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一切单凭大都督吩咐。”于谨服气了。他其实原本心里是有些瞧不起怀朔来人的——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在北方平原上骑兵硬冲,他们或许还行。但是南方战役可与北方截然不同,智囊的作用极大。
  谁知,贺兰定根本不是众人口中走了狗屎运的羊毛贩子。于用兵一道上,贺兰定很有自己的见解。
  “我就说嘛,寿阳的经济成本太不划算了。”可单鹰嘟囔着。
  在没开会之前,可单鹰就觉得郎主大概率不会老老实实去打寿阳——寿阳地盘小,除了淮河一侧,其他几面都被南梁包围。寿阳难攻又难守,花钱还多,这样的地盘要来何用?可单鹰可没有什么大一统的远大理想。
  于谨耳尖,便问,“何为经济成本?”
  可单鹰:“就是花钱多。”
  “咱们要把钱花在刀刃让,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收益!”可单鹰或许没啥文化,对历史知识也知之甚少,但他会做生意啊!
  可以说,每个怀朔人的肚子里都有一本生意经——包括那个脑子进屎去造反的鲜于修礼。
  “我那不是觉得起义要比老老实实做生意来钱快嘛!”鲜于修礼终于道出了真实想法。
  对于那一日夜里鲜于修礼能够躲过层层关卡摸到自己的营帐,贺兰定心里很介意,总觉得这里头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哪怕大军开拔,鲜于修礼还是被严加看管着,时不时被拷问一下。
  “我这是天生的本事。”鲜于修礼解释那一晚上的事情,“大小在山里打猎,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到野猪崽子的藏身地。”
  贺兰定:所以.....我是被当野猪崽子对待了。
  “说说吧,那些个逃跑了的人里都有那些角色?他们有说要去做什么吗?”
  鲜于修礼知无不言,“领头的叫杜洛周,真本事没有,惯会哄人。”
  “还有个叫葛荣的,也是怀朔人,原本还是怀朔戍兵呢。”
  “怀朔戍兵?”贺兰定凝神,看向左右亲兵,意思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儿。怀朔戍兵不都入了联盟军吗?怎么还有去参加起义造反的?
  随行亲兵回:“可能是逃兵。”联盟军治兵极严,因此哪怕联盟军待遇很不错,但是依旧会有逃兵——对某些危险分子而言,旱涝保收哪有一票赚个大的来得刺激。
  如今天下大乱,大魏颓势,许多人都嗅到了其中的腥风血雨以及机遇——五胡乱华也才过去没多久,马背上夺天下并非不可能之事。牵马奴石勒还能当皇帝,这一回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就在贺兰定领军一路东进赶往徐州的路上,刚刚战火熄灭的北方大地又起风烟——逃走的六镇降民又反了!
  逃走的六镇降民又反了。他们从恒州逃跑后便去了河北地区成了流民乞食。可是眼下,连有房有田的平民都日子艰难,更不要说失去一切生产工具的流民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流民涌入河北地区后没多久,又逢洪涝灾害。这下子,原本好好的河北平民也沦为了失地流民。朝廷又无法组织强而有效的赈灾救援,早有造反经验的六镇降民趁势而起,重操旧业。
  “不就造反么,反正要都是要死,不如多吃几天饱饭后再死。”
  “造反也不一定会掉脑袋的,咱们如今不也还好好的么。”六镇降民以亲生经历举例。
  “对对对!搏一搏,布衣变裘袄!”一场老带新的造反运动在河北地区爆发,领头的正是那个叫杜洛周的。
  与河北起义的消息一通送达的还有寿阳的消息。
  原本,按照南梁的势头,攻下寿阳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谁会先到。
  就连贺兰定都做好了先失去寿阳的准备。谁知,南梁方面却出了岔子——负责征讨诸军事的豫州刺史裴邃,将大魏将士打到闭门不出的裴邃病逝军中。南梁进攻寿阳的步子一下就停了。
  “还好咱们没去。”可单鹰后怕不已。
  倘若贺兰定直接领兵去寿阳,如今寿阳之危已解,自己领着十六万大军白跑一趟,卡在半路上进退不得,那可真是尴尬到家了。
  “如此,咱们就无需多虑,一心拿下徐州便是了!”说这话的时候,贺兰大军已经抵达了兖州。
  第一百九十四章
  之前开会时, 于谨曾说寿阳乃是大魏进攻南梁的重要跳板,其实从徐州亦可南下攻梁。
  只是一直以来,两国在淮南一带纠缠太久、损耗太多, 便越发显得淮南一带的寿阳等城很是重要。
  实际上, 徐州的重要性一点不输寿阳, 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整体布局来看, 徐州地处关洛、江南、幽燕三块板块的连接处。关洛有洛阳、长安, 幽燕地区为北疆政治中心,江南则是鱼米富庶之地。作为三大板块沟通的必经之地,徐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个体本身来看, 徐州境内既有山峰又有平原。徐州城就处于山脉围成的一个小盆地中, 是一个天然的筑城之地, 易守难攻。
  此外,徐州的资源也非常可观,除了产粮,还有铁和煤。北魏时期的徐州已经有了成熟的冶炼和采矿产业。
  贺兰定南下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拿下徐州。
  然而, 真实行军打仗可不是纸上谈兵,更没有游戏攻略可供参考。光是在交通落后的古代长途跋涉就是一项要人命的事情了, 更不要说还领着浩浩荡荡十六万兵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