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阿月点点头,小声回道,“已经都背下了,但是不懂什么意思。”《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年间,载药三百余种,且文字古朴易懂,非常适合自学。
  贺兰部落的仓库中有许多落灰的书册,从无用的账本,到儒家典籍,再到农典医书,乱七八糟,什么都有——约莫是鲜卑族当年南下时从汉人手里抢来的。
  贺兰定将这些书通通交给郑令修打理,充作小学堂的“图书角”。
  郑令修带着学生们将这些书籍抄写备份。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阿月深深迷上了各种神奇的草药,点亮了成为一名女医的梦想。
  就是学习无门。
  看着忐忑的少女,郑令修笑着安慰道,“不懂没关系,崔夫子会教你更加深入的知识的。等你有了充分的理论知识,我再想办法,让你跟着孙良医去行医。”
  “不要因为暂时看不见天亮,就放弃继续前进。”这是郑令修的切身感悟: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要放弃,否则永远不会知道未来会有多好。
  郑令修又看向另外一个女孩子,这是个汉人模样的女孩儿,白白净净,有着南方女子独有的一种婉约。
  她的父亲原本是一名宫廷匠人,应犯事被流放怀朔,家中女眷们也一道移居怀朔,成了贺兰部落的一员。
  “阿心,崔夫子亦通鲁班之术,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惑,都可以向崔夫子请教。”说罢,郑令修又补充道,“郎主也知道你的事情,你有什么新奇的点子、创新,亦可说与郎主听。”
  “郎主他.....”说到这儿,郑令修打了个磕巴,犹豫一下继续道,“郎主博学广知,总有意想不到的见解。”
  ——什么都知道一点,又什么都知道得不深,让人难以准备描述郎主的学问程度。
  “嗯!”阿心重重点头,“我一定要造出厉害的东西,让阿爹刮目相看。”
  一直以来,阿心都觉得自己比家里的兄长们都要聪明——自己两岁的时候就会玩鲁班锁了。可是阿爹硬是看不到自己的厉害,不肯将技艺传给自己。
  小学馆这边,师生三人在谈论匠人传技之道。贺兰定也在和祖敬之谈话,说得是织布机改良之事。
  “这一次的改良后的织布机足有一间房大,需要两名织工协同操作。”祖敬之佝偻着腰背,细细为贺兰定解释图纸上的织布机运作原理。完全没有昔日的倨傲。
  “一人坐其上,为挽花工,负责按提花纹样逐一提综开口。另一人为织花工,脚踏地综,投梭打维。如此,花样可以扩大许多,且更加丰富。”
  祖敬之讲了许多,贺兰定却始终一言不发。
  祖敬之觑眼打量了一下板着脸的贺兰定,心中一慌,心道,年前那事儿终是将这位年轻和善的郎主给得罪了。
  去岁冬日,贺兰定料想有蠕蠕南下之祸,全族积极备战的同时,还找上了祖敬之,请他帮忙改良武器,要是能搞出连发弓弩,那就更好了。
  一向有求必应的祖敬之却犹豫了,苦着脸说自己不擅此道。
  其实有什么擅不擅的呢,机括如此复杂的织布机都改良成功了,动动心思,想想办法,哪怕是试一试呢?
  但是,祖敬之直接拒绝了贺兰定的武器改良任务。甚至这一次如此急切地拿出最新的提花织布机也是有将功补过的原因在其中。
  在祖敬之的心中依旧有胡汉之分。
  见北地牧民艰辛,祖敬之会主动研发黄油分离机。在羊毛纺织工业上,祖敬之也是贺兰定指哪儿打哪儿,让做纺纱机就做纺纱机,让改良织布机就改良织布机。
  唯有在武器改良一事上,他异常坚定——黄油分离机减轻了牧民的日常劳作,织布机振兴了北地草原的经济。
  可是,武器不一样。击退蠕蠕之后,贺兰家的箭锋会不会调转向南地呢?
  祖敬之不愿成为千古罪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贺兰定自然知道祖敬之的顾虑和坚持,但是他并不恼火。
  换位思考一下,自己要是被倭寇掳走干活,为了活命,自己估摸会老实干活的。可是要是让自己去造原.子弹,那自己绝对直接吊死在天皇家的大门口——当然,贺兰定也没本事搞原子.弹。
  这个比喻兴许不恰当,可是五胡乱华的血仇也不过才过去一百多年而已,胡汉大融合还远没有实现。
  此时,贺兰定板着脸不做声的原因是:他看不懂新的提花织布机的图纸!
  明明之前的纺纱机和织布机自己还是能看懂其中的运作原理的,甚至能够拆下来在重新组装。可如今手里的这份新图纸,怎么看也看不明白唉!
  这感觉就像是高数课堂上,自己弯腰捡了一支笔,再抬头,黑板上的知识点已经全然看不懂了——可见祖敬之在机械方面真的是很厉害的。
  发了会儿呆,贺兰定回过神来,才发现得不到自己回应的祖敬之面色发白,一头的虚汗。
  “设计不错,就是我没看懂。”贺兰定忙解释,“不过,我不懂没关系,你懂就行了。”
  贺兰定将新提花机的制造和织布工人的培训都交给了祖敬之负责。
  见祖敬之诺诺的模样,全然没了先时的高傲之资,贺兰定估摸他是心里害怕,毕竟如今他全家老小都在自己这儿,万一自己报复,将他们丢草原喂狼可怎么办。
  贺兰定从书案后走出,拍拍祖敬之的肩膀,开诚布公道,“我知你的担忧顾虑。武器改良研发的事儿,以后都不会找你.....嗯,都不会找祖家人。”贺兰定安祖敬之的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