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不管是用来当零食,还是放在白粥里佐食都很棒。
“谢谢萍姐。”
架起锅,往锅中倒入大量的菜籽油,周年年的唇角翘起,露出怀念的神情:“也是临时接到熟人的请求,想着没什么难度,便答应了。”
“正好。”宋萍帮着把模具拿过来。
“今天我可有口福了。”
“你做出来的,味道肯定不赖。”
“都快三十年了吧,可惜现在市面上都没见到有人做了。”
她也惆怅地叹一口气,望着周年年搅拌和馅的动作又笑了出来。
“现在的人可供选择的食品越来越多,这些颜值普通、操作又简单的传统小吃,也就慢慢被淘汰了。”
周年年笑着往面糊里倒调味料:“这就是以前的灯盏糕,或者叫油炸粑粑。”
非常很流畅的把模具下锅先炸热,再加上点油,又糊上一层面糊,再加上一点刚刚拌好的烧青椒肉丝,最后再裹上一层面糊。
手指握住长柄,把模具放进热油锅里,用中火炸到脱模,再让它炸成两面金黄香酥。
“这样就可以了。”
如此反复的操作,锅里已经有7、8个饱满微鼓的油炸粑粑飘在油面上。
周年年把它们全部捞出滤油,又把最开始炸好的那一个用筷子放进油纸里,递给一直站在旁边注视的宋萍。
“萍姐,试试看?”
宋萍接过微烫的油纸,看着周年年又开始往模具加米浆,一脸认真,心头有些微热,刚刚炸好的油炸粑粑,散发一股格外叫人怀念的香气。
低头咬下一口,宋萍的双眼忍不住惬意地眯了眯。
刚刚炸好的油炸粑粑外壳酥脆,内里却十分绵软。
实心的,没有掺加水分的面糊散发着米香,再加上鲜美香辣的糊青椒肉丝,真是香迷糊了。
宋萍刚好有些饿,这一口下去就令人十分满足,很快她就吃完一个。
“真好吃!年年你真厉害。”
宋萍真心实意地佩服道,那么年轻,却有这么一番好厨艺。
感慨完,她也帮着周年年把油炸粑粑装进油纸里。
还翻出来一个能保温的手提箱,正好把油炸粑粑放进去,保留它刚出锅的最佳口感。
周年年不再做声,只是再次笑了笑,直到米浆面糊全部被用完。
油炸粑粑们最后被送到心理咨询馆的食堂。
今天来上课的人,都可以分到一个额外的油炸粑粑。
“幸好今天来上课了,主任没有骗人。”
一下课,便第一个跑到食堂的人看到打饭的窗口旁边,果然摆放了一大盘炸成金黄色的油糕。
他开心的扭头冲着门口嚷了几声。
接着,便传来陆陆续续的脚步声。
“哎哟,你们慢着点,我老人家跑不快呀……”
“我这都活了几十年了,都忘记放学去食堂抢饭的感觉咯。”
“哎哟,孟主任说了,只要今天来的人,都有!我不跟你们抢。”
“嘿嘿,您嘴上那么说,但拄着拐杖的速度可一点儿也不慢呀。”
……
看着大家整整齐齐排成两列,安静首序,不吵不闹的模样,孟树新终于松了口气,对着旁边穿着深色中山制服的人道:“您看?我可一点儿也没夸张。”
“那小姑娘做的食物,看来确实能安抚他们的情绪……”
“我女儿……您应该知道,她之前也吃过,吃的还是烤鱼。”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您亲自试试?”
孟树新小心翼翼地递给对方一个温热的油纸袋。
他接过纸袋,手指捻了捻油纸的余温后,把里头的灯盏糕往嘴边送。
被油炸后的灯盏糕,正是趁热,还散发着香味,那香气丝丝缕缕,无孔不入——
孟树新摸着鼻子,肚子发出咕咚——的声音。
“好。”
对方铿锵沉稳的声音,落在孟树新的心头,宛若一锤定音。
“嗳!我替大家谢谢领导。”
“再给我拿几个过来,我带给其他人也尝尝。”
“领导呀,您手上的已经是最后一个了。”
孟树新哭笑不得地解释道,他让周年年给做了80个灯盏窝,算上领导手上的,和今天来的人刚好。
可能是之前的加餐被传出去了,之前没有来的人,今天也来了。
人数没有估算对。
他自己也一个没有呢……
~~~~~
小燕目前经营一家互联网公司,公司规模虽然只有5个人,但因为算跟着那几个社交媒体软件一同发展起来,如今运营得还算不错。
这两天,他接到表姐安排过来的活,就照着往常那样,安排了人下去。
手段也无非就那些,他手底下人手帐号就有数十个。
随便伪装前领导、同事、亲戚、好友爆料都可以,而且也养了几千个水军帐号。
随随便便就可以把评论里的节奏带飞。
按照小燕的安排,小如一如既往的用了自己有十来万粉丝的帐号,分享了针对目标人物的许多“匿名”熟人爆料。
他也是老经验了。