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写下那种向朝廷伸手要钱的奏折,师爷已经做好了贺兰定被罢官,自己卷铺盖回家的打算。谁知,与要钱的折子一起送往洛阳的还有一整套精美无比的琉璃食具。顿时,师爷心里稳了,忽得想,搞不好朝廷还真能给拨点款下来呢。
贺兰定点点头,又道,“新年新气象,咱们刚来盛乐,人生地不熟的,给各家各户都送一份节礼过去。”反正他们还会加倍回送自己,怎么都不亏的。
说完,贺兰定又道,“今年是个丰收的好年,老百姓们也该共享此乐。”竟要给盛乐的老百姓们也要送一份节礼。
师爷一脸呆滞地瞅着贺兰定,心道,小少爷您真不是散财童子转世的?这辈子就没见过这样口袋里捂不住钱的。
贺兰定道,“一户一斤粟米,算下来也没多少。”
师爷劝道,“您才向朝廷哭穷,转头就给老百姓送粮,这不合适啊。”
贺兰定想想似乎有些太高调了——没办法,主要是今年实在赚得太多了(主要是吃大户吃的)。口袋鼓起来的贺兰定就忍不住分你一点,分他一些。
“既然如此,就设个粥棚吧,布施三天。”怎么都想给大家伙添添喜气。
转眼进入腊月,整个盛乐都陷入了欢乐的海洋。活了一辈子,盛乐的老百姓们头一回明白了“父母官”的含义。什么是父母官?就是给你吃食,教你本事的在生父母啊!
贺兰定怎准备启程返回怀朔,这个新年他准备在新基地吐若奚泉与族人一起度过,等过了明年正月再回盛乐。等盛乐这边运转稳定后,贺兰定就准备丢手给师爷,自己则常驻吐若奚泉。
贺兰定前脚刚离盛乐,来自洛阳的急信就送到了盛乐。
“郎主呢?!”
“刚出城半日。”
信使连马都没下,得了贺兰定的去向,马鞭一挥,疾驰追赶。
“洛阳急报!”信使翻身下马,举着信函疾跑到贺兰跟前,“库姆递出来的,说是阿昭姑娘急信。”
贺兰定一惊,顾不上漫天风雪,当下撕下火漆取出信函,就着昏暗的天上,贺兰定看着满纸熟悉的字迹,越看越心惊。
原来不是阿昭在洛阳出了事情,而是怀朔将有大变。
“速归怀朔!”
今年冬日是个安稳的冬日,虽然天气依旧严寒,但是因着柔然内乱,没有蠕蠕人南下劫掠,大魏北疆沿线的军镇老百姓们难得安宁。
然而,这一份安宁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柔然可汗丑奴被杀,其弟阿那瑰继位不久便被其从兄示发打败。阿那瑰逃亡大魏向大魏朝廷寻求帮助。在此期间,阿那瑰的另一位从兄婆罗门打败了造反的示发。于是,阿那瑰请求大魏帮助自己重归柔然,夺回可汗之位。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柔然内乱关我大魏什么事儿?咱们世代血仇,多少六镇儿郎、北疆百姓死在柔然人的马蹄之下。你柔然内乱自然越乱越好,乱到把自己玩完儿才最好。
可是,大魏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一般人呐!主要那个阿那瑰不是个一般人。据阿昭判断,阿那瑰野心蓬勃,狼子野心——他能当着满朝文武跪舔大魏皇帝!是真的跪着用舌头添鞋底!
这一招直接让大魏朝廷上至皇帝,下至朝臣,都爽翻了。泱泱大魏,威武兮!
不是没有大臣提出,“如此能屈能伸的蛮夷统领,放其回草原,必定后患无穷!”
阿昭也道,“昔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今有阿那瑰殿前嗡靴,所图非小!”
然而,阿那瑰除了豁得出脸面,他还舍得送礼。阿那瑰逃亡大魏的时候穷得口袋空空,但他舍得下身份面子,还巧舌如簧。硬是在四夷馆从柔然人手中众筹到黄金两百斤。
贺兰定:于送礼一道上自己终于棋逢对手了。
金子送到位,又豁得出去脸皮。大魏朝堂上些许的反对声音都被压了下去,阿那瑰终究争取到了大魏的支持。
“朝廷命怀朔镇将杨钧在武川、怀朔两地选派精兵两千护送送阿那瑰归国。”
原本,阿那瑰归国与贺兰家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顶多是柔然多了个隐忍强大的可汗,贺兰家多多防备就是。
可是,朝廷让杨钧送阿那瑰归国,这里头的关系可就大了。
杨钧怎么来怀朔的?元叉和刘腾运作的。
阿那瑰怎么得到大魏支持的?元叉和刘腾点头同意的。
两颗棋子,一颗钉在怀朔,一颗按在草原,两边遥相呼应,那就是能够席卷大魏的武装力量!这兴许就是元叉和刘腾的最终目的。
能当上顶级权臣的哪有一个是傻子,他们哪里会不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呢。
一旦柔然阿那瑰和怀朔杨钧联手,敕勒川草原焉有贺兰部落立足之地!
贺兰定惊得一身热汗,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贺兰定额间的发梢,瞬间融化成晶莹的水珠,冷风一吹又结成了冰霜。
贺兰定一路疾驰回怀朔,一头扎进贺兰大宅,立刻召来族中亲信以及段家父子前来商讨阿那瑰归国一事。
心急如焚的贺兰定还不知道,千里之外的洛阳城里,大魏皇帝下诏立柔然阿那瑰为朔方公、蠕蠕王,赐王府一座,等同亲王。
为大魏皇朝贡献出数代血肉之躯的六镇儿郎在肃冷的北方草原喝西北风,而大魏仇敌却过上了锦衣玉食的亲王生活。何等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