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所以,周年年也爱上了在清晨菜市场寻宝。
袋子里的河粉就是她在附近菜市场发现的宝藏。
卖河粉的大妈是广市沙河人, 河粉又叫沙河粉, 这正宗的沙河人用家传手艺来做河粉。
达成正宗口味的完美闭环。
人大妈也靠着这份做河粉的手艺发了家, 在附近小有名气。
要做干炒牛河, 河粉尤为重要, 周年年昨天和大妈说好了,人今天才专门留了30来斤的量等她来提。
炒河粉得用当天新鲜做好的湿河粉, 足够有弹性柔滑,如果是隔夜的,炒出来会断和碎成小段小段的,破坏卖相和口感。
周年年正把河粉撩散,粘连成一块的掰开成一条条,宋萍脚步急促地走到她旁边,“年年来客人了,有客人来了是一对母女她们点了干炒牛河。”
“嗯?有什么问题吗?”周年年低着头,手上动作不变依然飞快。
“她们说我们的定价太贵了!”宋萍过去的收入也就比云城最低工资收入高了一点,如果不是在周年年这儿工作,她也觉得这儿的菜好贵。
看到就会绕道,吃不起的那种。
“那她们走了吗?”
“啊?这个倒是没有……”宋萍想到那母女两人,母亲嫌价格太贵想走,女儿坚持要尝尝味道,最后还是女儿拽住母亲坚持要留下,母亲才妥协了。
“那就没事了,萍姐把豆芽、韭黄这些配菜再洗一洗。”
“哦,好。”
从橱柜里把牛肉取出来,算算时间,腌制得差不多了。
牛肉。
周年年用的大块牛柳,肉嫩筋少,沿横纹切牛肉,口感上会更滑更嫩,弹性也会更好。
考虑到后续会有陆陆续续的客人,她又开始切新的牛肉。
宋萍洗好豆芽、韭黄和大葱,转头不由感叹,每次看周年年切菜每次都觉得惊艳无比。
刀功整齐化一,清爽又利落,而且不管是切什么都能根据烹调的菜肴,灵活选择切割的形态。
宋萍摇头,反正她是切不了那么不薄不厚,薄厚均匀,长短相同的牛肉。
“萍姐,豆芽和韭黄滤好水就给我”,周年年低头将最后一部分牛肉切好,又不慌不忙的将豆芽摆整齐,两刀下去就被去头掐尾。
从盘里随便拧起一根,周年年笑道:“这次豆芽不错,适合做干炒牛河!”
胖胖的玉色豆芽,一看就水分丰富、甘甜。
在广城,这种去掉头尾的胖豆芽又有“银芽”美称。
“等我切好这些配菜,萍姐请帮我架好铁锅,开大火”。
“啊?大火?”
“对,干炒牛河最重要的就是要用猛火快炒,不然锅气出不来。”
与此同时,小食馆的大厅里,苏棉看着越来越多人走进店里,不用人招呼就自发的选好桌就坐下,明显是熟客。
感受到又一个人投来的目光,她无奈又尴尬的扯了扯她妈的衣角,“妈,您别拉着一张脸,太难看了!跟老板强买强卖,宰客了似的。”
苏母压根不在意周围人的打量,她可不像这些小年轻,脸皮薄,她嗓门大得跟关门大甩卖店铺里的大喇叭一样,话密的跟机关枪似的突突突就朝人扫射过来。
“明明就宰客,一碗河粉45元!这老板怎么不去抢啊?真是好样的,明明可以硬抢我45元,还要送我们一碗河粉,做了还不让说。”
“妈,您小声点…大家看着呢……”苏棉很后悔,她早该知道会进来那么多人的,刚刚拉着她妈走就好了。
“阿姨,这家店的价格确实比其他店铺要贵一些,但是她用的食材真的全是优质精品,”出声的女孩坐得离这对母女比较近,一听到这大婶噼里啪啦的一通抱怨,就坐不住了。
“而且老板的厨艺是这个”,女孩还特别比了一个大拇指,“您吃到后,一定会觉得一点儿也不贵。”
听到同龄的女孩解围,苏棉感激的冲她笑笑,又赶紧制止苏母再发表更叫人上脸的言论:“妈,这是我发的第一个月工资,就想带您吃次家乡的味道,这家店在云城非常非常非常有名,咱们还是先尝尝再说吧。”
妈快别说了,您看这周围顾客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别再拉仇恨了,万一被打脸了呢?或者真被打了该怎么办?
她强忍住没说这后半句,免得把她妈气到了。
苏母被女儿和陌生人的话哽了哽,她嘴唇微张,小声嘀咕:“楼下只要15块钱,也是一大盘呢,这45能买三盘了。”
而且炒粉,她也会炒啊,还加蛋加肉呢,之前也没看人喜欢吃,年轻人就是爱吃新鲜。
心里有一车轱辘的话,但看了看女儿,又扫了一圈正往她们这边看,等她看过去那些人还一脸气愤的看着她,似乎惹了公愤,犯众怒似的。
她又把话吞了下去,只好道:“那,那好吧,如果不好吃,我可是会直接说出来的。”
苏棉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另一个男人打断,他瞪大眼睛生气道:“放心,你不会有这个机会的。”
苏棉:……
苏母:……
这家餐馆的客人怎么都那么护食???
“您的两份干炒牛河,请慢用。”目睹这一幕的周年年,老实说确实有被感动到,但对于挑刺的客人她也不在意,毕竟对普通工薪家庭,她小食馆卖的菜确实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