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阿史那虎头也不太懂里头的事情,挠头道,“什么苛政猛于虎之类的,反正意思就是嫌弃郦刺史太凶了。”
  “可是,我瞧着也不凶啊,挺好一官儿。”阿史那虎头疑惑不解。去岁冬日,他带队压货去东荆州举办怀朔羊毛节。那真是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
  “要不是郦刺史,咱们羊毛节也弄不起来。”阿史那虎头愤恨道,“郦刺史多好啊,在当地办了个手工坊,把咱们的毛毡胚子收过去再加工,让不少人多了一份生计,家里平白多了一项收入。”
  “多好的官儿,怎么有人去告他,白眼狼啊!”
  贺兰定听出了其中的不对,问道,“郦刺史与当地世家豪族关系如何?”
  “那是不怎么好的。”阿史那虎头道,“东荆州原来就野人蛮子的地盘,当地的那些什么狗屁豪族,以前其实都是土匪山寇,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本家在郡城里有体面买卖,其实私下还有人马藏在山里,相互勾结着呢。”
  “听说郦刺史到任后组织了好几次的剿匪,肃清山路,打通商道,山寇们都望风而逃了。”
  说到这儿,阿史那虎头也回过味儿来了,喃喃道,“原来状告郦刺史的不是小老百姓,而是那些豪绅土强......”
  贺兰定道,“这事情,最终谁得利了,就是谁干的。”把郦道元搬走,没人为小老百姓们做主了,那些豪强的日子才会重新舒坦起来。
  “那可怎么办啊......”阿史那虎头原本想着,郦刺史是被冤枉的,只要找到门路为他洗刷冤屈、证明清白就成。可这明明就是陷害啊!
  “他们应该自己也知道。”
  郦道元和郑枢都是聪明人,哪能看不懂这其中的门道呢。只是,郦道元心中对皇室、对朝廷仍有幻想,忠君爱民,觉得自己回洛阳后道明真相,朝廷会还他清白。
  而郑枢尊重好友心中道义,无法正面阻止,又不想好友白白遭罪,但郑家已然失势,想要帮助郦道元,也是有心无力。这才求到了贺兰定这儿——完全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郑郎君说......”阿史那虎头压低声音道,“要是事成,他知道哪里有黑石头。”——黑石头是贺兰定一直想要找的煤矿。
  “!”贺兰定眼睛一亮,这下子,不行也得行,硬上!
  阿史那虎头感慨,“之前我们护送郑郎君去东荆州,一路没少问东问西,结果啥也没问出来。我还道郑郎君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呢。”结果,人家不是肚里没货,而是防着他们,关键时刻才露出来了。
  “他说那黑石头叫石涅,在甚山海经里就有记载。”
  “还说.....”阿史那虎头声音压得更低了,“说在草原上就有,遍地都是,直接捡。”
  “可是草原那么大......”贺兰定脑中快速搜罗,愣是没想到草原那块地方有疑似煤矿。
  “会不会在蠕蠕人的地盘?”阿史那虎头在草原贩卖素肉干的时候,差不多跑遍了整个敕勒川,可也没见过郎主口中的黑石头。想来想去,只能是在蠕蠕人的地盘上了。
  “先不想这么多。”贺兰定捏捏鼻梁,理顺思路后道,“咱们首要是把郦刺史和郑二郎给捞回来。”人都道自己碗里了,还有什么吃不到的,找到煤矿那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捞一个被问罪的刺史谈何容易。贺兰定如今不过是个幢主,手下领五百个大头兵,最大的人脉是自家外公。
  可是在后世相当于一地省长的镇将外公,到了洛阳城也是无法发声的蝼蚁。
  “!”贺兰定想到一号人物来:雍州刺史皇甫集,胡太后的舅舅,当今皇帝的舅爷!应该算是当下大魏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了。
  “赶巧了,我正要出趟远门,就去雍州吧!”这回自己可是去“公干”的,谁也不能说啥了吧。
  只是,上门求人办事儿,钱和礼是万万少不得的。眼下贺兰部落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就那么几样东西了。
  要不,把酿造酱油的方子送给皇甫集?正巧最近有一批成品酱油,用来做红烧五花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似乎还不够亮眼夺目。这礼送得太过平白无奇,不够令人眼前一亮。自己总不能撸起袖子去皇甫家的后厨个皇甫集昨晚红烧肉吧?
  贺兰定正烦恼着送礼一事,阿塔娜那边终于做出了浅黄色的透明糖块——送礼正合适!
  【作者有话说】
  贺兰定:兴许我还是有些龙傲天气运的,不然怎么总遇上这种瞌睡送枕头的好事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从怀朔到雍州, 是从大魏爪牙通往大魏胸腹的一路,是从半干旱性气候区演变成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的一路,也是从贫瘠走向繁华的一路。
  此次出行, 主要目的是为营救郦道元奔走张罗, 并非游山玩水。因此, 贺兰定虽然带着两小孩儿一道出行, 但是一路却是急行军。除了必要的物资补给, 并不在城镇过多停留。
  可是,即便是匆匆而过,那些于惊鸿一瞥中的中原繁华足以震撼众人。
  即便是见识了后世华夏繁华盛景的贺兰定, 沿途瞧见那些或是已经建成, 或是正在修建的各色佛寺, 也会心生震撼。
  无论是“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的通天佛塔,还是“凿石开山而建,真容巨壮骇动”的巨大佛像, 又或是“线条舒美,如春蚕吐丝;设色艳丽, 似百花烂漫”的绚丽壁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