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没有战事,又不许吃喝玩乐,到时候侯景还能耐住寂寞留在联盟军吗?
  魏国正光六年,梁国普通六年,梁国豫章王萧综降魏,丢下徐州,连夜逃到了大魏临淮王元彧的军营中。
  改名为萧讃的萧综到了洛阳后就宣布要为生父东昏侯萧宝卷举哀,朝中大臣,就连胡太后都去凭吊慰问,并且封萧讃为高平郡公、丹阳王。
  “我滴个老天爷!这是直接打南梁皇帝的脸啊!”收到洛阳方面的消息时,贺兰定已经住进了下邳城的郡守府,全面接管徐州。
  贺兰定舍弃丘陵环绕的彭城作为治所,重启下邳为徐州政治中心。
  “我的手下多是骑兵。徐州平原正适合。”彭城虽有丘陵保护,但是难以攻克的同时,也难以向外发展把控全境。
  而下邳地处三水交汇之处,周遭又是平原,交通便利的同时,更适合北境骑兵冲刺。
  在贺兰定策反萧综期间,南梁果然派兵从淮阳、盱眙一线沿着泗水攻打徐州腹地,援驰萧综。但是在南梁大军挺进淮阳之时就被淮阳守军给拦住了。
  “那个张孝之这一回竟然没有投降?”可单鹰吃惊。要知道,贺兰定全军开拔,可没有留一兵一卒守淮阳。可没想到原先的淮阳守将张孝之这一回面对南梁大军,不仅没有跪,还守住了淮阳城!
  “还是郎主您厉害,让张孝之拜服!”可单鹰觉得这是贺兰定的个人魅力征服了张孝之,让张孝之死心塌地。
  “不是我厉害。”贺兰定笑道,“是人民厉害。”
  张孝之趁着淮阳豪族伤筋动骨之际大搞土地均分,老百姓们有了自己的田地。
  以前敌军来袭,淮阳百姓:来就来呗,打就打呗,反正谁来咱们都吃不饱饭。
  现在敌军来袭,淮阳百姓:啥?谁要来抢我的命根子?!抄起钉耙就和人拼命。
  “这就是人民战争的海洋。”贺兰定冲众人道,“我说过,汝视百姓为亲子,百姓便待汝如父。”
  “淮阳之战,咱们可是没费一兵一卒就守住了淮阳。这就是证明。”
  “我不会亏待百姓,当然也不会亏待诸位!”今日是庆功宴,贺兰定的目光从座下诸人的脸上滑过,“诸位都是有功之臣!”
  “侯景,这一次你的功劳最大。没有你斩获的情报,咱们没这么容易拿下徐州。”贺兰定任命侯景为彭城守备,负责把守徐州西大门。
  “守备是个什么职位?”侯景小声嘀咕。
  贺兰定爽朗一笑,“就是全权负责一地的军事建设,你只管练兵,守好彭城,其他的粮草筹备、城务处理,自有人为你打理。”
  侯景傲娇梗着脖子,“我正好不耐烦那些琐碎小事。”这一刻,侯景还没意识到军政分家意味着什么样的掣肘。
  “贺拔岳为开阳守备。”开阳在徐州的北边,既可以防备敌军从青州、徐州之间的沂沭河谷攻打徐州,又还堵住了西边蒙山、尼山之间的谷地,也就是贺兰大军这一回从兖州进入徐州的途径。
  可以说,贺拔岳所在的开阳非常重要,比彭城还要重要。
  剩下的,宇文泰去徐州南守阳平郡,可单鹰去东边守东海郡。而作为彭城突袭战的总指挥于谨却迟迟没有安排。
  于谨低垂着头,他知道自己这一回的表现非常糟糕,不被问罪已然是大都督仁慈了。
  “十四万降民怎么安排?”侯景才不管于谨有没有分到果子,他只关心自己分到碗里的肉。
  地盘分好了,兵马怎么分。
  贺兰定道,“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十四万降军归属怀朔联盟军,对联盟负责,受联盟领导。”贺兰定自然不会将十四万六镇儿郎拱手相让的。
  “至于徐州当地原本的守军,则归各地守备管理。”
  “要这么复杂?”侯景一时还理不清这里头的关窍,但是凭直觉感觉自己似乎吃亏了。但是又说不上来哪里吃亏了——官封了,地盘给了,兵、粮都拨付了,够给意思了。
  贺兰定道,“不复杂,这样更清爽。也避免北境儿郎们生活习性与徐州本地士兵不投,引发不必要的摩擦。”
  终于,贺兰定点到于谨,“功过相抵,再接再厉。”于谨基础好,知识渊博,如今缺少的是实战经验,只待给他一个成长的机会。
  “你就留在我身边做个参谋,主要负责六镇儿郎北归事宜。”
  第一百九十九章
  “都督大人真的要送六镇儿郎北归?”庆功宴过后, 于谨私下找了贺兰定,非常不理解贺兰定的决定——十四万死心塌地的主力军就这么送回去了?!
  贺兰定笑答,“自然是要回去的, 不过回去之前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
  “军制改革。”贺兰定将一份改革草案递给于谨, “这件事只有你能做。”
  贺兰定手下不是没有亲信, 只是大家伙的文化水平实在欠佳, 缺乏掌控全局的能力。
  “交给我来办?”于谨不可置信, 没想到自己竟然被这样委以重任。明明自己在彭城突袭战中的表现欠佳。
  不等贺兰定回答,于谨已经将手中的改革草案翻看了两页——嘴上说着自己不行的时候已经开始行动了。
  随着“沙沙”的翻页声,于谨越看眼睛越亮。
  在贺兰定的计划中, 他准备按照“班、排、连、营、团、师、军”的构架来重新编整六镇降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