真的不亏钱吗?”有人疑惑。
“贺兰首领什么人?!他能做亏本买卖?”许多人并没看懂其中的奥妙,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盲目信任贺兰“财神”。
可单鹰冒着风雪, 风尘仆仆赶回怀朔时已然是十一月下旬。然而, 羊毛节的余韵还未散去,街头巷尾,小食铺的桌边,避风又有阳光的墙根边, 总能听到人们意犹未尽地讨论。
可单鹰听得心下火热,对同行的汉子们道, “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了!”
“咱们快回去将好消息告诉郎主!”
众人加快步伐, 待靠近贺兰大宅,立马察觉有些不对劲——完全没有年节将至,进入腊月猫冬的闲适感,反而有种说不明道不清的紧迫氛围。
“可是出了什么事儿?”可单鹰翻身下马,疾驰入内, 拉住一个守卫问。
是了!肯定是出事儿了!上一回自己出远门回来, 不仅有族人来迎, 就连郎主都在大门口等自己的!可这次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城门外安插的探子哨兵没回来禀告?
“没出什么事儿.....”说完, 守卫一脸纠结,拎着眉道,“可能也出了什么事儿吧,反正怪怪的,说不上来。不过郎主自有安排,咱们听从指挥就行。”
“郎主呢?”可单鹰忙问。
“在书房。”
可单鹰长腿一跨,往贺兰大宅后面去,一路穿堂过院,心中的怪异感越盛——太冷清了!人都去哪儿了?!
揣着疑惑和不安,可单鹰走到了书房外,迎头碰上了几个族人正巧从书房出来,几个人一边走,一边头碰着头小声说话,商议着什么。
可单鹰喊住其中一人。
那人寻声望去,见着是可单鹰,眼睛一亮,可嘴角刚扬起一半就凝固住了,苦着脸冲可单鹰道,“忙死了,过几日喊你喝酒吃肉。”说完,几人脚步匆匆地走了。
“阿鹰?”屋内的贺兰定听到外头的动静,连忙唤可单鹰进屋。
“怎么回来的这样快?又为了赶路吃喝都在马上了吧?”贺兰定打量着满面风霜的可单鹰,心中温澜潮生。此时此刻,他深刻意识到,贺兰部落有今日之发展壮大,是因为每一个族人都在竭尽全力地向前走。
“没事儿。”可单鹰憨厚一笑,“反正都吃饱肚子了。”说完忙问,“家里还好?我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劲儿?大家都不像要过节的样子。”
“是啊。”贺兰定叹息一声,“不像过节的样子。”
“这个冬日恐怕要不太平。”贺兰定道出自己的忧虑,“我让大家做好准备,囤粮练兵。”贺兰大宅为何如此寂静空旷,正是因为人手都派出去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