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今早,就把这翻沙浓稠的橙红色酱下锅,和葱姜蒜一起炒出浓香后,才倒入熬了8个小时的鲜美浓白高汤。
  有些火锅店会偷懒,懒得炒香,随便用铲子扑腾一下就算完,这样做出来的锅底就是不够香浓的。
  而且她用的是猪棒骨、鸡架还有猪皮炖出来的高汤。
  是的,高汤。
  不是清水。
  清水成本低,但是味道肯定不如高汤更加鲜美,鲜香诱人。
  更何况做出来,周年年自己也能在下班后吃,一举两得。
  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尽力做好咯。
  汤面上,飘着片片鲜红的西红柿片,用的是本地大番茄,模样好看;而番茄酱则用的是野生小西红柿。
  小西红柿嘛,味道更酸,西红柿味更浓更正,自然也更香。
  看似简单,实则工序繁多,要调汤,调香,调味,大火快煮,小火慢炖......
  周年年又喜欢追求食物的本味,根本不会滥用调味品,更别说如今给食品填色增香的工业添加剂了。
  他们三人看着小姑娘先是尝了尝,接着眼睛一亮,直接抱起碗,送到嘴边,豪迈喝下一大口,碗里的汤瞬间少了三分之一。
  “好喝吗?”
  余望很快就喝完了,旁边的余多好奇的问了句。
  余望赶紧连连点头,还兴奋道:“超级好喝,比我们学校门口卖的番茄卷粉里面的汤,都还要好喝十倍!”
  作为一名初三生,余望非常喜欢她学校门口卖的食物。
  其实不止是余望,从小学生到大学生,要问他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那肯定有学校门口摆摊卖的食物了。
  先不管卫不卫生,干净与否,反正他们长大成人,走上社会,内心依然给学校门口的小吃摊,保留着一席之地,就可见一斑了。
  甚至还有人表示:那可是他们记忆里的圣地。
  加了n多层美化滤镜。
  变成无聊大人模样的人们回忆起来,还会不无遗憾的感慨:还是当学生好,学校门口的东西便宜又好吃,香喷喷的,可惜搬家/不再开了......
  听到余望那么说,余多也不禁被勾起了好奇,“那我也试试”!
  余望学校门口的番茄卷粉,连他都吃过几次,特别好吃!
  摊主还会送一碗自己熬的番茄浓汤,不管是卷粉干拌,还是加汤吃都很香。
  因为味道不错,这个小吃摊难得的开了快10年了,也是余望学校的一景,游客美食打卡推荐点。
  “好喝!”
  “呜呜,更饿了!快下菜!”
  就在余多准备试一试时,对面的安琪和肖雪早就在余望一脸满足和一口喝完的实际安利下,各舀了一碗。
  尝了一口后,都舒服的发出感慨。
  动作还真快。
  对着碗口吹了吹,余多才浅浅喝了一口。
  呼,好喝。
  他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番茄汤汁鲜美浓郁,酸爽开胃,那股独特的酸香,让胃袋发出准备好的声音,胃口彻底被打开了,只想来之不拒的迎接美食。
  冬天,这个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季节,也让本来就好吃的火锅,更好吃了几分。
  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甜口番茄锅底不同,它偏酸,甜倒是不甜。
  余望他们学校门口卖的就是甜味番茄,现如今的市场也是甜番茄锅的天下,酸咸味道的倒是成小众了。
  “原来,不甜的番茄汤是那么好喝!”
  余望很幸福的捧着碗,更期待后面没上的美食了。
  “这才开始呢,老板可厉害了,简直化腐朽为神奇,经她手里做出来的就没有不好吃的!”安琪骄傲的介绍道。
  “哇!”
  余望的期待值简直达到了一百。
  因为嘴巴不方便,就是就没怎么说话的肖雪默默打开了一瓶可乐,随即又打开了一瓶雪碧,先给小姑娘倒了两杯饮料。
  平时就很少能喝饮料的余望,简直是过年了。
  她接过肖雪递来的可乐和雪碧,笑容灿烂地道:“谢谢姐姐,”又赶紧看了她哥一眼,生怕他把自己的饮料收走。
  结果,还没等她用可怜眼神攻势,余多自己先吨吨吨的喝掉半杯雪碧。
  “……”
  既然哥哥能喝,那妹妹也可以。
  这时,宋萍推着三层小车带着他们这桌的配菜走来了。
  看到小车里,白色的盘子堆得挤挤密密的,放了各式各样的菜,余望不禁大吃一惊。
  “那么多菜……”
  素菜有土豆片、海带结、红薯条、油条、响铃卷、娃娃菜、豆腐皮、莴笋片。
  荤菜的话,鸡肉有鸡中翅,牛肉有肥牛卷、胸口油、鲜牛肉,猪肉则有王中王火腿肠、鲜肉丸、五花肉、梅花肉,海鲜有虾滑和鱿鱼须。
  这能吃得完吗?
  过年了过年了!
  第99章 愉快的午餐(大修)
  冬日午间, 沿窗投射进的阳光,将食客们面上的惬意享受都描摹得清晰。
  柔和明亮的光线,将橙红酸爽和红油麻辣的锅底显隔得泾渭分明。
  不像其他餐馆, 大厅里总是高声喧哗、谈笑不断,来小食馆吃饭的客人声音都比较小, 大家都吃得很认真,大多都很沉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