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趁着还不太糟糕,多进几趟山,拉些柴火回来,无论是生火取暖,还是搭建毡房都用得上。
  大雪纷飞中,时间进入了腊月,天气却越发冷了,不仅大雪下不停,好像天塌了一样。草原上还卷起了大风,如同一个大手无情地掀飞牧民们的毡房。
  冰天雪地的荒原上,寒冷刺骨的冷风中,受惊的马儿撒蹄狂奔,茫然的羔羊挤成一团,失去一切的牧民们欲哭无泪。
  “阿翁,必须要救灾!”贺兰定找上大将军府,“小洞不补,大洞受苦。”不把今年的寒灾熬过去,明年怎么办?!
  “救?怎么救!”段长是绝对不会开城门放难民进城的。
  “您给我名头,给我人手,我去救!”在冰原上挣扎着的可是怀朔立世的基本盘,不能丢!
  段长头疼,有时候他真想把自己这个外孙的脑子里切开来,看看里头装的是什么。
  “去吧。”段长声音疲惫,丢出一方印鉴给贺兰定,凭此,贺兰定可以调动一部分的怀朔戍兵。
  “阿翁,你信我!”贺兰定眼睛亮得如同有一簇火苗在燃烧。
  在贺兰定看来,这世上没有什么比人命更加重要的东西。因此,他开展救灾的第一步就是宰杀牲畜——皮毛剥下来留着明年开春再处理,血肉直接投进大锅,吃了补充体力。
  篝火燃起,巨大的铁锅中汤汁翻滚,扑鼻的肉香随着袅袅炊烟传向草原。不用刻意宣传,草原上大部分的牧民都得到了消息——怀朔镇的贺兰定在救灾。
  救灾不是光给吃饭就行的,还要有住处,不然一个晚上就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
  大风大雪之下,城北流民营的受灾却不严重。
  一来营地背依怀朔北城墙,这边的风力比旷野要许多。二来,当初建造流民营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防风保暖的问题,营地整体向下挖了有半米高。这种半地下的结构让流民营扛过了大风。
  “如今这寒天冻地的,没法动土。”可是搭建地面草棚子,要么是被风卷走,要么是被积雪压垮,保暖性能也不行。
  贺兰定嘴唇紧抿,目光落在旷野的雪白之上,心中有了主意,“建冰屋。”
  草原上什么都有,只有无穷无尽的大雪。既然如此,老天爷给了自己什么,自己接着便是!
  有了士兵的加入,一切都迅速起来。贺兰定早上定下了做雪砖砌墙的计划,傍晚时分,怀朔镇外已经垒起了一道冰雪之墙。
  “郎主,您真是天降之才!”工匠们高兴地手舞足蹈。他们从未建过如此神奇而简单的冰屋。
  将积雪填压进模具,以水浇灌,令其更加坚实,小半日后就可成型脱模。而在搭建的过程中也不需要什么粘合剂——直接用温水浇灌,冰砖微微融化后会在冷空气中迅速凝结成一整片。
  更加绝妙的是,因为要取雪做砖,地面上的积雪被刨低一尺有余,在其上建成的冰屋子也是半地下结构,防风保暖效果更好!
  “要是能把屋顶做成圆拱装,抗风抗压性能会更好。”贺兰定指点道。
  “没问题!”呼呼的寒风中,匠人们却心潮澎湃,干得热火朝天。
  当第一批牧民顶着风雪走到怀朔镇外时,看到的就是银白的大地上凸起了一个个的圆顶“蘑菇”。又有些像狐狸洞旁堆起来的小土坡。
  “这些就是你们的住处了。”对于接应、安置难民,贺兰部落经验丰富。
  “别看这屋子是冰雪造的,里头可暖和啦。”房子的材料虽然是冷冰的雪砖,但是其导热性很差,外头的冷传不进屋里,屋里的暖气也跑不到外头去。
  “真不会融化了吗?”千里迢迢走到怀朔的牧民们心生忧虑。
  “融化了也没关系。”接应人的小伙子给众人介绍,“我已经在冰屋里住过两宿啦,很舒服的。”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热气都是往上跑的,屋顶的冰融化成水,顺着墙壁流下,一般流到半路就又冻住啦!”
  “而且上头还开了通气口,一点也不会闷的。”说着,他手舞足蹈起来,大喊,“我家郎主真是聪明!”
  小伙子将众人领进一座小冰屋。
  掀开毛毡门帘,从甬道进入冰屋内部的瞬间,世界都安静和善了——呼号的北风和刺骨的严寒在一瞬间被剥离,因饥寒交迫而佝偻蜷缩的身子骨都舒张开来了。
  一个声音在牧民们的心中升起:来对地方了。
  “都先来喝口热茶。”小伙子让牧民们自己招待自己,喝上一碗奶香浓郁的咸奶茶暖暖身。
  待众人缓过神来,小伙子掏出随身的笔和本子——笔是炭笔,本子是麻绳缝合葛纸装订而成的。
  “你会写字?”牧民们看小伙子的眼神顿时敬重起来。
  “嗐,会一点点啦!”小伙子羞恼,暗下决定:等明年开春自己得多学几个字。
  “都把自己的情况说一说,哪个部落的,叫什么名字,家里什么情况......”
  等基础信息登记完毕,外头有人送来一叠馕饼和一锅雪白的羊肉汤。
  美味上桌,牧民们你看我、我看你,却没一个人敢动手——天底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呢?
  “当然没有免费的午餐。”接应的小伙子道,“你们每日的吃食,我都给你们记着帐呢!等明年开春可是要还的。”
  不等有人发问,小伙子继续道,“用牛羊来抵,或者是做工来抵,都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